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要做一些改變的
如果IBM的個人電腦部門以現有的基礎下去經營
還能夠維持合理的利潤及銷售業績
那IBM就不會把個人電腦部門賣給聯想了
接手的公司肯定要開始融合/整頓
供應鏈勢必重新整合,這是必然的現象
一個數學觀念
(3+5)/2=4
這是(聯想+IBM)/2=新聯想
(5+5)/2=5
這是(HP+COMPAQ)/2=新HP
以小弟在製造業的經驗來看
IBM的NB開始降價銷售不是一個太好的現象
降價太快了
如果從研發成本或製造成本上下降更是一個警訊
供應商的整合能這麼快嗎?
通路整合上有什麼策略嗎?
目前為止都看不出來
現在貿然降低售價而削弱利潤
如果財務報表沒有起色
會有什麼後果?
現在的IBM NB我還敢買
但是二年後的呢?
除非聯想有什麼驚人之舉
不然我很不看好
聯想的崛起是因為大陸的內需市場
跨到國際上之後,有很讓人驚艷的作為過嗎?
會不會把THINKPAD拖下來呢
可能性很高
ThinkPad的售價並沒有下降多少
高檔機種還是那麼貴
中階機種是因為配備改了所以比較便宜
例如以前T2~4系列和X2~3系列都是獨立顯卡
到了T6,X6變成有部份是分享晶片
這樣成本就省下不少
還有最近CPU規格換太快,新機種一直出,舊機種當然就得降(例如29900的T43)
若是現役新機種
價格和兩三年前是差不多的
(當然要和五六年前比就差遠了)
MIC的產品在台灣本來就背負著原罪
更何況連公司都變成大陸的了
我個人是覺得東西好用,對得起自己荷包,比什麼情節都來得重要
要說缺點哪個牌子沒缺點,看誰缺點比較少or可以忍受而已
至少目前為止對我來說ThinkPad的品質還是優於國產機種
光是那個鍵盤手感,就沒辦法被取代
三年國際保固,維修站換零件不囉唆不推三阻四
就算過保了市面上零件也好買
這樣我就覺得很棒了
朋友問我,我也都推薦ThinkPad
對方說不想買大陸牌子的話,我就說那你就隨便挑喜歡的買,我沒意見
反正喜歡的人就買,不喜歡的人就不要買
我也不喜歡滿街都是ThinkPad撞機
花了3萬多元到後來只買到一台維修機只因超過一天,我不知道是IBM變了還是換聯想的關係我不知道.原本以為在賣廠掛IBM三個大字不會有太誇張的情形沒想到.....
後來我決定就算要爛也要給國貨爛所以12月份又買了華碩筆電.寫這文章純粹是給要買的人一些經驗不用太迷信IBM這三個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