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小黑在規格上不知在堅持什麼, 總覺得不敢突破

esniader wrote:
底座加獨顯, 那X+...(恕刪)
很多情況是在辦公室或在家才會用到獨顯,外出時卻需要一台輕巧、便利的筆電,此時這樣就是個很完美的搭配了! 而且底座的價值不只在能不能裝獨顯,還有很多用途。
Wayne - #teampixel
s8726413 wrote:
用這個牌子也不見得會...(恕刪)


我想我的重點是
這是台穩定的機器
所以是吃飯的傢伙
不是靠這玩意能多賺多少錢
至於閣下用HP能吃幾碗飯
不是我要表達的事
我從來不認為ThinkPad比HP/ Dell好
就只是習慣跟穩定而已
拿什麼機器可以賺多少錢應該扯不上關係

PS 我很多朋友拿HP,他們賺的錢都比我多很多
wwww.blackberrytaiwan.com
回歸到筆電的基本價值上來看,再新的規格,過了兩三年
當年帳面上的旗艦機種其實跟中階機種的表現,給人的感覺不會差上多少
剩下的,只會有整體的「耐用」以及「穩定」

從歷代機種的規格,不難看得出大和實驗室採用零件的脈絡
一向是不會為了搶新而走在最前頭,通常是會約略保守一點
再配合公認業界中數一數二長期間的備料

綜合以上數點起來,就呼應到前頭所述的基本以及核心價值上

反觀對於家用娛樂機種來說,要求的是影音表現
這時候廠商的走向便會表現在一些外在容易看見的地方
例如討喜的外觀設計、還有帳面上的規格

而對於影音用途而言,耐用度及可靠度,往往不會列在廠商設計時的第一優先
原因很簡單,因為不太可能長時間的使用(娛樂很難長過上班時間)
在這上面花功夫,因而反映在成本上,消費者根本沒辦法體會

就目前看來,ThinkPad已經先以SL系列做為試水溫的前鋒
不過創新,特別是納入原本和ThinkPad不相同的消費型筆電的元素
如此就必須捨棄掉原本的特色,造成或多或少的衝突

結果就變成:
原先不瞭解ThinkPad的客戶,僅僅看到一台與其他廠牌外在差距更小的ThinkPad
對於ThinkPad之所以受到支持的原因,還是不瞭解
而已經瞭解的舊有使用者,卻因為外在的因素,連帶的拉低對新產品的印象
不僅自己購入的機會不會增加,更別提要向其他人推廣其內在

這也正是目前ThinkPad進退兩難的局面
我也贊成底座加個獨顯
但是我對商務機種的觀念是 穩定 堅固 耐用
HDMI eSATA 有那最好 怕的是
成本等等考量 最後商務不像商務

大和的堅持對我來說是最後的保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