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C家的APS-C片幅尺寸比它牌小?

peace 911 wrote:
我怎麼看CMOS都應該歸類為引擎(感光元件是数码相机的核心) 引擎是可以買整顆
通常買引擎就代表沒有車廠研發力或是禁不起重資研發

是的但是..賣引擎也很怕技術外流...

.光一顆引擎 需要一堆加工廠
要設計到生產 妥善率好的引擎
比買人家現成的引擎還貴
靠供油調整也是會讓引擎特性些微改變
光一顆活塞 上面有什麼成分 有什麼工藝在上面
可能一時複製不了的....(真的怕 有效改善效率的玩意...也會先請專利保護自己的智慧結晶)
lotus elise 用豐田引擎
雙龍汽車 用賓士引擎
他們都不怕人家偷引擎技術
brian41005 wrote:
當年CCD好做 CMOS成本太高
至於1.6應該是自產的CMOS的關係,但也有可能是上面所說的原因
題外話
但這邊也有些資料佳能的工藝之殤 自產CMOS拖後腿
但CANON現在也出現瓶頸了(恕刪)


很多人看到大陸這篇「佳能的工藝之殤 自產CMOS拖後腿」就信了
不知道有幾個人真的連回Chipworks去看原文比對SEM照片了?
原文在這裡Chipworks原文
但是這篇原文作者不知道是刻意還是無心
把Canon 1Dx的design rule,也就是文章表格裡面的Process Generation寫成0.5um
其實從它們網站自己提供的SEM cross-section view來看
Nikon D4的在這裡Nikon D4 CIS SEM
Canon 1Dx的在這裡Canon 1Dx CIS SEM
因為SEM原圖的比例尺都沒顯示出來,只能相信chipworks拉的箭頭確實長度如圖中標示

如果挑圖中寬度最小的pattern來算
D4的挑金屬層M1平均寬度2.5mm來算,對照10.6cm的箭頭實際厚度為9.6um
那麼這張SEM裡面最小的pattern width大約是0.226um,符合原文提到的0.25um製程技術
1Dx同樣挑SEM圖中最小的pattern,也就是XFER或RST(大概是transfer和reset)那一排
平均寬度大概是3mm,對照11.5cm的箭頭實際標示為7.8um
換算下來1Dx這張SEM裡面最小pattern寬度是0.2035um寬
然後Chipworks卻宣稱1Dx使用的製程世代是0.5um?
大陸人看到前面那篇就寫了「佳能的工藝之殤 自產CMOS拖後腿」
台灣的人看了大陸那篇也高潮了,再加上DXO推波助瀾,牙膏廠的標籤算是貼定了

補充一下Chipworks關於D800的CIS cross-section SEMNikon D800 CIS SEM
同樣參照照片中最小的pattern M2寬度平均2.5mm,對照10.3cm長實際標示7um的箭頭作為比例尺
換算下來D800這個Sony IMX094 CIS 線寬大概是0.17um,跟Chipworks宣稱採用0.18um製程世代一致



另外,CCD從來沒有比CMOS好做過,成本也沒比CMOS低過,
要不然「利益的Canon」怎麼會這麼佛心採用難作又成本高的CMOS呢!?






brian41005 wrote:
當年CCD好做 CMOS成本太高

我記得好像是反過來才是耶?
portrait wrote:
很多人看到大陸這篇「...(恕刪)

了解了 CCD 和CMOS我更正
不過你這樣說,到底是寫錯還是????
DXO也不可信囉?
我想要說理之前自己就應該先做好的功課

SKAP wrote:
維基百科是自由公開的,歡迎上去補充資訊
不過以目前來看,大致上介於4/3吋(x2)~FF(x1)中間的,都可歸類為APS-C
以x1.5~x1.6最多
一句有研究的問題
就能讓大家受益良多
真有你的
5分奉上
iousunny wrote: 用apsc就是沒能力上全幅? 貌似...(恕刪)


同意
真心受教了 好多高手在討論

這樓看到目前11層 花了小弟 快2小時左右

大開眼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