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週跟家人去東京旅遊時順便敗入了這管剛上市的EF-M 55-200mm F4.5-6.3 IS STM,這此做個簡單的開箱順便跟各位大大分享一下這顆鏡頭試拍的照片,拍的不好寫得不好的話請各位大大鞭小力一點。
先說明一下敗入這管EF-M 55-200mm F4.5-6.3 IS STM的心路歷程:
之所以會買EOS M的原因有兩個:
1. 小弟之前的Canon單眼相機為350D及5D,雖然這兩部機身都是老機身了,不過還是很盡責地扮演好各自的拍照功能的角色,它們最大的缺點是:沒有錄影功能
,而小弟又不想買市面上的那些汰換速度飛快又很容易被我冰在抽屜裡的消費型數位錄影機。(PS:小弟只需要簡單的錄影功能拍拍小孩的一些活動,目前覺得EOS M的錄影功能還蠻夠用的)
2. EOS M可以承接小弟已有的EF/EF-S鏡頭,所以"理論上"應該不用再添購鏡頭(但是,事情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
and男人的防潮箱裡永遠少顆鏡頭)。基於以上兩個理由,EOS M就進到我家裡了,也順便買了EF-M 22mm f/2.0 STM這顆餅乾鏡,本來也只是把這樣的組合當作隨身機罷了,但是EF-M 22mm f/2.0 STM沒有IS,廣角也不夠,所以心中的小惡魔又驅使小弟去敗了EF-M 11-22mm f/4-5.6 IS STM來補足沒有IS與廣角不夠的缺憾。
本來以為用來當隨身機這樣配備對小弟來說就已經到頂了,可是EOS M配上EF-M 11-22mm f/4-5.6 IS STM的輕便性、機動性跟優異的畫質卻在此次東京行裡讓我對其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完全改觀。這次我也有帶5D+24-105去,結果幾乎都躺在飯店的行李箱中,反倒是幾乎有90%以上的拍照都是用EOS M+EF-M 11-22mm f/4-5.6 IS STM這個組合,在Mobile01上看到很多先進大大在抱怨EOS M對焦速度太慢,不過就小弟而言,除了在迪士尼追不上到處跑來跑去的唐老鴨與米老鼠外,其餘拍照狀況EOS M倒都可以勝任愉快,我想之後出國旅遊應該都會以EOS M為主以減輕負擔,國內旅遊才比較會拿5D+24-105出來用吧(5D+24-105背久了還真是蠻有負擔的)。
基於這樣的想法,心中的小惡魔就不斷不斷慫恿我去買EF-M 55-200mm F4.5-6.3 IS STM以彌補望遠端的不足,於是去網站搜尋一下這管鏡頭在日本的價格,可能是由剛上市沒多久,所以在新宿這個區域能夠搜尋到有在賣這管鏡頭的店家就只有Yodobashi跟Bic Camera,而Bic Camera的價格又比Yodobashi低不少,加上在Bic Camera買不但可以免8%貨物稅,刷Visa卡還可以再減5%,在衡量一下整個折扣下來換成台幣的話,應該會比這管在台灣上市時價格還低,因此一時衝動就敗了~~
講了廢話一堆,趕快來開箱分享一下,詳細規格就不附上了,麻煩各位大大自行搜尋一下。
盒子正面來一張

盒頂一定要拍一張,因為"台灣製造"

開箱~,Bic Camera開出的原廠保證書

盒內對鏡頭的防震保護蠻簡單的,大概因為鏡頭蠻輕的,這樣的防震設計就夠了吧

請出蓋著薄紗的本尊

本尊現身,驗明正身

跟兄弟EF-M 11-22mm f/4-5.6 IS STM比一下高度,嗯,是有比較長一點(廢話,
)
跟EOS M機身合體

接下來分享一下試拍結果,皆是jpg直出縮圖無後製(可點連結看大圖),吧檯離小弟約12m遠,手持拍攝:
(宣導一下: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成年請勿飲酒)
55mm端

JPG原圖
200mm端

JPG原圖
從小弟的木眼看來,望遠端200mm的效果蠻好的,酒瓶上的酒標都非常清楚,前面的玻璃杯的透亮感跟光澤也都表現的很好,以小弟的標準來說,我很滿意這管鏡頭~

至於IS的防手震效果如何,各位大大可以先看看我拍的這支短片(200mm端,手持拍攝,手動對焦)
短片連結
觀看短片時請將youtube影片解析度切換到720P或1080P會比較清晰,不過這支短片的拍攝目的是要跟各位大大說明拍照當時機身的晃動狀況,並沒有特別去調整錄影參數。由這支短片可看出,我在拍攝時還蠻手不穩的,畫面搖晃得還不算輕微(不知道在等效焦距為320mm時,這樣的晃動狀況算不算正常?還是因為我的手抖得比較厲害),在這種晃動的狀況下,還可以1/30秒的曝光時間拍出200mm端那張照片,我相信這管EF-M 55-200mm F4.5-6.3 IS STM的3.5級IS光學防手震應該還是有不錯的防手震效果。
請各位大大先進指教,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