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說目前筆電市場以輕薄好攜帶的 Ultrabook 為產品主流,但為了因應消費者對於大螢幕與高效能的需求,配備大尺寸螢幕、效能較佳的硬體、藍光光碟機等筆電機種,還是有不錯的市場需求,TOSHIBA 近日推出的 Satellite P870 就算是這類型筆電的選項之一,雖然不像 Ultrabook 以輕薄為主要訴求,但搭載 17 吋大螢幕、藍光光碟機及 NVIDIA GT 630M 獨立顯卡及 4 顆 harman/kardon 喇叭配置,是針對喜歡多媒體影音娛樂需求的使用者設計,內部硬體規格方面,Intel Core i5 系列處理器、8GB RAM 及 750GB 硬碟容量配置,雖然不算是高階的硬體配置,但足以應付大部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現在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這款大螢幕的 TOSHIBA Satellite P870 多媒體影音筆電吧!
TOSHIBA Satellite P870 外觀導覽 |

Toshiba P870 採用銀灰色金屬質感配色搭配霧面塗層,中央則有 Toshiba 鏡面金屬的品牌字樣,外型設計走的是一貫的日系簡約感。

其實 P870 在機殼上並不是使用常見的金屬髮絲紋設計,而是採用顆粒狀的紋路,這樣似乎可以阻止一點刮傷的情況發生。


機身的四個邊角則可以看到常見的圓弧收邊角設計,但弧度並沒有太大,看起來的質感也還算可以。

從機身前端可以看出 P870 確實不是以輕薄好攜帶為主要特色的筆電,不過厚實的機身看起來也有種堅固耐用的感覺?!(咦?


機身前端則配置有 SD 讀卡機,支援 SD、SDHC 及 SDXC 記憶卡格式。


機身前端最右側則有電源指示燈、電腦狀態指示燈及無線網路狀態指示燈,採用的是橘色及白色光源配置。



機身側邊所使用的框架也是筆電較少見帶有點弧度的設計,右側機身可以看到耳機、麥克風音源插孔、2 組 USB 3.0 連接埠、HDMI 端子、RGB 端子、散熱孔及電源輸入端子。

機身尾端則未見任何的 I/O 端子配置,不過可以看到內建鋰電池的位置。



機身左側則有防盜鎖孔、RJ-45 乙太有線網路端子、另外 2 組 USB 300 連接埠及藍光光碟機,支援藍光燒錄功能。

打開機身上蓋首先印入眼簾的是 17 吋 HD+ TruBrite 液晶顯示螢幕,為鏡面螢幕的配置,所幸拍照當天天氣還不錯,因此螢幕反光的景緻也算正常。

P870 的螢幕另外也搭載了 TOSHIBA 獨家的 Resolution+ 高解析畫質技術,及 TruBrite HD+ 超廣角顯像技術,螢幕亮度也達到 200 燭光,可惜的是最高螢幕解析度僅有到 1600 X 900,算是設計上比較美中不足的地方。

螢幕上方則有網路攝影機,左方小孔則是隱藏式的麥克風裝置。

機身內部配置則可以看到全尺寸鍵盤、內建喇叭、全平面式觸控板等硬體設備。

機身轉軸處則使用比較簡單的線條設計,搭配較小的轉軸裝置,整體機身看起來也比較簡約。


機身內部上方左右兩側則配置有 4x harman/kardon 喇叭,除了兩顆標準喇叭外,還另外建置了 2 顆 高音喇叭單體。

右側喇叭旁則是電源開關,電源指示燈則為白色光源配置。

孤島式鍵盤的配置,在鍵程設計較長,敲擊起來的回饋感算是不錯,在按鍵 z 處則可以看到背光鍵盤啟閉功能按鍵。

配置白色光源的背光鍵盤,在較暗光源環境下使用算是方便。

雖為六列式標準按鍵配置,但按鍵顆粒大小並沒有太大,比起一般筆電算是偏小型設計,右方則有獨立的數字按鍵,使用起來也很便利,不過四方操作按鍵確顯得有點太小,對於成年男性在使用上比較彆扭。


觸控板左右兩側的置腕處,上方塗層和機殼相同,同樣有顆粒狀的紋路設計,但長時間使用起來並不會有不舒適感。


全平面式的觸控板下方則有機械式的左右按鍵設計,支援多點觸控與手勢操作功能,整體使用起來也算靈敏順手。

機身後方則可以看到久違的補丁造型設計,看到大大小小的散熱孔與電池插槽,突然有一種懷念的感覺。

位於機身右側的主要散熱孔位置。

電池為可拆卸更換的設計,拆裝的方式相信各位朋友應該都很清楚才是。


拆下內建電池後,跟各位報告一下電池的規格,P870 採用的是 48Wh/4200mAh 的充電式鋰電池。

單顆電池的實際重量測試則為 295g。


L 型的背蓋下則可以看到許多內建硬體規格配置,下方我也有詳細的介紹。


P870 內部設計了兩個硬碟插槽,原廠僅有使用其中一個,內建硬碟為 TOSHIBA 本家生產的產品,使用者可以另外增設硬碟,且不需透過改光碟機的方式進行,建議可以增加一顆 SSD 當作系統碟,對於提升筆電效能有很大的幫助。

雙記憶體插槽的設計,不過並未看到實體記憶體,這也是可以讓使用者自行更換升級使用。

實際測量機身前端不含防滑橡膠墊的厚度為 30.19mm。

機身尾端經實際測量後則為 33.87mm。

機身未含鋰電池的重量就達到 2.651Kg,算是相當具有份量的產品。

加上鋰電池的重量則來到 2.948Kg,如果想要訓練身體的朋友,是滿適合將其攜帶外出使用

TOSHIBA Satellite P870 效能實測 |

欣賞一下 P870 的情境照後,接下來就要進入各位大大關注的效能實測部分。


CPU-Z 中顯示 P870 的處理器為 Intel Core i5-3210M 2.50GHz 處理器,為雙核心 4 線程架構,且這顆處理器為一般筆電專用處理器,而非低電壓版本的處理器。

採用 Intel Ivy Bridge HM77 晶片組,是說現在要找的 Sandy Bridge 架構的晶片組,應該算是有點難度的事情吧?!


P870 內建 DDR3 8GB 記憶體,使用的是雙通道架構。

圖形部分則依舊僅能看到內建的 Intel HD 4000 顯示晶片。

CPUmark 99 所測得的處理器效能為 476 分。

Nuclearus Multi Core 測試軟體中,處理器的綜合效能分數為 11510 分,可以看到在 ALU Speed(算術邏輯部件) 6160 分、FPU Speed(浮點運算器速度) 9177 分、Multi Thread Speed(多線程速度) 13985 分。

最後看到的是 CoresMark 2010 處理器測試軟體,跑完測試軟體所花費的時間為 157.66797 秒,以一般電壓處理器來說,這顆 i5-3210M 僅能算是中高階規格的硬體配備。

先來用 Windows 7 內建的體驗指數看一下整體效能,可以看到除了主要硬碟得到 5.9 分的體驗分數外,其它的效能指數均達到 6.5 分以上,整體效能算是值得期待的部分。

CrystalMark 2004R3 所測得的電腦效能綜合分數為 188482,可惜在圖形效能中的 D2D 無法進行測試,不過可以看到數據顯示在 HDD 主要硬碟部分的效能表現就來得比較差強人意。

PCMARK 7 所測得的效能分數則是偏低的 2111 分。

換到 PCMARK VANTAGE X64 版本來看一下整體效能分數為 5661 分。

來看看 P870 內建的主要硬碟,為 Toshiba 本家的 SATA II 傳輸介面 HDD,硬碟容量為 750GB 算是相當夠用,在硬碟轉速部分則僅有 5400RPM。

CrystalDiskMark 測得的硬碟讀寫速度為 86.42/85.63 MB/s(讀取/寫入),在 4K QD32 讀寫速度測試僅得到 0.290/0.914 MB/s 的讀寫速度。

ATTO Disk Benchmark 的讀寫速度為 78489/79067 MB/s(讀取/寫入)。

HD Tune Pro 中可以看到硬碟最小讀取速度為 23.2 MB/s、最大讀取速度為 99.1 MB/s,平均讀取速度則落在 70.8 MB/s,硬碟的穩定度還算正常,但讀取速度則有點偏慢。

我也用同一個測試軟體來測試隨機存取的速度,可以看到隨機存取的平均速度也僅有 19.894 MB/s,算是整體效能中比較可惜的地方。

HD Tach 要來測試的是序列讀取速度,在 8MB 快速測試環境下為 208.7 MB/s。

而在 32MB 長式測試環境下則獲得 233.7 MB/s 的序列讀取速度。

用 BootRacer 實際測量一下完全關機到開機至桌面的時間為 69 秒,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測了太多 Ultrabook 的關係,個人覺得開機速度有點慢。

接著我也用實際錄影的方式來測量 P870 的開機時間,從影片中可以看到從完全關機到開機至桌面可以使用的時間約為 1 分 33 秒。

GPU-Z 中心來看到的是 Intel HD 4000 顯示晶片。

另外可以看到的是 NVIDIA GeForce GT 630M 的獨立顯卡,擁有 DDR3 2GB 的獨立記憶體,這張 GT 630M 獨立顯卡僅能算是中階規格顯卡,不過能應付絕大多數的圖形運算效能。

CINEBENCH R10 可以看到單 CPU 效能分數為 5191 分、多核心 CPU 效能分數則為 10817 分,在圖形效能 OpenGL 測試中獲得 5806 分。

同樣來看到 CINEBENCH R11.5 測試軟體,在圖形效能 OpenGL 為 24.63 FPS,CPU 效能分數則為 2.84 PTS。

3D MARK 11 Entry 模式 1024 X 600(全螢幕):1815 分。

3D MARK 11 Performance 模式 1280 X 720(全螢幕):1087 分。

3D MARK 11 Extreme 模式 1920 X 1080(全螢幕):330 分。

3D MARK VANTAGE Entry 模式 1024 X 768 全螢幕:14637 分。

3D MARK VANTAGE Performance 模式 1280 X 1024 全螢幕:4580 分。

3D MARK VANTAGE High 模式 1280 X 1024 全螢幕:4580 分。

3D MARK VANTAGE Extreme 模式 1280 X 1024 全螢幕:1962 分。

接下來進入遊戲效能測試,先看到的是 Heaven Benchmark 平均 FPS 為 11.1,效能分數為 280,測試環境為 DX11、全螢幕 1600 X 900、關閉垂直同步及反鋸齒。

開啟 4x 反鋸齒模式,在同樣的測試環境下,測得平均 FPS 為 9.1、效能分數為 230 分。

LOST PLANET 2 在全螢幕 1600 X 900、DX 9.0c、關閉反鋸齒與垂直同步的測試環境下,得到 RAMK C、平均 22.9 FPS。

同樣測試環境下開啟 4x 反鋸齒模式,得到 RANK C、平均 19.6 FPS。

轉換至 DX11 測試模式,在相同的測試環境下,有 RANK D、平均 9.3 FPS 的成績。

同樣開啟 4x 反鋸齒模式,測得 RANK D 及平均 8.0 FPS。

魔物獵人的體驗指數為 2460 分。

惡靈古堡 5 在 DX9.0c 模式下,測試環境為全螢幕 1600 X 900,關閉反鋸齒與垂直同步,效能分數為 RanK B、平均 40.5 FPS。

開啟 4x 反鋸齒模式,則有 RANK B、平均 34.6 FPS。

在 DX10 模式下,測試環境為全螢幕 1600 X 900,關閉反鋸齒與垂直同步,效能分數為 RanK B、平均 39.1 FPS。

開啟 4x 反鋸齒模式,則有 RANK B、平均 35.6 FPS。

快打旋風 4 在全螢幕 1600 X 900,關閉垂直同步與反鋸齒模式,效能分數為 11909 分、平均 88.89 FPS 與 RANK A 的成績。

同樣的測試環境開啟 4xAA 反鋸齒模式,效能分數為 7378 分、平均 62.79 FPS 與 RANK A。

在 8xAA 反鋸齒模式,得到 6822 分效能分數、平均 57.41FPS 及 RANK B 的成績。

最後看到的是 C16xQAA 反鋸齒模式,則有 6251 分效能分數、平均 50.64FPS 及 RANK B。



最後我也進入 Futuremark 官網來測試 P870 是否支援近來的一些熱門遊戲,透過上方的測試結果,可以發現 P870 足以應付像是刺客教條 2 或火炬之光 2 等中階硬體需求的遊戲,不過在最新的魔獸世界遊戲中,似乎就有一點不太夠用。

在測試電池續航力之前,先來看看測試環境設定,平衡電源管理模式下,將 Wi-Fi 無線網路開啟,螢幕亮度則是中央偏暗,並且關閉藍牙無線網路。

在 POWERMARK 平衡模式下,電池續航力為 2 小時 11 分鐘。

而在生產力模式下,電池續航力為 2 小時 6 分鐘;最後的多媒體播放模式,因為系統一直出現錯誤,因此無法測得正確的數據,在此要跟各位說聲抱歉


看到小惡魔環境溫度約 24.1 度,就知道接下來要進行燒機測試。

AIDA64 中的系統穩定度測試,在待機時的 CPU 溫度約為 45 度左右,而主要硬碟的溫度則為 31 度。

在右側散熱孔的溫度,待機時達到 29.2 度左右。

將測試軟體運作約 23 分鐘後,CPU 溫度提升至 67 度左右,硬碟溫度則升高至 36 度。

至於散熱孔附近的溫度則升高至 40.8 度左右。
TOSHIBA Satellite P870 功能介紹 |

最後要來看的是 P870 內建的一些特別功能,由於之前測試過的 TOSHIBA 筆電中均有共同搭載的功能,所以在下方我也僅介紹一些特別的功能,在此跟各位說明一下。



Splashtop Remote Desktop 是透過網路連接,讓使用者可以取得其他裝置上的桌面、程式與檔案,不過在另外一部裝置上也要安裝這套軟體才能使用,如果有兩台以上電腦,想避免傳輸問題的話就可以使用這項功能,另外也能透過 Google 帳號連結進行同步。


而內建的 WGame 玩遊戲軟體,也是要透過網路連結,可以上線購買遊戲遊玩,使用者需要透過建立帳號進行登入,才能使用更多的功能,不過目前付費的貨幣以美金為主。

下載遊戲的頁面和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差不多,有遊戲畫面與遊戲內容簡介,使用者也可以對此遊戲進行評鑑。


遊戲可以選擇免費遊玩(沒有帳號登入也可以進行),或者有帳號的朋友如果真的喜歡這款遊戲,就可以花錢購入。




這邊我就用免費試玩的方式,提供遊戲畫面截圖供各位參考。

之前有介紹過的東芝 eco 公用程式,這款軟體是常駐在桌面下方的快速工具列中,可以直接啟閉 eco 節能模式,軟體並提供電量消耗圖表供使用者監控,在未開啟 eco 模式時的耗電量約為 22W 左右。

至於開啟 eco 模式時的耗電量則約為 14W 左右。

除了搭載 4 顆 harman/kardon 喇叭單體外,P870 也搭載了 SRS Premium Sound 3D 音效軟體。


P870 也搭載了硬碟保護軟體,雖說筆電本體比較厚重,但實際使用上還是會有移動的機會,而這個軟體則是讓使用者可以隨時監控硬碟震動的情況,可以自行設定在電池使用或變壓器電源使用的檢測級別,但實際使用後,建議使用者可以將級別調整至中央,因為太高的靈敏度只要有一點小小的移動,軟體就會一直跳出警示視窗,個人是覺得有點麻煩。

除了硬碟保護外,TOSHIBA 也內建了東芝電腦健康監視器,可以針對電力、溫度風扇及硬碟進行監控,點選功能圖示後還可以直接進行設定,也是相當便利的功能設計之一。

而睡眠公用程式則是用來設定 USB 充電的模式以及音樂播放模式,另外也可以設定使用電池電源時,在剩餘多少電力啟用這兩項功能。

最後來看到的是 TOSHIBA HWSetup 軟體,這套軟體是用來設定如網路連線、鍵盤、USB、螢幕、安全密碼、開機設定等基本功能,不過因為軟體為全英文介面,在設定上雖然方便,但閱讀起來不見得比較輕鬆。
【測試心得】

非以輕薄好攜帶為主打特色的 TOSHIBA Satellite P870,在筆電市場一片 Ultrabook 浪潮中,給使用者另外一種產品選擇,17 吋螢幕、藍光播放器及 4 顆 harman/kardon 喇叭單體的硬體規格配置,可以感受到主要以多媒體娛樂為主的產品特色,不過可惜的是螢幕解析度僅有 1600 X 900 HD+,如果能將螢幕解析度升高至 1920 X 1080 Full HD 的話,應該會獲得更多的目光,不過 TOSHIBA 也在筆電產品線中推出裸眼 3D Qosmio F750 的筆電,這款 P870 應該可以說是提供消費者不同等級的需求。
P870 所使用的內建硬體規格並不算太過高階,但足以應付大多數的使用需求,如果覺得電腦效能不夠的話,P870 也提供雙硬碟插槽與記憶體插槽供使用者升級,以實際測試的筆電效能來看,比較美中不足的地方應該是內建硬碟的部分,如果想要保有高儲存容量,又想提升效能的使用者,建議可以另外加裝一顆 SSD 作為系統碟;2GB 獨立記憶體的顯卡 GT 630M,在 NVIDIA 新推出的 600M 系列筆電顯卡中,僅能算是入門級的規格,但也足以應付中高階等級的圖形運算需求,至於一般圖形運算效能就不需要我再多加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