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高通+Canon,應該連拍,影像合成,動畫合成,加上夜景去躁點很棒!

高通想不通,專業相機品牌為何不肯選用 Snapdragon 晶片

而看到 Snapdragon 8 Gen 2 SoC 的 ISP 因為首度加入認知影像訊號處理器的關係,配合 AI 將可即時加強照片甚至是影片的語意分割表現,並可提供包括四重數位重疊 HDR 的 Sony 感光元件,還有高達兩億畫素的 Samsung 感光元件的獨立調整支援等強大規格。

每每看到行動運算式攝影每年都可以端出各種驚艷的加強進化。總覺得,既然連受限於手機狹小內在硬體空間的行動攝影,都可以透過強大晶片的加持「運算出」這麼強大的拍攝表現了。那麼假若將算力集中運用在了專門的相機產品上,又會有多麼猛爆的效果?

來源
rockliang wrote:
高通想不通,專業相機...(恕刪)


真正的原因不知道,但是手機和相機的需求還是不大一樣
1) 旗艦手機的晶片其實很貴 (USD 150-250),內建許多用不到的功能,相機廠商不見得願意付錢
2) 旗艦手機的晶片很複雜,功能全開很耗電,相機廠商不見得願意支援
3) 相機對於果凍效應這種東西很敏感,手機大概還沒到
4) 各家晶片的 ISP DSP 設計都不一樣,同一家每年也不一定一樣,相機廠商人力少會支援到哭出來
5) 相機的量太小,手機晶片商可能懶得理會(技術支援,特殊功能,長期供貨等等)
6) 直接內建 Android 的相機都賣不好
rockliang wrote:
總覺得,既然連受限於手機狹小內在硬體空間的行動攝影,都可以透過強大晶片的加持「運算出」這麼強大的拍攝表現了。


错觉

要说运算,达到topaz那个水平的运算,手机处理器完成不了
簡單的說就是擠牙膏啦

你講的這些功能全裝在同一台相機裡

最好是在加上跟手機一樣的演算優化

一次攻頂 他下一代就不用賣了
rockliang wrote:
高通想不通,專業相機...(恕刪)

專業都拍 raw
回家不缺高檔 cpu,還不受限電力
相機廠才不想搞這個
有沒有錢、有沒有人能搞都先不提,現在相機市場的生態是什麼?廠商兩年出一代機身都叫做快,這還只是例行性小改款,真正大改款隨便等也三年起…鏡頭5到10年出一代就夠了,超過10年沒改款你又奈他何?全都自家協議專用鏡頭,原廠鏡無論如何就是會有人買單
自研ISP雖然開發成本高但製造成本低,那種ISP的工藝有沒有低於28nm都不知道…製程成本低良率又高,幹嘛沒事傻了去幫手機攤那種最前端爆幹貴的先進製程?
最根本的重點在於相機圈現在就完全以專業領域自居,所有的使用者都必須自備足夠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搞什麼AI什麼自動化什麼鬼的要幹嘛?你拍不好當然是你的問題啊,買相機本來就不會送技術,怎麼構圖取景怎麼前置後製那當然是使用者要自己處理…跟手機一起搞自動演算法要怎麼把問題甩鍋給使用者?相機後面的腦袋有多重要,懂的都懂
featheringer wrote:
相機廠才不想搞這個有...(恕刪)



牙膏還是要慢慢擠阿~

rebels wrote:
1) 旗艦手機的晶片其實很貴 (USD 150-250),內建許多用不到的功能,相機廠商不見得願意付錢
主要是需要運算力,高解析度轉檔,去躁點,AI識別....等都需要強大的運算力~
2) 旗艦手機的晶片很複雜,功能全開很耗電,相機廠商不見得願意支援
有大小核,還好,小核拍相片,大核轉檔等高運算力~
3) 相機對於果凍效應這種東西很敏感,手機大概還沒到
4) 各家晶片的 ISP DSP 設計都不一樣,同一家每年也不一定一樣,相機廠商人力少會支援到哭出來
5) 相機的量太小,手機晶片商可能懶得理會(技術支援,特殊功能,長期供貨等等)
6) 直接內建 Android 的相機都賣不好
文中有說,可以用Linux 嵌入相機廠商的系統


比較可能的是相機廠商是封閉系統,牙膏慢慢擠才有錢賺的觀念,若開放統一用手機晶片的話,可能怕自己利潤被吃掉~

但未來趨勢還是有機會就像PS和XBOX都用AMD-CPU,朝開放架構方向,但客製化CPU和GPU也能區別彼此市場,就看誰先開第一槍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