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數位相機的戰國時代裡,就算百家齊鳴,依舊沒有任何一台相機是能夠面面俱到的。即使強如Canon EOS 1Ds MarkIII、Nikon D3之流,即使畫質、功能受到眾人推崇,但在攜帶性上面,仍舊是一個無解的難題。所以許許多多的DSLR愛好者,手上依然有著一台DC來彌補這樣的不足。不過,既然享受過DSLR帶來的畫質和操控性,在選擇小DC上面的時候,就不免綁手綁腳,面臨到這樣功能也沒有、那樣功能也沒有的窘境...當初我在選擇的時候,也是猶豫了好一陣子,最後在許多的評估和妥協下,選擇了Canon Powershot G7。

Canon的G7在發表之初的確背負了許多以往G系列的舊包袱,包括大光圈F/2.0、可旋轉式的LCD螢幕以及RAW檔拍攝的可能性。這些沒想到在G7發表出來的時候通通都不見了,因此也引起許多G系列舊用戶的討伐,認為是走倒退的路線。不過,不知道是不是犧牲掉一些條件之後,得到的是比起以往G系列更緊實、更小的機身體積,所以G7才進入了我選擇的清單之中,最後更選擇了它來當我的隨身機...



六倍光學變焦以及IS防手振,提升了不少G7的實用價值。



G7外觀的特點,就是有個控制ISO的轉盤,然後還有可以接上外閃的熱靴座,方便了不少Canon DSLR的用戶













































G7接上外閃之後的樣子。接上580EX之後,G7是有點顯得頭重腳輕,如果有接套桶就比較不會,但是接上外閃這件事情,就可以方便許多拍攝場合,使用外閃來做許多閃燈的技巧,並彌補內閃出力不足的問題。



G7在我的身旁使用也已經一年多了,我想我也應該有點資格來說說這台機器的優缺點吧!

首先,G7的好處當然前面已經說過了不少,包括六倍的光學變焦、IS防手振、緊實但輕便的機身(相對來說)、可外接閃燈,另外提供了高ISO 3200的使用可能(雖然會降低畫素),也讓一些昏暗的場合拍攝成為可能(沒攜帶腳架或不准用腳架),至於RAW檔雖然官方的使用上是無法拍攝的,但是在網友的合作之下,釋出了Hacker版的Firmware,讓RAW檔的拍攝與編輯成為可能,同時也改善了G7無法顯示剩餘電池電量的兩光功能。另外,相機還有內建ND減光鏡的功能(這在其他的相機有些也有),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彌補DC最小光圈往往不夠小的問題。

至於缺點,首先讓我使用上最感到苦手的就是快門遲滯的時間太長,常常會讓我有錯失畫面的感覺。比如說像拍攝行進間的新人就常常出現這種問題...根據DPReview的測試,G7的Half press Lag在廣角端約0.45秒,在望遠端約0.6秒;使用LCD取景的情況下,Half to full press Lag約0.12秒,整個從開始按下快門鈕到拍攝完成大約要0.7秒...這樣的確是慢了一點,不過,我沒和其他相機做仔細的比較,純粹是我個人的手感...

另外,光圈不夠大(尤其是望遠端)也是有點頭痛(F2.8(W)-4.8(T)),但這個可能是和整體體積妥協的結果,也是沒辦法。在拍攝出來的影像上,比較被我個人詬病的就是星芒太醜,讓我覺得在拍夜景時不夠好看。雜訊方面我個人最大的容忍極限是落在ISO 400左右,這一點也只能說是這種小CCD/CMOS的DC天生的宿命,希望未來科技更加進步能夠克服這一點吧!

以下是我個人在過去這段時間使用G7所拍出來的照片,請各位隨意看看吧!























































或許在目前DC改朝換代迅速的情況下,G7很快就會成了被人遺忘的一群(其實應該已經是了...),G9的出現也讓人沒有任何慾望想要回頭再看G7一眼...可是,對我來說,它也為我及我的家人留下了不少美麗的回憶,是一部稱職的好機。希望各位目前手上的DC,也能成為您在回憶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參考文章:
Canon G7大復活-RAW檔拍攝封印解除
Emily,初次見面!
San Marino-L.A.的美麗庭園
遵守時刻,是國王的禮節 II - Casio電波時計
火燒雲@Highway
用G7,打飛機
2008台北燈節隨手拍

本文同步發表於小弟的部落格-以管窺天




可惜小弟還不能評分
要不然一定給大大一個實質鼓勵
說真的
G7用了快一年了
真的覺得是一台好機器
可以玩的功能實在多又多
最近又幫他加了一堆配件
整體外觀就像一台DSLR了
或許下一步就是踏進更深的錢井了吧
わが修練の成果を見せてやろう… いくぞッ!! 神鳴明王剣ッ!!
介紹的很扎實!!!

我想問一下大大您鏡頭貼的是??

看起來有防入塵跟指紋的功效= =+

會犧牲畫質嗎?
G9出現以後,G7就好像蒸發了一樣
除了宿命的高ISO難看問題以外
我很滿意G7的表現

樓主拍的相片真是震撼到我
最大最大的問題還是我這顆腦啊 XD
沒能拍出美妙的相片
另外,G7將在四月,使用就滿一年了

我也對您鏡頭前貼的那一塊感到有興趣
那是怎麼用的?
沒錯, 我也想知道前面那片到底是什麼怪鷄絲?
看來許多朋友都對前面那一片是什麼東西頗感興趣...
那個是我當初在博漢區的『正陽』買G7時,
老闆娘問我要不要順道買『保護鏡』,
我基於好奇(因為我不知道G7哪裡可以上保護鏡),
就答應了她...
結果是一片可以黏著的鏡片,
貼在G7的伸縮鏡頭前面而已...
1Ds2, A1, A7R3, R6, Z6, E-M1 I~III, OM-1, fp-L
原來如此, 應該是滿實用的, 可以避免入塵, 而且好像還有鍍膜.
看樓主的照片就知道了, 應該對畫質沒有不良作用.

4/10 後記: 前兩天打電話去樓主說的店家問了一下, 要價800元.
小小一片, 又沒有鋁框, 成本極低, 賣這個價錢實在有點那個......
800元拿來買Hoya雙面多層鍍膜的優質保護鏡,
都可以買到62mm的大小, 而且還有鋁框.
於是我就給它作罷了.
leoshueh wrote:
原來如此, 應該是滿...(恕刪)


小弟在P家看到這個
好像就是版大所貼的
不知道版大能否為大家釋疑.........
わが修練の成果を見せてやろう… いくぞッ!! 神鳴明王剣ッ!!
大推G7

話說,轉眼間他也陪伴我一年了

也循循善誘的把我帶進了攝影的天地

更重要的是,幫我紀錄了許許多多重要的時刻

上面提到的保護膜~我認為那只是保護鏡頭鍍膜而已

基本上並不能防止入塵~

因為變焦時鏡頭會拉長~在灰塵環境還是會入塵的

個人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
用照片,聽我說一個個故事。 My Album: http://blog.yam.com/jasoneric

kshs780968 wrote:


小弟在P家看到這...(恕刪)


應該是差不多的東西吧
都是提供給沒有螺紋可以上保護鏡的DC使用的...
1Ds2, A1, A7R3, R6, Z6, E-M1 I~III, OM-1, fp-L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