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好看到幾篇在討論散熱的文章,心血來潮,想說也來玩玩看好了!
星期六衝到光華買散熱膏,原本想買評價不錯的Arctic-Cooling MX-4,某網站售價299,到了現場兩家分店問都沒賣,想說那就買另一條價格差不多的CoolerMaster Extreme Fusion-X1,售價339,結果還是沒賣。

最後只好跑去橘色招牌的店家買了CoolerMaster Extreme Fusion-X1,不過稍微貴了一點,390大洋。
測試環境:
室溫:25度
CPU:Intel Core i5-3210M 2.5/3.1GHz
顯示晶片:AMD 7670M DDR3 2GB
OS:Windows 7 Home Premium 64bit
測試內容:
1.購買時請經銷商幫我重塗的謎樣散熱膏
2.放在抽屜裡很久來路不明的散熱膏
3.CoolerMaster 酷媽涼膏
4.JetArt CK4960 奈米純銀 超導散熱膏
5.主角CoolerMaster Extreme Fusion-X1



CPU待機頻率:1.2 GHz
GPU待機頻率:300 MHz
GPU記憶體待機頻率:150 MHz


CPU燒機頻率:2.9 GHz
GPU燒機頻率:600 MHz
GPU記憶體燒機頻率:900 MHz


準備測試囉~~~



首先上場的是,購買時經銷商幫我重塗的謎樣散熱膏。
剛開機的時候,
CPU溫度大約在47~52度
GPU溫度大約在39~40度


燒機中~~
CPU溫度大約在77~82度
GPU溫度大約在56~57度



換手~~
接著登場的是~放在抽屜裡很久來路不明的散熱膏
剛開機的時候,
CPU溫度大約在43~48度
GPU溫度大約在39~40度



燒機中~~
CPU溫度大約在73~78度
GPU溫度大約在57~58度



燒機後~
CPU溫度大約在50~55度
GPU溫度大約在45~46度



再換手~~CoolerMaster 酷媽涼膏
剛開機的時候,
CPU溫度大約在44~49度
GPU溫度大約在39~40度



燒機中~~
CPU溫度大約在72~77度
GPU溫度大約在56~57度



燒機後~~
CPU溫度大約在47~52度
GPU溫度大約在43~44度


再換手~~JetArt CK4960 奈米純銀 超導散熱膏
剛開機的時候,
CPU溫度大約在41~46度
GPU溫度大約在40~41度



燒機中~~
CPU溫度大約在76~81度
GPU溫度大約在56~57度



燒機後~~
CPU溫度大約在48~53度
GPU溫度大約在44~45度



接下來就是本日最期待~~CoolerMaster Extreme Fusion-X1
剛開機的時候,
CPU溫度大約在43~48度
GPU溫度大約在40~41度



燒機中~~
CPU溫度大約在74~79度
GPU溫度大約在60~61度



燒機後~~
CPU溫度大約在51~56度
GPU溫度大約在46~47度



終於測試完畢了~~天都亮了.....
Sensor的誤差,CPU溫度大約都在5度以內跳動,GPU溫度大約都在1度以內跳動,大致上溫度都還蠻接近的。只要散熱膏不要乾掉,散熱效果都還不錯的樣子。
其中酷媽涼膏使用的時候,上層好像會浮一層油,個人是先把那層油倒掉,再塗上比較濃稠的散熱膏部分,不知道那層油有沒有啥效用或是影響就是了!
比較好奇的是,CPU好像沒有規格中寫的,會自動提高到3.1GHz,用軟體看只有到2.9GHz而已。
另一點奇怪的是,燒機後溫度退的好像比較慢,即使已經等了好一會兒,好像也很難退到剛開機時候的待機溫度。
再來就不知道是因為溫度差的關係,還是散熱材質的關係,CPU上的散熱器好像是銅製的,而GPU上的散熱器好像只是不鏽鋼,感覺上GPU散熱的速度就是比較慢了點。
補上個紀錄表格吧~~
1.購買時請經銷商幫我重塗的謎樣散熱膏
2.放在抽屜裡很久來路不明的散熱膏
3.CoolerMaster 酷媽涼膏
4.JetArt CK4960 奈米純銀 超導散熱膏
5.主角CoolerMaster Extreme Fusion-X1
1 | 2 | 3 | 4 | 5 | ||
燒機前 | CPU | 52 | 48 | 49 | 46 | 48 |
GPU | 40 | 40 | 40 | 41 | 41 | |
燒機中 | CPU | 82 | 78 | 77 | 81 | 79 |
GPU | 57 | 58 | 57 | 57 | 61 | |
燒機後 | CPU | 55 | 52 | 53 | 56 | |
GPU | 46 | 44 | 45 | 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