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Thinkpad曝光(轉自大陸51nb)

我想說,各位請不要情緒性的把問題通通丟到聯想身上…… 這是大和實驗室的設計,不管好或不好都是大和實驗室的問題,請不要情緒性的把問題怪罪到聯想頭上……
Wayne - #teampixel
abev66 wrote:
我想說,各位請不要情...(恕刪)

對於沒接觸過ThinkPad的人而言,知道TP這個品牌跟Lenovo其他筆電有差就很了不起
更別提要知道TP並非由Lenovo大陸地區的部門設計,而是日本的大和實驗室負責
況且對於大部分的TPUsers而言,這兩台怎麼看都像是套用IdeaPad的外型
要說Lenovo上層長官沒授意或沒要求,怎麼想都覺得不可能

接下來就等著看看未來TP非官方情報站的站長那邊有沒有機構拆解文
希望內部機構還是能承襲以往ThinkPad一樣的堅固耐用

不過每家Netbook的鍵盤基本上都差不多糟,手感糟按鍵位置也糟
本想要是ThinkPad來個S31復刻板之類的東西,將七列鍵盤下放到10~11吋的Netbook
配合一直以來的強項:手感,兩者綜合絕對樂勝市場上任一台Netbook
要推廣給以往非小黑使用者更簡單,帶他去賣場按按看,再馬上跟別牌比,高下立見

最後我也同意外型設計並不是Yamoto Lab的強項,變白變黑我覺得沒差
但我也認同的一點是,巧克力鍵盤不僅是外觀問題,也會影響到繕打的手感
最後只能期待若是有實機的使用情況,可以確認鍵盤手感的話,我想應該還是有其賣點
我還是不認為這是大和的產品..
明明就是聯想想沾thinkpad的光弄出來的netbook ..四不像


以下by TPuser站長的話

從配備Atom處理器的Netbook在市場上捲起一陣旋風開始,許多人都在問:「ThinkPad何時會推出2萬元不到的小筆電?」當時Lenovo的做法是緊急使用ThinkPad X200s的機體然後加裝Consumer ULV處理器( Celeron 723),雖然價格壓在2.5萬台幣以內,但畢竟是傳統的X-Series機身,很難再進一步壓低價格。同時市售的Netbook也紛紛將「巧克力鍵盤」列為約定成俗的風潮(好吧,站長承認個人是頗不以為然…)。平心而論,Netbook不僅是男性使用者會購買,其實有相當多的女性使用者(上班族或學生)也會選擇輕巧的Netbook作為隨身機。站長推測,Lenovo有意拓展這塊以往ThinkPad較難觸及的新市場,換言之,準備賣一台「掛著商用王者旗幟」的機型給「從沒用過ThinkPad」的客群,既然要讓這群新客戶買單,自然在造型與功能上都必須「跟著上潮流」,於是乎接下來幾張照片就是我們所未曾想像過的ThinkPad全新風貌。
好醜阿~
還好我買到了末代的4:3 X61
但也用了快兩年了
也該好好考慮下一部NB要買什麼了
因為從570~240一路到S31...R..T4..T6...X61
也沒想過用其他牌子
談不上是忠實用戶啦~就覺得用得順順的~工作上也沒給我出過包
但下一部該用哪個牌~說真的還想了很久呢~
個人意見,不喜勿插
PS:我是那些「從沒用過ThinkPad」的人
-----------------------------
1. 巧克力鍵盤可以接受
2. 機身顏色: 全黑/全白皆可,外白內黑不太好看
3. 機身比例像是4:3,看起來比16:9 / 16:10 機身較為笨重
我覺得站長講的很好呀
即便在IBM時期的thinkpad,也無法在獲利上有多大斬獲
VAIO如此高調,也得要迎合市場
推出自家詮釋的P系列,X系列

thinkpad終究要走向多樣化
Everything is amazing. No one is happy.
這個設計不太大手,
要改應改,
留一個黑面干嗎?
是我我會把伺服器的抽口放大,
把外蓋都做成一件過的不然黑黑的很怪呢,
那黑面銀邊太可笑了
反過來說好了,當ThinkPad 要將產品線的定位拓寬拉長時,必然面對的問題。

以數字時代的ThinkPad 來說,定位就是用錢能買到的最高品質及服務(包含保修及軟韌體),所以沒有迎合市場的中階與低階入門機種。而當時的電腦市場能負擔這樣定位的產品。

到了IBM 的TXRI 時期,隨著筆電平價化,為了維持市場佔有率,不得不下修ThinkPad定位,讓主打型號平價化,也推出低價入門機種。這平價化的影響,就是設計、用料、組裝及服務的水準被迫降低。
Lenovo 收購IBM 的PCD (個人電腦事業部門),其實就是延續IBM TXRI 時期的作法,在維持少量高階機種的同時,讓水準相對市面不差的平價中階機型作為銷售主力,以及推出低價入門機。

討論串中新產品的爭議,其實在於
1)ThinkPad 推出低階入門機種,對或錯?
2)ThinkPad 是否只能有單一風格式樣?

留心ThinkPad 系列的發展可以發現,其實美國市調-開發部門和Yamto lab. 也有點反骨,他們每過一段時間,都會冒險推出不同經典樣式的小黑機,挑戰市場的接受度,如金屬銀色上蓋的Z6x ,及鏡面黑上蓋的S3x 系列。

最近的SL 系列與諜照中兩款機器,其實是ThinkPad 美日市調及開發部門的規劃,
但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代,原廠很謹慎,不像過去將「離經叛道」的風格用在中高階機(如Z6x、S3x),而是都放在低階入門機種上。這樣即使嘗試失敗也不會賠太多。
如果她是個小筆電或是CULV

那我沒啥意見(反正我也不買...(跑))

如果她是未來TP的樣子...

那我會抱著我這台X200 7年??8?9?......

簡單來講

1. 配色不好看

2. 感覺很沒誠意

3. 11寸放小紅點這構想超讚, 但為啥要多個TouchPad...

不放還好, 一放就...

4. 他貼個IP的標籤就算了, 為啥要貼TP...

5. 開始對LENOVO觀望了...(還以為他會繼續維持TP那種感覺, 結果他只是在販賣TP這個標籤! 哼!)
一、

TXR 的設計不大可能更動,
從以往紀錄看過來,他們只會用新型號銷售這些定位不同的新機種,不可能拿主力銷售機種來冒險。


二、
我個人覺得這兩台機器的人體工學設計還OK,

針對小筆電受限大小,不適合大量&長時間輸入的缺點,
有些廠商將重點放在鍵盤大小上,例如Acer 的AO1410 ,
結果為了做大鍵盤,置腕處被縮得太小,可能更容易讓使用者疲乏及運動傷害,忽略了置腕處也是影響使用者舒適度的關鍵之一。

反觀這次諜照中11.6" 的機種,雖然鍵盤較小,置腕處卻調整得頗大,
看起來甚至比X200 的還大。這樣尺寸的機型,能有這樣大的置腕處,這是我讚賞此機型置腕處設計的原因。
如果鍵盤手感還不差的話,那就真的太讚了。也許有能耐成為文字工作者的利器。

13.3吋的款式,置腕處的大小就沒甚麼特別。
因為以ThinkPad 人體工學的品牌,這樣尺寸的機器,應該有這麼大的置腕處。

從這部分來看,我覺得Yamato lab. 一定有主導這部分的設計,一般廠商可沒沒這麼「聰明」。

三、
大家都忽略一件事,就是這些諜照只是工程模型,離成品差得很遠。
就好像有些人化妝前後差很多一樣,這些機種推出時,看起來的質感必然和現在大大不同。

比方說,我感覺這些工程模型,還沒有TP機種都有的表面塗層。光這部分,就讓質感就差很多了。更別說其他在模型階段還沒最佳化的部分。

四、
歷來不同外型風格新機型的推出,應該都是由美國市調-開發單位和大和實驗室主導的,這和公司老闆或高層沒甚麼關係。

而且最近新機型的諜照,從T410s 到現在討論的,上蓋左側都拿掉了Lenovo 標誌,
如果Lenovo 老闆、高層不尊重負責ThinkPad 的團隊,會同意讓上蓋的Lenovo 標誌被拿掉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