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小米67W快充(充小米手機),只有前面一開始是67瓦,沒幾分鐘就降到40瓦左右
我可以認同這是保護電池的作法,但對於消費者來說,花67瓦的成本只有最開始那幾分鐘發揮出來
其餘大部分時間這顆充電器就等於45瓦以下,而且小米的67瓦還是特規並非標準PD也不能挪用於他處
這樣感覺浪費了這67瓦,我還希望它就給個45瓦起碼成本少一點體積也輕巧一點
centereeey wrote:
我記得100W這個界(恕刪)


100W 不是只有台灣法規..超過100W上飛機就有一些限制了
Delengkimo
DELL XPS 15/17 本身的 Type C 充電就是 130W 了.
asderasd
上飛機是指電池容量Wh(瓦時)不是講充電速度
CWC20030205 wrote:
像是小米67W快充((恕刪)


這個還不是一樣..以前的什麼4xW,3xW,2xW 充進去也是打好幾折..
很多時候剛充電都很快,充電器,電池或內部問題起來就降速

SSD 還有寫程式也是,前面有Cache 一開始速度快後面速度慢

三星也作弊,看別人測試程式怎麼玩,那個地方就作弊
買賣房子也一樣,看得到的地方很漂亮,看不到的地方
政府也一樣,市政府表面第一排拉的很漂亮,然後後面住一群又老又窮還有一堆老房子

很多學生考試也一樣,拿到考題然後分數很高,儘量產業靠看起來很強,用起來很弱比比皆是
港都狼仔 wrote:
PD/TB 100W(恕刪)


真的..
我玩遙控賽車,鋰電池把出來給專門充電器,然後依照老闆還有車友給經驗公式應該是最單純充最快的

相同的100W把電池從NB 拔下來在最好的實驗室,溫度濕度下90W,80W都算合理..100W 是理論值,數學公式下
今天裝上NB CPU 還有很多在跑,裝個3080 跑3D遊戲,電池邊充電,邊放電..電路模組溫度起來,內部阻抗變高,你Input 100W 你內部阻抗變了從100W 變到70W 你在用了的充,那邊充不進去溫度就在那邊你拿溫度計測一下就知道了

其實電,氣,水原理都一樣,什麼汽車裝空壓大大的管壓力錯他也是保管,每台車上馬力機不同的溫度濕度環境他的馬力值也不同..有些寫的很好聽但上路後就不同,然後上馬力機又跟廠商講的一樣..所以?
我覺得這是廠商要做不要做的問題.

DELL XPS 15 / 17 及 Precision 5560 / 5760 / 5570 / 5770 都使用 Type C-130W 充電很久了.

甚至原廠本身就是附 Type-C 130W 的充電器 (顯示卡用 RTX-3060 或 A2000)

https://www.dell.com/zh-tw/shop/kit-e5-130%E7%93%A6-type-c-%E4%BA%A4%E6%B5%81%E7%94%B5%E6%BA%90%E9%80%82%E9%85%8D%E5%99%A8-%E9%99%84tw%E9%9B%BB%E6%BA%90%E7%B7%9A-snp/apd/450-ajts/%E9%9B%BB%E8%85%A6%E9%85%8D%E4%BB%B6

所以, 這只是廠商願不願意提昇自己規格而已.

本名 : 許德龍, 擅長於電腦系統規劃及疑難排解. 昊翔科技有限公司DEL客製化原廠業務戰合作夥伴
johnny821126 2022-05-23 15:47 1樓
今年年初買了MSI GS66 ,原本在說明書廣告上面標榜用Thunderbolt 4快充能夠支援到100W快充,經過自己去買瓦數偵測器怎麼測大約就50W不到,拿去微星送修檢測,檢測了九天才回覆說這型號的電腦有防電池暴衝,所以最多只能充47~48W,實在令人覺得非常憤怒,憤怒點有兩個
1.官網標示說支援100W快充,然後現在跟我說為了防電池暴充才設門檻,那廣告就不應該寫100W,寫50W才對吧,也差太多

感覺是文案寫錯了,Thunderbolt 4 100W 供電,所以主機上所有總合起來包含外接其它PD頭的設備,可以

到100W,主機運作+電池充電+USB耗電+ PD 線充手機、平板+ PD DOCK =總和100W,應該是這個意思
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我的是GS76-11UG,電池規格99WH,三月份開始,我用TB4 進行PD充電,邊充邊用的狀態下,用USB測試器監看,可以跑到瞬間102W,常態大約9XW,但是也造成一個悲劇→電池可用容量下降!
三月份前還是用傳統充電器幫筆電充電,電池有效容量都維持在98.XXXWH,但自從開始用PD充電後,到五月時,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有效容量剩下94.XXXWH,也就是健康度剩下96%

雖然TB4號稱可以拿來充電,但INTEL筆電的設計,那是拿來關機狀態"應急"充電用的,關機狀態充電功率大約55W

還有樓主你用PD充電時,GAN充電器只有單一輸出給筆電,沒有插上其他設備同時充電嗎?GAN充電器是智慧型功率輸出,有些在單口輸出時是100W,但只要偵測到雙口輸出以上,TYPE-C可能就會下降成65W+35W,甚至是65W+18W,這時你的PD充電孔就會發生最大充電功率到不了50W的現象

以上是小弟我用了半年的經驗,給您參考
Delengkimo wrote:
我覺得這是廠商要做不(恕刪)


你的比喻不太恰當..要用同等級,同用途的比
Dell,HP,Lenovo,雙A系列非常多
每個系列設計理念不同
RD 用的工作站,輕薄Office 商務幾種,高檔,中檔,低檔的Game 系列

輕薄商務本PD 不管怎麼設計充電功率比使用功率大比較不在意這些議題,只要筆電電池還沒死沒衰退拿出去幾個小時沒差
但Game 系列,強的CPU 什麼3080 遊戲卡,什麼螢幕多少刷新率..你跑的時候如CPU 60W顯卡100W 輸出就超過160W就比PD 120W大,如果電池80W..你拔掉電源能撐多久..
這也就是隔壁棟還有很多人回的,有沒有玩久一點的遊戲本..我是認為NB 接外顯比較適當
很多遊戲本規格寫的很好,用久了問題就出來,電池死掉後他的功能就變成跟桌機一樣,那麼還不如買桌機買功率大的电源供應期讓3080 350W不閹割的跑,買一台32吋高刷螢幕,都比把所有東西塞到筆電,一下沒電,一下沒料,又煩惱過熱降速,功率不足效能閹割的實際

Dell 不能拿Workstation 或 Bisiness 系列去比,要拿遊戲系列比,這個領域,別人家出現的議題你們家也會遇到
現在 USB PD 3.1 的規範都已經在 2021年6月2日制定出來了, 結果樓上的思維邏輯顯然還沒能趕上現代新知識.

現在只差那一家公司願意做領頭羊, 將 USB PD 3.1 真正納入實體應用當中而已.

USB PD 3.1 充電規範最大可達 240W, 未來包括主流的電競筆電在內, 恐怕都會依照這個規範而設定為主流規格.

https://zh.wikipedia.org/wiki/USB_Power_Delivery

本名 : 許德龍, 擅長於電腦系統規劃及疑難排解. 昊翔科技有限公司DEL客製化原廠業務戰合作夥伴
wychen57
其實240w的線材,要考慮的東西跟安規很多,48V/5A已經是可以電死人的輸出了,跟12V以下的輸出不能相提並論[^++^]
Delengkimo wrote:
現在 USB PD 3(恕刪)


哈沒研究..
謝謝資訊

我只知道有240W USB線出來
100W是可以上飛機隨身攜帶
大陸有130W的手機快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