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7D的19點不用,給個11點單十字對焦? 這個實在是太爛了。
明明可以給個內閃卻不給,個人剛剛玩離機閃玩的開心,這是強行捆綁銷售觸發器啊。
最關鍵的,明明650D都有錄像自動追焦了,到6D卻又沒了?!
商業考量有必要做的這麼過分麼?是不是三個月後就再出個6Ds哦?
個人等等70D看了,反正有些捨不得15-85,換到全幅也不知道有什麼小巧好用的,50L的對焦也讓人頭疼,24L/35L目前在APS-C上還算正好用。
————————
補充一下,個人就是很喜歡小型的機種,方便、省力,記得我一兩年前就發過文章問為什麼不出一個小的全幅機,所以這次Canon出6D我真的很開心,但是規格上真的和我預想的差不少(可能看rumors看的),我出遊喜歡錄像,又不想帶那麼多設備,所以錄影自動對焦對我而言很需要,手動的我用還好,女友用就比較差勁了。
之前我發文說升級全幅就是針對要出6D的謠言,我日前剛剛買了一個35L,我本來已經有24LII了,二者的焦段有些相近,但就是說給留給上全幅用的,準備一機一鏡隨身這個大小重量也還可以勉強接受。但6D出來後讓人實在有些氣結,別的家都是全幅越來越小功規格越來越強,這個6D的規格卻怪裡怪氣的,之前你聽說過11點對焦單十字的麼?
另外,我對於價格並不敏感,對於體積重量比較敏感,我只是希望出遊照相不是體力活,此外我的車都是敞篷車,放行李的空間都很小,我出行最多兩個鏡頭。
至於那些看不慣我發文抱怨卻又非要在這篇裡面發文抱怨我的,我真的很難理解你們,我作為一個長期的C家用戶我不滿意其的某一款產品為什麼就不能發文抱怨,我發文又不是想改變它什麼,只是表達我的看法,這有什麼不行麼?真是奇怪,很難理解(除非你們是靠C家吃飯的)。
以上。
————————
再,不知道怎麼說,就是被Canon打敗了吧,L鏡真的不是那麼容易拋棄的。
我這個重量先決的人本來已經打算換門跳D600,可在店裡發現D600只比5D3輕100g(6D比5D3輕185g),N家35mm 1.4G又比35L重20G,加減看看居然差不多了?!又現場試了一下N的效果顏色等等,怎麼說呢,避免嘴仗結果就是我最終留在了C家,重就重吧,至此換門失敗(期間還去看了看Leica M9 ,外形重量大小等完勝,操作完全沒法接受——看張照片需要抬頭和店家聊幾句話後機器才有反應,此外那個可憐的30萬像素的屏幕讓我XXX,高ISO也是不太能接受,猶豫了一下就決定放棄,不和自己過不去了)。
說說5D3的上手感覺,重和大是第一感覺,但因為和60D配的24L II 要比35L 重70g,所以組合起來一共差100g多,還不算太多也算點心理安慰吧。
對焦,這個升級就是一天一地了,不多說了,此外高ISO表現也讓人滿意,但顏色確實如大家所說區別不小,不過把飽和拉高一下也差不多。操作也確實方便許多。
先寫到這,晚一步上比較圖,個人比較下來 60D + 24L II 和 5D III + 35L 的照片區別沒有多大,尤其是高光情況下,不過散景是差1-2個級別。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