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目前T6,X6系列的ThinkPad鍵盤感覺和T2,T4系列不太一樣
但是比起其他牌子還是好上太多

只是那個全黑的左右鍵真是醜斃了

話說回來,鍵盤也不是硬就好
像很多人稱道的600系列鍵盤
我就打不習慣
手指超痛的
Randolph wrote:
個人覺得目前T6,X...(恕刪)


之前用過古早的600x,他的鍵盤真的做到很像打字機,硬梆梆的,雖然大家一致推崇,但我個人是認為不好打拉,反倒是現在的T41P,打起來還挺爽的~~
用T41P這段時間,順便玩玩其他同事的筆電,sony的也不錯打,不過鍵盤配置我很難適應,toshiba的就有點不好打,太軟了~~

呵呵...個人是不迷信小黑鍵盤有多好打,
當改成Made In Taiwan/Made In China後,
實際上,台灣ODM廠所用的Keyboard供應商就是哪幾間,
不會有多大的差異.(不過,不同供應商間還是有些微差異.)
(當年Made In Japan時就難說,因為不知道供應商是誰.)

當價格越低,性能卻要越高,人力成本也越高的情況下,消費者要的也不是"超高級"的筆電(US$5000),
當然造成廠商想的也就是如何用大家可接受的價格來達到一般的水準,
所以現在的電腦穩定度及耐久度,可能都比不上當年PII/PIII級的老電腦,
當年隨便就可賣上個七八萬,或是十來萬,(US$3000 ~ US$5000),
現在?入門級兩萬以下,等級高點的,即便是IBM/HP/Dell,也不過才五六萬台幣,
當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價格從US$5000降到了US$500,這樣的情形下,還能說些什麼?

相信現在沒有幾間敢推出一部十來萬的機種,就算有,也不期望會大賣.
切..M01真是臥虎藏龍,上次貼駕照,這次要貼VIP卡了..
Player wrote:
呵呵...個人是不迷...(恕刪)


十多萬的也是有啦~~不過多半都是高階機種~~
一般人不見得想花這麼多在一台電腦上~~
所以一切都是折衷下所得到的最好表現~~

我還是很滿意TP最近的表現~~畢竟比起大多數的鍵盤~~
還是好打很多~~

等到不是大和實驗室執掌設計時~~應該就是我該換家筆電投靠的時候了~~
小弟自上個世紀末期就有幸開始使用IBM出產的NB(大概快有5公分的厚度). 印象中, 按鍵的感覺好像少了以前那種爽勁... 比較目前手中的T60p與親戚的一部2001年的T20, 老機種的鍵盤好像特別講究那種"嚼勁".. 也許是厚度上必須縮減的關係吧. 現在很想外接一個Dell的鍵盤, 少了QQ的鍵盤總覺得失去了一些爆發力!
我剛從X31換成X60也是小錯扼
覺得kb太軟
但是一天後馬上習慣

現在偶爾用女友的X32
打起來有點辛苦說

另外
thinkpad這個軟硬不一的問題一直存在
同期不同型號不一樣, 同型不同產地也不一樣
但剪刀腳的基本手感還是其它廠牌難以取代的
( 應該是其它牌才是要省成本吧.. )
我公司配給我X60S是英文版鍵盤這一個是日本廠商做的真的觸感很軟, 我後來換成群光做中文版鍵盤, 群光的X60S 鍵盤跟之前的觸感比較像, 不會那麼軟, 但是說真的這兩款都還是比那些Acer, Asus, Sony, 觸感好些,至少結構設計都還是跟之前的x32, x41, T40一樣,這點我可以確信Lenovo 並沒有偷鍵盤內部結構的設計, 因為其他品牌早就不用FPC+ JAE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不跳線且不彎折的上下層薄膜按鍵線路了, 不信的你可以拆拆其他品牌的鍵盤來跟X60或T60比,Lenovo Thinkpad 系列的鍵盤還是非常高成本的

可是我的X60S的鍵盤組的那塊含指紋辨識的塑膠上蓋已經裂了兩處, 這點真的是讓我很感冒, 而且價格又不便宜, 上次問要四千多塊, 只好撐著用.

另外剪刀腳的設計是屬於鍵盤製造商的專利, 每一家都不太一樣, Lenovo 只會要求按鍵的行程跟keyin force. 之前的
NMB的鍵盤觸感我認為最佳, 近來我倒是比較喜歡群光設計的, 因為比較有機械鍵盤的感覺, 只可以買電腦時我們無法挑鍵盤, 所以還好此款群光有拿到訂單, 否則我也無從比較.
鍵盤的材料變差了 這就是中國製造的現實面
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
  現在手邊有R51e和T60兩者來比較,感覺上在IBM時代產出的R51e鍵盤比較Q,回饋力道很好,T60的鍵盤就感覺有點鬆散的…@@,呵~~不知道怎麼形容,兩者比較之下,還是R51e的手感比較好說…

長時間打字作業下來,TP的鍵盤真的是不錯的,現在用桌上型pc都不習慣
我也贊同...CostDown 真的省過頭了...從X31 換 X60 後, 覺得X60的鍵盤真的是很差, 就連他的小紅點, 不時也會黏住某個方向游標就往納各方向跑, 過一會才會回到靜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