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 Thinkpad 與 vaio 鍵盤的手感, 您認為何者為佳?

t7707051 wrote:
建議樓主試試T400...(恕刪)


這兩款是很貴的機型了,好打也不見得買得下手。

號稱尊爵的T400,小弟認為應該就要令人滿意了。

過去R40的鍵盤也都蠻好打的,不明白Lenovo的想法。

難道一定要十萬塊的Thinkpad才做好的給人用嗎?

T400已經算中高階了。

我受不了是因為自己又掏了錢買T60配的鍵盤來裝,

我不希望未來還需要這樣做...

算是求它們了~



我們都是和電腦賽跑的人~
最新的研發成果,會首先用在最高階的機型上。
T400s 的新七列鍵盤樣式,也會逐步用在下一代的T系列及其他正規機型上。
例如今年下半上市的新外接鍵盤,就是T400s 鍵盤的樣式。

但X300及T400s系列的機器有個優點,因為鍵盤直接由鋁鎂合金結構支撐,所以鍵盤底部相當結實,不隨重壓下沉,老前輩600 也有這種特性。
這結構設計的成本似乎不低。

新外接鍵盤和其他新機型,因為沒用上這種設計,底部沒這麼堅固牢靠的支撐,雖然鍵盤的樣式相同,手感仍遜於T400s和X300系列。
-----------------------------------------------------

其實回頭看,T系列的價格多年來似乎一路走下坡,定位反而不像「傳統的T系列」,比較像R系列這樣的中階機種。
最近兩年推出的X300及「T400s」系列,在價位及水準上,和「傳統T系列」反倒是較吻合的。
t7707051 wrote:
最新的研發成果,會首...(恕刪)


現今的筆電因為普及之故,如同液晶電視般,整體價格都下修了。

以前的R32,三萬快左右,鍵盤也是很好打啊!

pc110裸機兩萬八,鍵盤也是很扎實啊!

R61我也買過,也是沒問題啊!

有沒想過,為何T400,X200會有問題?

反而兩萬多塊的x200s卻滿好打的。

那是它們廠商對下游鍵盤商,品管要求的問題。

個人的拙見!

另外小弟認為,Lenovo也不用新研發甚麼,

拿以前T42的鍵盤,排線改一改,一票人就會滿意了。
我們都是和電腦賽跑的人~
10090half wrote:
現今的筆電因為普及之...(恕刪)
由於小的非 X200 用戶,故 X200 的狀況我是不清楚,不過確實聽說 T400 的鍵盤是因為有設計上的疏失才會造成支撐不足的問題。

我不知道 X200 的鍵盤是出了什麼問題,不過的確也很有可能是下游製造廠商的問題,導致不同批號的鍵盤打感會有相當大的落差,但似乎不只是 X200 ,其他的機種也有類似的狀況。 我想這一切都是因為 cost down 使然的吧!

我想現在筆電價格壓到這麼低,如果在繼續依照以前 X32 R32 等的賣法,那麼 ThinkPad 這品牌很難撐得下去,畢竟還有3年國際保固和長期備料的壓力,為了讓 ThinkPad 成為一項能賺錢的事業,我想品質下滑是必經的過程吧?

至於 X300 系列機種和 T400s 系列機種,我想在燃燒大量開發成本以後,還要維持相對低的價格,我想是不太可能的事吧?

Wayne - #teampixel
josephyen wrote:
我也曾經用過 thinkpad 兩年,從來不覺得 thinkpad 鍵盤好打,有點卡卡,會很多噪音,鍵程也不夠長。
也用過 VAIO,新的巧克力鍵盤還算不錯,不過還是覺得 apple 鍵盤是最好打的。小筆電 hp mini 的鍵盤也很不錯。

噪音我認為是因為TP鍵盤的剪刀腳結構比較複雜(大部分在cap下面還會有一個托底板)所致,這點據Lenovo自己說在T400s鍵盤上把零件間隙減小(but = 精度高公差小 = 成本可能提高)就可以克服。至於stroke,TP鍵盤應該都還保有2.5mm的。相較於其它消費品牌都在1.8mm~2.1mm之間,應該算是較多的。只是實際stroke和使用者感受有差距吧...加上巧克力鍵盤給人的誤解~~~
(說到巧克力鍵盤,那天我去玩了HP ProBook 13"那台,方向鍵真的很難用,按"下"鍵時常常會去卡到"上"鍵。
womiyeh wrote:
反觀正規 Tp 七列式
有足夠的空間把一般桌機用的這些鍵,移到右上相對區域

這也是現在TP最大的問題。早期很多架構都是針對4:3 LCD的尺寸來設計的,例如鍵盤、HDD在側邊要開孔(底面除了DRAM插槽外儘量不開孔以增加下蓋和結構強度)等等,但是這些設計的philosophy在進入Wide LCD時代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因為CLD變成16:10(甚至16:9更糟),左右兩側的海岸線變得很寶貴,結果就發生下面幾件事情
1.要維持7列鍵盤、硬碟槽從側邊開口、 電池從後方插入(要支援大容量電池)、要有ExpressCard,所以,
2.因為ODD又佔掉了海岸線,T/R系列的USB得立起來;這是很難用的。
3.X200系列一整個大,不只X大,連Y都大,已經接近是13"的尺寸了,而且還塞不下TouchPad。

更致命的,是因為要支援Docking (很多X系列的使用者疾呼要共用的Docking Station),Connector的位置、周圍的淨空區、跨系列的一致性,這些都是很困難事情。要支援那麼多,限制相對就很多。

由於轉換得慢,針對Wide era,ThinkPad似乎還沒有找到最佳化的設計...
TNParadise wrote:
噪音我認為是因為TP...(恕刪)



這個問題時在太見仁見智了
大大你喜歡的就是好鍵盤!

實在沒有一個一定的答案




我最喜歡桌機舊式的那種很大聲的鍵盤

美按一個鍵都是明快的瘩瘩瘩瘩瘩瘩瘩瘩瘩瘩瘩 爽!
我記得我第一次看 notebookreview上的文章時
就提到說T400/T500的鍵盤退步了
原因是因為想要減輕一些重量
底板的支撐變弱了〈在上面挖一些孔,天曉得誰想出來的〉
後期出的T400/ T500又換回原來的設計
我自己也有兩塊鍵盤
一塊中文
一塊英文的
奇怪的是
中文打起來很硬,但很吵
英文打起來偏軟,但很安靜

我想
TP的鍵盤已經是筆電裡最好的了
包括位置、排列、大小、行程
要超越真的是有點困難
至少這點讓我一直近乎偏執的非TP不用
wwww.blackberrytaiwan.com
如果樓主已經在用新的小紅點鍵盤
我是建議乾脆買2個
1個放公司,1個放家裡
這樣的話,雖然沒有買thinkpad的nb
但還是能用到小紅點...XD

小弟就是這樣做....
這樣下一台nb的選擇性就多很多了....
Everything is amazing. No one is happy.

TNParadise wrote:
(說到巧克力鍵盤,那天我去玩了HP ProBook 13"那台,方向鍵真的很難用,按"下"鍵時常常會去卡到"上"鍵。


mac 算不算是巧克力鍵盤呢? 我用了快2年了 還蠻滿意他的回饋
剛換過來時會覺得他有點軟 還有鍵與鍵之間的空隙 是有點不太習慣
但大約2個星期後 我反而覺得他比thinkpad的鍵盤好打些

t7707051 wrote:
但X300及T400s系列的機器有個優點,因為鍵盤直接由鋁鎂合金結構支撐,所以鍵盤底部相當結實,不隨重壓下沉,老前輩600 也有這種特性。
這結構設計的成本似乎不低。

新外接鍵盤和其他新機型,因為沒用上這種設計,底部沒這麼堅固牢靠的支撐,雖然鍵盤的樣式相同,手感仍遜於T400s和X300系列。

除了鍵盤本體的結構之外,我覺得這應該跟M/B的配置方式有關係。
傳統從T40以來這種正放CPU(top mount)的配置,以ThinkPad的設計&鍵盤底板來說,已經是很強的支撐了。
X300/T400s因為是倒放CPU(reverse mount)的配置,所以Roll Cage可以長到整片Keyboard Support區域,正放板則因為左上角那一大塊區域得讓Thermal Module用,鍵盤底面左右的平面度還是會有些微的差異。

不過,因為TP的設計哲學是機器底面只開DIMM door,所以除非是BGA type CPU (X200/X300/T400s),否則一般用Socket type CPU還是得考慮到組裝性和維修性的事情,否則人工成本會偏高。

至於鍵盤底板上破一些小孔,直覺上是為了降低鍵盤整體厚度,和支撐性強弱影響似乎不會很大(用硬一點的材料就好),畢竟TP鍵盤底板已經算是業界最厚實的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