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T4x 系的共同罩門,是顯示晶片在長期散熱不良後,所造成顯像不良的諸多問題,這是顯示晶片的問題,一定要更換晶片或是重新植球才可完修這個問題,有些同行是以加熱晶片以提高晶片錫球的接觸性,這樣就收6000元,但這不是正確的做法,迴溫後的顯示晶片,除了不耐用以外,甚至已造成主板變形而不能以更換晶片來完修。
我沒有維修顯示晶片不良的問題,是因為沒這方面的儀器與晶片組零件,之前還有網友在這邊的專欄嗆我"不會換BGA晶片還修什麼NB?換BGA是維修的基本功!"真讓人啼笑皆非,維修師不必要會換BGA ,因為植換BGA是靠自動化儀器在處理的,儀器內定的溫度曲線參數選擇好後,接下來就是全動的更換過程,在工廠中這樣的工作一般是給外勞在做的,因為高熱高亮度是個爛職務,工廠內的在地人多半不接這類工作,因為有關技術的問題,都已在儀器的監控中,操作員的工作就是不斷的取、換板子及按開始的按鈕,這樣的工作有啥好學的? 除非業務量很大,不然個人工作室,幹嘛花個幾十萬供養一台佔地三、五坪的大儀器呢?
其實設計純熟、生產精良的筆電,正常使用下是不太會損壞到南北橋晶片組的,大量生產的筆電其晶片組會有虛焊? 這種天方夜譚的奇事,對筆電第一大國的台灣廠商是一種極大的誤解,筆電的生產是精密的科學量製過程,會影響製程的變數,都已在精密儀器的監測與制式的工作流程下,降到最低,成熟的筆電在產線生產(包括人工組裝)的不良率會控制在千分之幾,但與晶片組有關的不良問題,是在萬分之一以下,不然品管不會同意生產,如果晶片組會有虛焊的,絕對是一大批板子會一起虛焊,這就是科學製程下的特色。
碰到這類顯示晶片不良的板子,一般是以換板子來處理,建議送修時,若是以維修方式做處理,取機後一定要跑3D軟體,若跑一夜無事就ok,若跑幾下就掛點,趕快送回要求重修,像迴溫過的顯示晶片是不能跑3D的,不然換板子也是一個較可行的方法,取機後也是跑個3D一夜無事就ok,像這類的問題,如果六千多的維修預算還可以接受的話,送原廠是較有保障的,提供IBM T4x 系網友們送修前的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