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講的 "發色" 是什麼

榛果那堤 wrote:
發色是三小,我只知道...(恕刪)







哈哈哈.....這位大大實在是太有梗了...


應該有十五個字了吧..

tomzhu wrote:
哦?我人在新加坡,电脑里都是简体。都是中国人,又不是看不懂,何必分简繁


臺灣有2千3百萬人,每個都看得懂簡體?
可以煩請提出您的理論依據嗎?
很抱歉小弟剛好就是看不太懂的其中一位^^"
邊看還要邊猜,真的有點累~
不知道你了解過量子力學這么科學沒有?
好像里面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薛定諤貓的理論
科學還真的證書有些東西是不能測量量化的
講到發色小弟就想到奧斯丁0857大大,他的作品發色真的粉真實,立體感十足
下面是他的作品網址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4&t=1374412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4&t=1376672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tomzhu wrote:
我本来就不是个话很多...(恕刪)


放輕鬆一點 , 在 Mobile01 不是有人常說 , 只要認真起來就算輸了 ...

相機區 比 音響區 好的是 , 至少有照片可看 , 比較能明白呈現出文字描述的景象.


以前玩音響時 , 相關討論區常常有一些文章 , 為了虛無飄渺的聲音打起筆戰.
我承認,聲音可以聽得出來差異,但是為那差異花時間打筆戰,未免太過.反正怎麼比,都輸給現場演奏.

在 www.andaudio.com 還有人大喇喇的說 "買音響器材不是用來PK,難道還有其他用途?"

我似乎離題了..

tomzhu wrote:
都是中国人...(恕刪)


誰在跟你都是中國人???我可不敢把毒奶粉給我兒子喝~~

不過你說你在新加坡,我也有朋友在新加坡念書,他們的確都是教簡體字,只是在這邊你發文如果不用繁體的確是很多人看不懂,我就是其中之一。

扯遠了,你繼續。
"發色"沒有一個準則吧.
可以是色階的比較,或個人對顏色的觀感

不只是相片的顏色,其實每個人的眼睛所看到的顏色應該各有不同吧(可能是很輕微的不同)

引用兩張DCFEVER的照片



兩張100%CUT的照片"發色"應該有所不同吧?


照片原文
http://www.dcfever.com/news/readnews.php?type=&id=3922
看不懂 "簡體" 可就輸拉,,,,

多一樣閱讀能力更能增加競爭實力, 只懂"繁體"是不夠的~


hsukai wrote:
大大這張顏色好讚阿…...(恕刪)


謝謝你的讚美



我是攝影的新手~

還有很多在學習,上面幾樓有貼 奧杯杯拍的照片連結~

那種顏色跟立體感,是我學習的目標阿~

我還差很遠~


我只是覺得 35L 拍出來的顏色 跟 我用 18-55的 35端拍出來的顏色

還有 16-35L II 的 35端拍出來的顏色,以及 35mm f2拍出來的顏色~

還有 17-40L 的 35端拍出來的顏色,跟 24-70L 的 35端拍出來的顏色~

跟 24-105L 的 35端拍出來的顏色,跟 17-55 的 35端拍出來的顏色~

都不太一樣~~
http://www.dcview.com.tw/gallery/showmsg.asp?place=&msgid=259893&posit= 拍這甚麼鳥
口說無憑
千言萬語也抵不過證據

iso 設定一樣
光源一樣
光圈 4.0
曝光 0 ev
快門因為兩管不同的鏡頭為的達到正確曝光有一點點不一樣

發色有否不同就看大家怎麼解讀
我想大家可以試試看如何改的完全一樣
這個也許不難, 不過個人認為差最多的時候是戶外拍花花草草顏色上的呈現非常明顯
那種場景就更難改的完全一樣

如之前所說, 哪一種發色好非常主觀沒有一定
但是多了解自己工具的特性總是不壞, 多了解就能更得心應手

最後輕鬆點來玩個小遊戲
兩管鏡頭是 zeiss 50 2.0 zf + nikkor 50 1.2 ais
猜猜誰是誰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