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mitissimo wrote:
未來幾年打算系統簡化,FF單反無反合而為一成為單一主系統,互補其短並各取所長;目前
實驗嘗試階段,可以勉強忍受閃燈丶轉接環等週邊系統雜亂不一,徒耗精力又加重準備工作
負擔,而且器材重複投資或平均出勤率偏低也是問題;...(恕刪)


我目前也是一台單反一台無反工作
(以前雙單反真得要命! 相機鏡頭容易互相碰撞到不說 重量跟體積對於移動上還有過小路真的是一大考驗!!)

等明年春天NIKON 全幅無反推出
就可以一台NIKON 單反 +一台 無反 都是全幅
耐用性跟可靠性我真的很難相信單反 (CNSO 無反都有過)

等過兩三年 NIKON FF無反成熟後
對焦速度夠快 穩定性也跟單反差不多時
就可以放心的改成兩台無反

相對的
CANON FF無反 反而夠好的話 (或是價位上夠低 這是C 家最大的長處)
那就單反N 家 無反C 家也可

單反已經不會再選擇C 家了
會選擇全幅相機 就是要畫質
鏡頭畫質要提升
比如銳利度提升一些 付出的鏡頭體積重量還有金錢是成倍的
N家相機換上去 一樣的SIGMA 鏡頭 全部畫質直接升級許多...
...只要C丶N無反願意真正用心地去做,絕對是非常可怕的對手!

單反銷售逐年明顯萎縮已是不可逆的趨勢,再不甘心再放不掉也無力回天,

只能放任對手持續坐大用力地賺,現在做已經太晚,再不做就是坐以待斃!

而且,我並不認為投入無反就一定完全取代或殲滅自家單反銷售,橫豎單反銷售數字
必定是要下滑的,以前自家沒有整合的優勢,那就是逼用戶選邊站(尤其N家轉接杯具),
可能偏好無反的只好忍痛出清跳家,這流失的族群就比較難回頭了!

假如能做好協助原用戶過渡的準備,初期多出一段轉接環應該接受尚可,只要性能沒打什麼
折扣,對焦又有全時LV準度的優勢,那原用戶就可以大幅降低初期入門檻的成本,更重要的是
留住老用戶,止血不再出走,大家也不用急著賣掉原有器材,廠商與用戶都可以多一點緩衝期,
逐漸轉換成原生無反卡口,即使不想轉換,願意忍受鏡頭多一點的長度與少許重量,還是有
龐大的原廠單反鏡頭群可以選!

現在還在強調FF無反”輕便”的話...可能有點玩笑成分吧,鏡頭體積跟著片幅大小走,分類
中的大光圈一樣笨重,不會比一支轉接環+小定焦輕鬆!無反最大的優勢是使用彈性,
假如可以接受光圈小於F2.0的定焦,以及F4.0的變焦,如此光圈值的原生無反卡口鏡頭
接在無反機身,體積重量一定會比單反輕便許多;想省錢不介意多點負擔的,轉接單反鏡頭
還是可以拍,而且有些鏡頭我認為不見得會有無反版本(最有可能的候選者,應該是那些成名
已久的銘鏡,以及光圈特大的人像鏡);

只要能先穩住老用戶…以後都還有下文(...咳...就是付錢的消費族群),留住青山才有柴燒!
或許哪天無反用久了,可能會回頭懷念以前單反的好,所以原廠還有再賣他單反的些微機會,
已經跳走的話就連這點渣都撿不到了!
Kyle凱爾 wrote:...CANON FF無反 反而夠好的話 (或是價位上夠低 這是C 家最大的長處)...

唉~~~我倒是希望C家出一台貴一點,有A7R3與D850(畫質丶連拍&價位)表現的機身!

C家現在不缺便宜的機身,現階段整天在降價...降到早一點入手的用戶都一肚子火了;

我並不否認C家中低階的機海戰術,造就了不少高CP值的選擇,所以也有撿一些來自用
親友兩相宜;

它的問題在於3000鎂這個級距,可能連去打對手2000鎂的機身都有些勉強!

我真的很希望自己能有比較樂觀的期待,不過依常理推斷,乳摸流出的規格合情合理,
但這樣的規格不符需求,屆時只能一旁玩沙看其他先進開箱了.

Hermitissimo wrote:
...只要C丶N無反願意真正用心地去做,絕對是非常可怕的對手!...(恕刪)


C一向都是全幅單反龍頭

在全幅CMOS銷量與分潤世界第一的優勢下, C的晶圓技術要多落伍實在很難想像..
以canon之前擠牙膏的秉性來看, 拖延新技術釋時間出來增加利潤
甚至節省研發經費的可能性還比較大

當然sony的成功有目共睹, 要C擠出一台強過A9可能辦不到

但弄出一部能壓過A73的機身應該不是能力問題
而是貪心不足作祟.

長久以來
搜刮市場最大利潤,擁有最多老用戶的CANON
如果拖到今年底還生不出像樣的全幅無反產品

我看canon乾脆機身產業收一收,轉型當專業鏡頭廠好了.
Hermitissimo wrote:

唉~~~我倒是希望...(恕刪)
先前報導Canon高層都承認自家感光元件製程落後,又半導體產業這種東西並非一夕間可追上,即便今天新產品提升了一個層級,其他競爭對手也仍在進步,拿5D4來說好了,dxo給到了92分(有記錯請不吝指正),有史最高了吧,但Sony自家給A7R3或另外給D850的都已進入100分,這種差距要短時間追上並非容易,我從不懷疑Canon的光學及創新能力,像他有完整的移軸鏡群就值得少數族群留下(像我最近有在考慮弄管tse 24 l ii來拍不傾斜的建築),但就sensor 那塊,個人較悲觀的認為未來幾年仍是Sony的天下,相機成相兩大關鍵:sensor & lenses ,Sony的sensor已遙遙領先,鏡頭群也漸追上,要Canon拿出與D850或A7R3一樣畫質的機種,個人認為是有得等了,即便等到了,其他廠商也更上一層樓,拿出更好的牛肉,故敝人悲觀地認為,Canon短時間內(先取三年內好了),難以拿出跟D850、A7R3一樣sensor等級的機種,以摸乳Canon在今年Q3或明年Q2將推出的無反FF senson 預期跟5D4及6D2同級來看,DR&可用iso冀望有爆發性突破是微乎其微了...

個人淺見,不喜就當笑話吧
trochus wrote:...FF senson 預期跟5D4及6D2同級來看,DR&可用iso冀望有爆發性突破是微乎其微了...

唉~~~這應該是意料之中的事吧!W大提到企業經營之諸多困難...我當然可以理解
但不見得必須接受;企業經營本來就是一連串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擺在決策者
眼前的,本來就不是什麼輕鬆愉快的決定!

C家不壯士斷腕作出重大改變,那只好我自己壯士斷腕了;多年以前5D3與D800系列之爭...
屈從器材與習慣惰性的包袱,不是很滿意地選擇站在5D3與1DX這邊,一樣有入手的D800
淪為裝飾品,長期躺防潮箱供著;那是A7系列尚未出現之前的態勢;
後來A7系列震撼登場,也立刻入手初代的A7R...感覺就是除了Sensor厲害其餘平平的試作
品,要撼動傳統專業單反的根基還早得很!我不知道C丶N是否因此而掉以輕心沒把它們
看在眼裏,所以老神在在繼續穩坐領先優勢;不過後代R2丶R3表現如何不必我多說,
市場機制已說明一切;要不是非常反感電子對焦環,還有對品質穩定與粗勇程度缺乏信心,
不必拖到現在還在觀望;

我是不知道其他人感覺如何啦,我自己是覺得現在已經到了攤牌時刻,或許會是個相機演化
史上的重大轉折丶勢力此消彼長的關鍵時刻;蛻變的過程可能是非常痛苦的,渺小如我避免
不了,同時還附帶可觀的經濟代價,但該作的決定還是得作,再拖下去就沒啥意義了!
今天已經發佈CR3消息,今年就看得到了
期待三家大亂鬥,良性競爭大家才能撿便宜
可換鏡相機市場以後還是會萎縮,但會是以MILC為主

DSLR的架構源自底片SLR時代,現在底片幾乎快消失了,這架構就讓它成為歷史吧!

底片時代為了要換鏡頭時不要漏光,又不要像取景式相機那樣有視差,於是有反光鏡與五稜鏡的SLR設計。

但數位時代感光元件沒通電就不會感光,不再需要反光鏡與五稜鏡這麼沉重、複雜,反光鏡升降又容易震動與移焦問題的結構,去掉這結構的MILC機身可大幅縮小體積,免除反光鏡升降的震動與移焦的困擾。用感光元件預覽也可以在拍攝之前知道曝光補償、光學與數位濾鏡的效果。

雖然目前MILC缺點是電池續航力,但電池科技一直在進步,而DSLR上光學與電機技術已經到極限,很難再縮小機身體積了

Canon雖然有看到MILC的市場潛力,但自己從底片SLR時代建立的龐大EF鏡頭群又不敢放棄,怕會像當時從手動對焦FD轉自動對焦EF系統時,被老玩家罵死,也怕自家MILC性能太強會打到自家DSLR銷售。一直等到Sony A7一系列135全幅、Fuji的APS-C、M4/3的MILC不斷推出新機,才驚覺萎縮中的可換鏡相機市場上,小體積的MILC卻一枝獨秀,市場衰退問題比DSLR好一些,才開始趕進度,但一堆玩家已經買了副廠的自動對焦轉接環,把Canon的EF鏡裝在Sony的機身上,拋售手中的Canon DSLR機身。現在轉接環廠商還推出EF/EF-S鏡接Fuji MILC機身的自動對焦轉接環,Canon都快變鏡頭廠了
歐美系統受害者

jenhoxen wrote:
Canon用的是5D4及6D2...(恕刪)


Canonrumor提到5D4 可能會是旗艦機種的感光元件
不過入門無反不會以現今6D2的感光元件作為改版, 畫素可能相近但應該是新感光元件

其實老實說, 看到很多版面有一堆拿全幅機種的網友還在問按鍵操控或者是日光燈閃爍...
由此可知許多人不見得很理解感光元件好壞就買高階機種...

最新rumor 是Canon 會提前在2018年9月就會發表新機
^^A 請多多指教~

mingchao_liu wrote:
驚覺萎縮中的可換鏡相機市場上...(恕刪)


其實Canon並沒有驚覺, Canon家大業大市場大, 根本不用隨S/N起舞, 也可以當營利的龍頭
無反市場過去一直都持平沒起色, 是因為手機市場的崛起才讓單眼市場逐漸削減, 而不是無反
Canon/ Nikon兩大廠遲遲不動, 就是在等待單眼削減到接近無反這個平衡點
他們不像是Sony只能專營無反, 自然要考量單眼無反兩邊的平衡, 維持最高獲利空間
^^A 請多多指教~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