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小弟想購入人生第一台單眼。上網研讀瀏覽富士,賓得,尼康,索尼之後,最終打算投入佳能全副懷抱了。畫質色彩,性價比和輕巧便攜是我的主要選擇標準。現在心中有一方案和一些疑問,煩請前輩們給些建議,是否有更優選擇?? 小弟自知現在乃紙上談兵,懇請分享聆聽您的寶貴經驗,謝謝您的指教先!!

------------------------------------------------------------------------------------------
機身:6D (有些糾結5D3,想一步到位。但小弟是非常初級玩家,無高速拍照和職業要求,恐怕無法發揮5D3的優勢和潛能。唯獨有些不滿6D 97%的觀景窗,對焦以及對焦屏無網格。我主要用中心對焦,所以影響不大。簡單說就是現在6D和5D3的差價巨大,理智告訴我作罷

鏡頭:
24-70F4:用於拍攝出遊風景。其實與24-105糾結過,主要考慮到24-70的畸變控制,銳度,邊緣畫質更好些,兼得小微距,體積小,重量輕,與機身配重比例好,同時現在套機購買差價不是很大了。當然這樣要捨棄70-105焦段了,冥想長焦端的壓縮感...)

35F2 IS USM:主要用於室內或弱光下拍攝,也可影食物,小品,室外可以人景兼得。糾結過40F2.8 STM,它的性價比極高,但縱觀評論,似乎35更好些,有防抖,當然是排除黑科技或35L的前提下

85F1.8:拍攝室外人像的性價比之選,雖然有些紫邊,可以修正。新百微,135L更好,但貴大重,所以放棄。不知100F2如何,相對難買到,另外對我會更難駕馭

望遠鏡頭還沒考慮好,可能會在A005, 胖白,ISXXB,A009之間選擇。目前傾向於A005的性價比,體積和重量相對小,比較容易攜帶出遊。可能暗處對焦有困難,但對於小弟,主要是白天使用,所以影響應該不大。
------------------------------------------------------------------------------------------
文章關鍵字

bloomyears wrote:
各位大大,小弟想購入...(恕刪)


6D沒有要搶拍 或拍運動的需求 對焦其實夠用了

24-70F4+35F2IS+85F1.8 這樣的規劃也很好了

A005是個CP值的好選擇

這樣鏡頭的規劃 Good

少了個超廣角的
Canon 5D3, Honda civic8, http://blog.xuite.net/luckyjacky/wretch
這規劃不錯啊
我現在是5d3+35 F2 IS+85 F1.8
這兩支定焦都是非L鏡裡不錯的選擇,尤其35 IS降價後更值得入手了,優點你也都分析到了
不追求f1.4 f1.2那種極致的淺景深的話,這兩支就很夠用了,而且真的比L鏡便宜很多
40mm f2.8的話,除非很追求輕便,不然我覺得35 is真的比較好,光圈大一級,又有防手震
24-70mm f4我也用過,確實比24-105來的輕巧,畫質也好一些,還附帶小微距功能
少了70-105這個部份,用裁切或是85 f1.8來替代其實也還可以
這支我最近賣掉了,現在是拿G1X M2來取代標準焦段的使用
望遠鏡頭的部份我用過ISXXB(查了一下原來是小小白is)
重量還可接受,主要是鏡頭長度很長,攜帶不便
不過對焦/畫質/恆定光圈的威力,真的是不會讓人失望

luckyjacky wrote:
6D沒有要搶拍 或拍...(恕刪)


謝謝您的鼓勵! 超廣角我可能會考慮17-40,因為16-35重且貴。但17-40也不很理想,光圈到F8-11畫質好些,焦段與24-70重疊多些。不知副廠有沒有好的選擇?似乎印象中都是大且重。這點感覺尼康的新銀廣角18-35比較好。小弟拍超廣的機會不多,可能以後有機會去歐洲旅遊要用到,所以還沒深入考慮。
bloomyears wrote:
超廣角我可能會考慮17-40,因為16-35重且貴

如果你跟我一樣不常用超廣角,預算也沒有很多的話,
那我建議你直接用EOS M+11-22mm 來取代17-40 L
依我測試的結果,可以參考我寫的這篇文章
畫質上算是半斤八兩,在中央或邊角畫質上互有領先
重量上EOS M+11-22mm約520g,17-40為480g,只稍重了一點點
還可以直接雙機使用,省去換鏡的麻煩
超廣角我大概也是日後有機會去歐洲玩才會用到吧,平時真的很少用
所以我測完之後就毫無懸念的把17-40 L賣掉了
用EOS M有另一個好處,搭配22m f2餅乾鏡,還比6d搭配40mm f2.8來的更輕巧隨身
不拍動態主題的話,EOS M拿來當C家全幅的備機,真的是相當不錯的~~
你的方案6D+ 24-70 F4 也是很OK

再配個35F2 也不錯

我自己是有40 F2.8雖然沒防手震 但不覺得有什麼差

加上現在買公司貨都有送40F2.8
其實16~35 L2不重, 貴倒是真的.
初入門鏡頭可以慢慢買, 先買常用的, 慢慢拍出感覺了再來規劃鏡頭比較好.

出外拍景多其實可以考慮直上 16~35 L2, 室內 f2.8 配上 6d高iso也很夠用.
16端帶的景和24端是差非常多的.
剛剛從德瑞蜜月回來... 5D3+16-35 L2+24-70L2+580閃+腳架
其實到最後我很羨慕拿A7R,微單,纇單的團友,真的很輕便~不像我的肩膀、脖子都快廢了!


去歐洲 6D+24-70 F4是很棒的抉擇;97%視野率也只好裁切咯!旅遊還是輕便好,續戰力才會長久
而去了11天幾乎很少用到50mm以上的小望遠端,倒是16-35都當16mm的定焦鏡再用
當你到了退無可退、室內又昏暗又不能上腳架的地方(博物館、教堂、大學、政府機關....)
你就知道16mm + f2.8的好用,當然拉高ISO粗顆粒也是個辦法

如果預算有限 6D+24-70 f4(人帶景)+50 f1.8(特寫)應該很夠用....
至於S35根35 f2價差也差不出太多,多考慮不吃虧 (需要無視S35的暗部對焦能力)


良心建議,如果是蜜月~務必帶閃燈去,不然給團友拍的逆光和照都是黑人or死白 連修圖都免了...泣
如果沒有要拍大景/夜曝;腳架也可省,歐陸很美!真的很漂亮
24-70做為最常用、最方便的焦段,一次到位投資F2.8二代的畫質絕對值得!

我建議的方案是:
6D+ 24-70 F2.8 II
35mm F2 IS 或 Sigma 35mm F1.8
加一顆閃燈 600EX

上面很夠玩了,望遠端如果沒有拍攝運動或鳥類昆蟲的急迫性,
建議可以在跟相機相處一陣子後,
視實際需求再判斷有沒有需要、衝定焦或變焦類型的鏡頭~~
大大的需求6D應該就相當夠用了. 搭配24-70mm F4 IS & 35mm F2 IS也是個很不錯的搭配除了鳥羽運動外絕大多數的題材都可以拍.

超廣角不常拍景的話可以考慮最後再入甚至就先不入.

小弟現在如果是初次造訪新的餐廳或出遊蠻常用35mm F2 IS 有時因為買了要多用的心態會搭Zeiss 15mm ZE來拍看看但一般小弟還是建議一變一定焦搭配起來最方便囉!


35mm






15mm



15mm & 35mm 紀錄個台北難得看到的挑高咖啡廳
bloomyears wrote:
各位大大,小弟想購入...(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