
一、 前言與導覽
很多人肯定都會好奇,為什麼這麼厚重的筆電要一直推陳出新呢?!這麼重的筆電到底是要滿足什麼樣子的人呢?!2公斤以上的筆電不間斷地推陳出新,想必一定有過人之處,有需求大螢幕的玩家、長期旅外的重度玩家、內容創作者外出使用、在家喜歡到處更換情境工作者….我想這些都是有這樣需求的人。這台螢幕還通過 X-Rite Pantone 校色認證並達到 Delta E < 1的色準,甚至在鍵盤上搭載了歐姆龍機械軸,給筆電玩家更接近桌機的機械式鍵盤的感覺,這些都是GIGABYTE 在宣告說只有我們做得到。
《聲明與網站》 |
|
《聲明》 | 1. 本人所撰寫之文章可以自由轉貼,僅需告知原作者即可 2. 轉貼之文章禁止惡意修改 3. 文章中之照片若要引用,請隨附連結至本篇 |
《網站》 | Facebook粉絲專頁: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 LINE@生活圈: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 還在施工中的Youtube…:陳小宅 |
《討論區》 | Facebook交流社團:【小宅開箱】筆電技術開箱解惑交流區 |
喜歡本篇文章的話還請到我們的FB粉絲專頁按讚喔~每個讚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目錄:
一、 前言與導覽
二、 規格簡介
三、 外觀與配件
(一) 外觀與包裝
(二) 配件
(三) 細節尺寸與重量
(四) 連接配置
四、 內裝細節
(一) 螢幕
(二) 鍵盤與觸控板
(三) CPU、晶片組、記憶體與顯示卡
(四) 硬碟
(五) 網卡
(六) 電池
(七) 拆解與散熱模組
五、 系統與內建軟體
(一)內建軟體-Control Center
(二) 內建軟體-AI Gaming & Professional
六、 性能測試
(一) CPU性能測試
(二) GPU性能測試
(三) 記憶體性能測試
(四) 硬碟性能測試
(五) 綜合性能測試
(六) 遊戲性能測試與試玩
(七) 散熱性能測試-使用AIDA64與FurMark
(八) 續航力測試
七、 總結與建議
《導覽》 |
|
特色評比 -遊戲筆電 Score: 1 ~ 5 (Min ~ Max) |
得分:26/30 ■ 重量表現-1 ■ 電池續航-5 ■ 機身堅固度-5 ■ 重量程式速度-5 ■ 螢幕視覺體驗-5 ■ 重量遊戲體驗-5 |
優 | ■ 搭載 Microsoft Azure AI 智慧筆電 ■ 螢幕色彩顯示鮮豔,sRGB 99% ■ 全金屬機身材質,堅固與耐用度足夠 ■ 風扇聲音比以往型號安靜許多 ■ 介面齊全,該有的都有 ■ 電池續航力優秀 |
缺 | ■ 散熱方面應該還可以再提升 ■ 鏡頭在底部顯得臉大?<<個人問題 ■ AI的數據庫仍然需要加強 ■ 很重也很貴XDD <<個人問題 |
待加強的地方 | ■ 性能的發揮還有改善空間,還沒把10875H發揮極致 ■ 對於遊戲筆電,顯卡可以不考慮用閹割版 ■ 攝影機的位置,可以再協調看看 ■ 降低螢幕刷新率,降低成本或者顯示晶片不要閹割 |
推薦使用者 | ■ 遊戲玩家 ■ 多媒體創作者 ■ 放在辦公室,玩遊戲給老闆看的上班族 |
使用需知 | 原廠預設顯卡驅動請先透過Control Center升級到最新版 |
二、 規格簡介

▲ 官方技術規格
簡介到此,接下來將進行細部的介紹。
三、 外觀與配件

不愧是AORUS 的盒子,拿出來總是這麼霸氣,右下角有此次合作的 CS:GO世界冠軍團隊 G2 隊徽。
- 本體外觀特寫-背面
- 本體外觀特寫-正面
正面的部分可以看到中間的LOGO採用AORUS的象徵,還附贈LED的背光功能喔~直接看到下方有一排非常大的出風孔,一看就知道這台來歷真不不小,不過筆電的角角很尖銳喔!要注意不要放進包包的時候不要把背包戳了一個洞出來喔!
- 前側
- 後側
- LOGO
- 螢幕
- 格棚
- 開啟角度
- 邊框設計
- 進風孔
後側的地方,可以看到幾乎做了很大的出風孔,在左右兩邊也可以看到類似汽車的導流板?不是很懂汽車,總之就是一些跑車上面會有的東西吧?可以看的出來這次在外觀的設計上想要表達出自己的筆電跟跑車一樣快的感覺吧!
在LOGO的地方,也有當上了LED的白光,在筆電開機的時候可以亮燈,顯得更加帥氣之外,就只有這樣的功能了。
最大角度可以達130度,更舒適的操作角度,搭配正確的坐姿。
3mm微邊框使的視野更好,配有防壓邊條設計,不用擔心螢幕觸碰到機身,保護螢幕本身
轉軸在左右兩側,可有較為可靠的穩定度。

終於不用再貼醜醜的膠帶了!!不過設計在下方有可能會讓自己的臉顯得有點大。

▲ 轉軸開啟測試-可以單手開啟:顯示其中機身架構穩定
(二) 配件
- 配件
- 充電器標籤
變壓器型號為群光 A17-230P1A 19.5V 11.8A 230W 輸入: 100-240V 50-60Hz ~3.5A
輸出 : 19.5V ~ 11.8A 產地中國
(三) 細節尺寸與重量
- 筆電重量
- 筆電+變壓器重量
- 充電器長度
- 充電器寬度
- 觸控板長度
- 觸控板寬度
觸控板長10.5公分、寬7公分,面積不小,使用的體驗不錯。
充電器長15公分、寬7公分,體積算是大的...雖然沒有到特大。
(四) 連接配置


右側I/O,由左而右依序為:USB 3.2 Gen1、Thunderbolt 3 Type-C、mini DP 1.4、HDMI 2.0、電源孔。
從整體的I/O來看算是相當充裕的,不過右側的孔大多數是屬於螢幕輸出的孔,到時候滑鼠那邊有可能會有很多線,小宅我目前本身就是這種困擾者QQ
四、 內裝細節
(一) 螢幕

▲ 面板資訊
螢幕面板為AUO B173HAN05.0 (AUO509D) 大小17吋,面板技術為IPS,解析度為FHD等級(1920x1080),刷新率240Hz,NTSC 75% sRGB 100%。
設計系請看這邊
AdobeRGB>NTSC>sRGB色彩空間,色彩空間就是色域範圍,這個色域範圍通常是用一個三角形表示出來。色域範圍越廣,顯示的色彩飽和度就越高。sRGB是色彩範圍最窄的一種色域。通常75%的NTSC就能覆蓋100%的sRGB。而能夠達到75%NTSC色域的顯示器,市面上大部分顯示器都能達到。而一般來說,顯示器能達到72%NTSC就算合格,如果低於這個值,那就只能說這個顯示器太爛,就會出現偏色。而廠商通常在推廣顯示器的時候,往往為了數據好看,忽悠一些不懂的消費者,就會大力吹捧什麼我家的顯示器能夠覆蓋到100%sRGB色彩,其實就是一個普通色域的顯示器。
這款螢幕的詳細數值NTSC 72%,sRGB 99%,Adobe RGB74%
整體的面板可以說是表現還不錯,真的是為了FOR 設計師外出所使用,當然這中間一定還會有人說我用的外接螢幕面板更好,或者這樣就要當設計師之類的話語,但是以筆電來說本來就是外出的時候方便DEMO而已,能達到這樣的等級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二) 鍵盤與觸控板
- 鍵盤面(C面)
- 鍵盤特寫
- 背光特寫
- 鍵盤背光
- 指紋辨識
觸控面板上面也配有指紋辨識的功能。
(三) CPU、晶片組、記憶體與顯示卡
- CPU資訊
- 晶片組資訊
- 記憶體資訊
- 內顯資訊
- 獨顯資訊
晶片組為HM470。BIOS出廠版本為FB04,日期2020/11/03。現
記憶體為雙通道美光 DDR4-3200 8G *2 ,時序為22-22-52-74(CR2)。
內顯採用 Intel® UHD Graphics 基本頻率350 MHz 最大1.2 GHz。
獨立顯示卡為GeForce RTX2070 SUPER 8G with Max-Q,TU106核心,CUDA數共計2560個,基礎頻率930 MHz ,可Boost到1375 MHz,使用Samsung GDDR6,記憶體介面256 Bit,容量8G,顯示卡驅動442.23,為2020/01/31的版本。
(四)硬碟

硬碟採用三星的PM981高階 512GB 型號MZVLB512HAJQ 官網連續讀寫速度為3000/1800 MB/s,TLC顆粒,使用M.2插槽、PCIE 3.0 x4傳輸,採用NVMe 1.3協定,性能的部分將在下段進行測試。
(五) 網卡

有線網卡採用 Killer™ Ethernet E2600 支援1000 Mbps + IPv4 和 IPv6
無線網卡為 Killer™ Wi-Fi 6 AX1650 802.11ax 速度可達2.4Gbps Bluetooth V5.0 + LE,Killer方面更是表示,Wi-Fi 6產品可以讓網路遊戲延遲降低3倍、串流媒體影片體驗提昇5倍。
(六) 電池

電池容量為94.24Wh 算是蠻大一個的,但是高效能的配備還是會相對耗電。
(七) 拆解與散熱模組
- 底部
- 拆解
- 記憶體槽
- 左風扇
- 右風扇
- 散熱模組
- PCH
散熱模組還是採用目前最熱門的串燒式設計,兩根大銅管貫穿兩個重要的晶片,下方個晶片還有獨立的銅管幫忙傳遞散熱,搭配四個出風孔幫忙散熱,PCH晶片也有上散熱片,這是目前大部分廠商都還沒有做到的。
記憶體插槽給予到兩個槽,最大可以支援到64G
M.2 PCIE槽也給到兩個,以大部分遊戲筆電已經算是基本中的基本了
至於散熱效果到底如何我們也一樣在下方會進行測試。
五、 系統與內建軟體
(一) 內建軟體-Control Center
- 智慧儀錶板
- 管理中心
- RGB設定
- 硬體設定
- 更新升級中心
另外還有智慧儀表板 + 管理中心,簡單來說就是快捷鍵吧,色溫在這裡也可以直接調整。
(二) 內建軟體-AI Gaming & Professional
- 接電時AI
- 電池時AI
新版本,有著 Edge AI、Azure AI 與 AI Disable 等選擇,簡單來說 Edge AI 以本機所搭載的 AI 模型運行,不會連網同步或更新資料,只能依靠日後的程式更新獲取最新的管理設定,而 Azure AI 則是連上雲端,透過匿名只分享應用程式與 CPU、GPU 的效能狀態為主,並會自動更新最新的管理設定功能。
若切換到 AI Disable 狀態,玩家則可透過 Control Center 軟體中的 Smart Dashboard 調整 Device Information 下的 CPU、GPU 效能檔位,而在 Device Setting 則可切換風扇的運作模式。
此外,當為連接電源時,AI 功能會自動關閉,取代成筆電基本的:Balance、Battery Saving、Performance 三模式,這時建議使用 Balance 或 Battery Saving 獲得更長的電池續行力。
六、 性能測試
(一) CPU性能測試
- Cinebench R15測試
- Cinebench R20測試
- Cinebench R20優化測試
- CPU-Z測試
在Cinebench R15中得到的分數為196/1598(單核/多核),Cinebench R20中得到的分數為3509(多核);而在CPU-Z的標準下得分為518.5/5024.2(單核/多核)。
Cinebench R20優化,簡單來說關掉AI,手動調整數值,可以跑出3772的分數。
(二) GPU性能測試
- Time Spy測試
- Fire Strike Ultra測試
- 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
- VRMark Orange Room
- AIDA64 GPGPU測試
AIDA64 GPGPU為科學運算的指標:測試在各種精度或整數運算下的浮點運算性能與I/O操作性能。
在Fire Strike Ultra中得到的分數為4954、Fire Strike Extreme中得到的圖形分數為9550以及Time Spy中得到的圖形分數為7409。
VRMark Orange Room可以使用 HTC Vive 和 Oculus Rift 設備的 VR 功能。
在VRMark Orange Room中得到的分數為8061。
(三) 記憶體性能測試

記憶體使用雙通道DDR4-2925Read/Write/Copy速度為39315 / 39422 / 34714(MB/s)延遲 56.7 ns。
(四) 硬碟性能測試
- AS SSD測試
- AS SSD複製測式
- AS SSD壓縮測式
- CrystalDiskMark測試
- ATTO Disk測試
(五) 綜合性能測試
- PCMark 8測試
- PCMark 10測試
- PassMark測試
在PCMark 10中得到的分數為6595,PCMark 8中得到的分數為5215;PassMark的得分為3386.8。
(六) 遊戲性能測試與試玩
- 太空戰士 15 HIGH 1080P
- 太空戰士 15 HIGH 4K
- SUPERPOSITION BENCHMARK 1080P
- SUPERPOSITION BENCHMARK 4K
【小宅開箱 LAPTOP TEST 遊戲測試 GAMETEST 】技嘉 GIGABYTE AORUS 17G XB I7 10875H RTX2070S 8G GAME 遊戲:俠盜列車手5 GTA5
【小宅開箱 LAPTOP TEST 遊戲測試 GAMETEST 】技嘉 GIGABYTE AORUS 17G XB I7 10875H RTX2070S 8G GAME 遊戲:生死格鬥 5 Last
(七) 散熱性能測試-使用AIDA64與FurMark
- CPU散熱性能測試
- CPU & GPU雙重散熱性能測試
GPU的散熱性能採用FurMark燒機測試:設定1920x1080,0X MSAA,此選項會令GPU模擬圖形硬體加速、遊戲以及使用一些繪圖與工程等專業軟體時的狀態。
透過單獨使用AIDA64系統穩定性測試(也就是俗稱的CPU單烤),我們模擬出使用者在進行影片轉檔以及使用一些繪圖與工程等專業軟體時所可能遇到的使用情況:此時CPU頻率為3.1GHz、溫度維持在76度左右以及功耗為57W,CPU的性能表現偏弱。
而結合AIDA64系統穩定性測試以及FurMark燒機測試(也就是俗稱的雙烤),我們模擬出使用者在進行遊戲以及使用一些繪圖與工程等專業軟體時所可能遇到的使用情況,特別是3A級遊戲最適合用此測試組合來評估遊戲體驗:此時CPU頻率為2.7-2.8GHz、溫度維持在90度左右以及功耗為48W,雖然溫度高了點,頻率也弱了;GPU頻率為705MHz、溫度維持在80度,GPU的性能表現低落,出現微幅的降頻現象,低於基礎頻率930MHz。因此可以了解到如果跑一些需要CPU 與 GPU同時跑的遊戲,會有降頻的問題,但是在之前的遊戲測試並無此狀況,因此有待觀察,除非該遊戲兩個晶片都吃很兇就會發生類似的情況。
遊戲的機身,加上正統的串燒設計,只能維持一顆晶片全速運轉,若兩顆晶片同事運轉,顯卡可能會有降頻的強況發生。不過這台筆電的定位就是屬於創作者與遊戲者,或許對技嘉來說這樣的設計就是在這兩者之間最好的平衡。
(八) 續航力測試

以17.3吋遊戲筆電來說,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續航力的表現。
七、 總結與建議
雖然GPU的性能不是那麼出色,但AORUS 17G提供了三個特殊功能,這使這台遊戲筆電變得非常有趣。首先整體的設計感來說,不輸給其他遊戲筆電,撇開了以往的黑色電競風格,而是專注在提供一個更加堅固耐用且外觀精美的機殼,走向一個工業設計的風格,結合了一些與跑車相關的造型,提升了很多美感。
另一個最大的優點,想必就是這台17.3吋的遊戲筆電的續航力,以前還真的沒有想過有台如此厚重的筆電續航力可以這麼久,效能型筆電有長效電池續航力當我們突然有需求隨處移動時能帶來救世主般的便利,17.3吋螢幕為玩家及工作者帶來更大螢幕享受,這台使用窄邊框設計相較以往厚邊框的17吋筆電體積更小將便攜性提升能夠帶著走。
最大的特色或許莫過於這台的歐姆龍機械鍵盤?這台歐姆龍機械鍵盤的確在目前的所有的筆電當中,可以說是無可挑剔的,如果對於非常喜愛機械式鍵盤的人來說,這個鍵盤說不定算是可以取代機械鍵盤了,還有青軸的回饋手感,也展現出技嘉研發設計團隊的精湛工藝。當然真的要比過去還是不行,不過真的已經比很多筆電的鍵盤好非常多了。
講講缺點好了
1.效能上的發揮還是過於保守,正常來說10875H應該是可以跑到4400上下的分數,稍微有一點可惜。
2.散熱模組採用跟AERO同一個系列,AORUS 系列應該算是技嘉中最旗艦的系列,散熱模組應該要比AERO來的在更好一些。
3.對於噪音鰻敏感的人,這台的風扇產生的噪音還是會有的,畢竟是17.吋,風扇也大了很多產生這些聲音是必然的。
小宅這邊的小建議
會買到17.3吋,應該是沒有甚麼攜帶需求,我自己是這樣覺得,我個人會偏向電池可以在使用小一點的,增加散熱空間或者提供一個2.5吋硬碟的空間會來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