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5718 wrote:
因為這本書主要是講天...(恕刪)

chris5718 兄:
鏡頭發展是從望遠鏡頭發展到廣角鏡頭,從大型相機使用長焦距鏡頭到中片幅 135等相機。
所以一些理論會不斷變化就是在於此。

有效口徑在不同設計鏡頭狀況不同,那一本中文書個人也有看過,不太建議把那本當做參考,因為有些觀念都是有問題。

一般來說,鏡頭口徑會受到像差修正與光圈影響,當您使用定焦鏡時候,通常可以做剛剛好口徑可以達到足夠光圈值就好,<有效口徑>會接近<鏡頭口徑>,但是如果是廣角或其他複雜結構等時候,<有效口徑>和鏡頭口徑會偏移很厲害。

有效口徑畫法是像這樣。
定焦鏡






三焦鏡

chris5718 wrote:
因為這本書主要是講天...(恕刪)

chris5718 wrote:
感謝指教,原來是叫焦...(恕刪)


其實應該說,變焦只是改變凸凹鏡組變量,來改變光徑。
在原本鏡頭加強前面凹鏡組分量,凹凸組合就會使主點後移,焦距下降。
反過來說,在加強後鏡祖凹分量,像是凸凹就會使得主點前移,焦距上升。
是因為這裡凹凸鏡組移動,產生光圈放大或縮小感覺,但實際光圈空間就那麼大,通常頂多是微調來修正。
LEICA VARIO-ELMARIT-R 28-90 mm f/2,8-4,5 ASPH.








LEICA VARIO-ELMAR-R 35-70 mm f/4





光圈葉片拿掉,並不會增加鏡頭前面有效口徑尺寸,但是會增加許多多餘光線在鏡內散射,使得耀光鬼影等問題急劇嚴重化,大概就像鏡頭外殼做透明是類似。

一般鏡頭不就已經是廣角端比較大嗎?
而且並不是前面廣角鏡頭光圈變大,要知道廣角本身視角大斜向光線比例高,如果光圈增大,那對於整體鏡頭素質是大幅影響。



chienin38 wrote:
可以推薦他70-20...(恕刪)

你真的確定你在講什麼嗎~~
01真的是令人望而生畏啊...

從一個攝影新手對鏡頭的光圈誤解等等..

到後來的專業圖文說明,實在是讓人昏昏欲睡...

話說到最後,攝影還是看作品,對於器材的了解只是增加你對影像的控制能力

對於翻書貼圖的各位大大也沒有不敬的意思...請勿見怪!

muta姚 wrote:
之前看到CANON的...(恕刪)
笑笑的説夠!

albert.0815 wrote:
01真的是令人望而生...(恕刪)


樓主發文為
之前看到CANON的鏡頭在特價,朋友在考慮要入手70~200的焦距
我就順是推了70~200 F2.8 IS 二代鏡,可是他卻回我
F2.8的光圈太小了,不夠用...
天阿....那誰可以告訴我在這個焦段,還有比F2.8在大的光圈嗎??


基本上,這個沒什麼好討論,如果樓主朋友對光圈概念有錯誤,會出現啼笑皆非的答案是很正常。
否則就是樓主朋友實際想談:中望遠定焦大光圈鏡頭。


<話說到最後,攝影還是看作品,對於器材的了解只是增加你對影像的控制能力

對於翻書貼圖的各位大大也沒有不敬的意思...請勿見怪!>
=>其實用汽車作一樣類似比喻。
實際上,一個很好賽車手其實不太需要懂汽車相關知識,只要知道基本,主要還是靠先天與訓練能力。
有人只是把車拿來當作一般上下班交通工具,至於開車好不好,影響不大,畢竟沒有想過要比賽。
對計程車司機來說,開好車一定成度是職業需求,開車好不好,或許比不上擁有名車來的高興。
有人專研汽車結構與細節物裡機械等,有人車子不是拿來開,是拿來看,不會開車亦無所謂。



如果要看好作品,有相當多可以參考像是張老師hiroshi chang Photography拍下很多台灣美景,之前也在NIKON國際攝影比賽脫穎。


diffusionless wrote:
如果光圈增大,那對於整體鏡頭素質是大幅影響。


這讓我想到相機的ISO,有的相機的ISO有擴展功能,可以讓ISO變更高,然後就叫HI 1,HI 2......
我在想既然光圈增大會造成鏡頭素質下降,那如果鏡頭也來個擴展光圈呢?例如正常模式最大光圈為F4,然後有HI 1 F2.8,HI 2 F2,HI 3 F1.4這些模式,然後平常鎖定只能開到F4,要開啟擴展才能用更大的光圈,並且在鏡頭包裝盒上標示:本鏡頭只保證到F 4,更大光圈品質不保證。

因為我想會開到超高ISO也是因為拍攝條件極差,但是又一定要拍下來,所以才犧牲畫質開起高ISO,所以如果鏡頭也有擴展光圈的話,一定也是在不得已的情況才開啟的,因此畫質爛一點也沒差吧?

不知道如果真的有這種鏡頭的話,大家會不會優先考慮?
再次感謝指教

diffusionless wrote:
那一本中文書個人也有看過,不太建議把那本當做參考,因為有些觀念都是有問題。


這樣阿,因為那本書有問題,所以不要看,那這樣應該要叫作者:吳昌任,林詩怡和寫序的人:葉永烜,傅學海這些人出來負責。


diffusionless wrote:
是因為這裡凹凸鏡組移動,產生光圈放大或縮小感覺,但實際光圈空間就那麼大


所以變焦鏡頭如果開在最大光圈,變焦時光圈的開口並不會改變,看起來會變是因為裡面的鏡片位置在變動所造成的,可是如果是恆定光圈鏡頭,光圈開口如果不隨著變焦而改變的話,那光圈值應該會改變阿?



diffusionless wrote:
光圈葉片拿掉,並不會增加鏡頭前面有效口徑尺寸



我會想到把光圈拆掉是因為我看到恆定光圈鏡頭時,想說既然有辦法在望遠端做到和廣角端一樣的光圈,那在焦距比較短的廣角端為什麼不要做更大的光圈?因為既然在望遠端時光圈開口較大,那為什麼不要在廣角端也維持一樣的光圈開口大小,讓廣角端可以有比較大的光圈?

diffusionless wrote:
一般鏡頭不就已經是廣角端比較大嗎?
而且並不是前面廣角鏡頭光圈變大,要知道廣角本身視角大斜向光線比例高,如果光圈增大,那對於整體鏡頭素質是大幅影響。


如果以SIGMA的200-500mm F2.8 這支鏡頭來講,200mm的廣角端應該也算是望遠了吧,既然有辦法在500mm時還維持F2.8,那為什麼不要在200mm時,把他做成更大光圈的鏡頭?



在請問,根據「透鏡」這本書的描述,鏡頭可以利用多片鏡片來將像差消除掉,而眼鏡和手機的相機鏡頭,由於不能放置很多片鏡片,所以使用非球面透鏡來消除象差,請問,為什麼定焦鏡頭也還是用了很多片透鏡來組合,而不使用一片非球面鏡就好?還有為什麼很多鏡頭裡面都有放非球面透鏡,而不全部都用球面鏡?



感覺系統有問題,為什麼我已經按下確定了,可是卻沒看到我的文章?

alvin999555 wrote:
你真的確定你在講什麼...(恕刪)


你真的確定別人要表達什麼嗎?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