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 wrote:早知道寧可把那批庫存賽揚M拿去填海也不要貪圖一點蠅頭小利賣給石頭牌去做那勞什子的易PC以至於打開netbook潘朵拉盒子。 這句話蠻有可能的搞的線在普通筆電沒人買高價還是有高價的市場低價很多都被netbook吃掉了
台中阿杰 wrote:我有想到這個問題不過...(恕刪) 請看一下這期電腦王的分析, 事情不是那麼簡單的..很多事也不是想像就是這樣...atom的架構也不是merom type, 甚至不屬於近期這幾種架構....atom的優點何在? 省電, 省成本(晶片面積小得可怕..)... 尚可的效能..把merom拿來製作超低耗電的SU9300 單核3M, TDP也還超過atom 2倍以上...成本和良率就更別提了, 262美元對40美元... (文章裡寫到實際atom製作成本只有...6美金..)如果再把時脈和快取砍些, 也很難比atom成本更低, 但效能和良率鐵定沒啥優勢了...我個人覺得intel確實有所保留, 但是真的要做到高效又小巧省電低成本, 坦白說應該還沒辦法..AMD不是不想做, 全世界半導體技術也沒幾家可以贏它多少...可是連老大intel都還辦不到, 只有1/10規模的amd當然更沒希望...看看AMD 低TDP的U封裝還老大一個, 只能用自己比較成熟的65nm去做(然後再去特挑, 可是65nm天生就吃電又大體積,), 跟atom根本還差一大截, 所以也是一個不可能....總之小筆電的U想突破atom的能力, 至少近期內不太可能, 最多能依製程能力, 把N330雙核做出..再把時脈略提升到2G內就了不起了... 在45nm之內.... 這樣的U可能還是很難軟解full HD吧...耗電和良率也可能使製作成本翻一翻啊....
hanzo0313 wrote:我只記得當初EEEP...(恕刪) 就行動文書平台來說, 小筆電確實很稱職...續航力又足夠.. 價格門檻也低... (但我覺得CP不怎好..)以前所謂的"小筆電", 都是動輒40K~50K以上的有錢人玩物...隨身上網文書機這種等級功能, 要花好大把鈔票...現在竟然可以壓在10K以下.... 這當然是很大的福音...拿10吋以下小筆電去工作的人不會覺得很難用嗎? 再怎說螢幕都太小了...根本不適合長時間工作用.... 事實上就算用貴死人的U9300, 也不能保證跑圖有多順..主機價格沒半台比40K還少吧? 一般merom也不合用於10吋以下機種...現實擺在眼前, 整個2008年除了小筆電市場佔有率有提升外, 其他尺寸都在萎縮...這不是幾位只會唱衰的老兄可以阻止的態勢, acer不是一開始也在唱衰,.,最後還不是撩下去做? 日系廠商覺得不好賺不想出? 很好, 等市場被吃光你還是要認清現實...sony, 富士通還有toshiba也是要跟上的...小筆電本身就是定義在第二台隨身文書上網機的市場...想要跑CPU吃重的任務就是乖乖選12吋以上機種, 有一好就是沒兩好... 很現實...這個市場很龐大, 事實上是還在成長中, 搞不清的人批評得就沒意義了....
bar0106 wrote:就行動文書平台來說,...(恕刪) 認同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電腦只是要拿來上網文書用這就是為什麼電腦產業在萎縮的原因電腦在這樣發展下去用不到的人還是超過六七成一台一萬初的筆電可以隨身攜帶在家可以接螢幕很超值了
martin0519 wrote:那只能說當初買之前根...(恕刪) 嗯,我也承認自己沒做好功課,只是沒想到最新款的小筆電還比不上五年前的X40,價格還便宜這麼多,效能如果差一點點也就罷了,差這麼多真的會覺得買這種小筆電真的很浪費錢.....
不是每個人都愛二手貨....買車不也是這樣?..誰都知道二手車便宜 但是呢?我覺得這樣比較沒有什麼意義我自己本來也是桌機+14吋筆電但現在我只有用一台U100 和一個舊電腦剩下來的15吋LCD作雙桌面~我只要上網 收信 MSN 聽音樂頂多就是YOUTUBE上的HD影片有點跑不順讓我不太爽而已~每個人需求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