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棚的SONY A7lll 與 Canon 6D2選擇

oculata wrote:
S今天的技術水平已經追上來了, 轉接環讓C用戶有機會無痛跳家
接下來S若能推出比EOS M更便宜、性能更好的入門機

牙膏廠倒楣的時刻或許就在眼前.....(恕刪)

你有個盲點~
紅字的部份正是為什麼Sony高階無反相機越賣越好,
但是獲利仍然被Canon抱走大部分份額的原因之一!

我周圍的S家用戶,鏡頭也是轉接Canon的~

lfjadsflk wrote:
你有個盲點~紅字的...(恕刪)

話又不是這樣說,如果 sony 的鏡頭定價能大幅落價,或推出更多 C/P 值高的鏡,就能多搶了C家鏡頭這塊餅,但可惜 sony 不會這樣走
lfjadsflk wrote:
你有個盲點~紅字的..


獲利仍然被Canon抱走.(恕刪)


轉接環幫上的應該是剛跳家的用戶
他們的鏡頭錢早就花下去了...

C最大的獲利應是來自銷售量龐大的入門與中階機身
就算機身本體不賺錢,可每個機身至少帶來三顆以上鏡頭消費
這才是C家收益的主要來源。

S要叱吒風雲
決勝關鍵同樣是便宜好用,能攻城掠地的便宜入門機。

這腳色原本以為是由A7III擔綱,但這台的帳面性能太強

個人猜測等A7III銷售熱潮退卻
S也許還會有比A7III更低階的機種會出現。

只不過這台機身的轉接功能很可能會被封印。
oculata wrote:
轉接環幫上的應該是...也許還會有比A7III更低階的機種會出現(恕刪)


入門機種S一直都有阿!

A7 III
A5 (A7 II)
A3 (A7 I)


koishinaba wrote:
我不相信C家可以不...(恕刪)


我覺得這個盲測有個很有趣的地方
有幾張照片
N和S的整體發色都差不多
但是C家的衣服或背景顏色卻明顯色偏
阿凱 wrote:
我覺得這個盲測有個...(恕刪)

其實香港的 Dcfever 網站,他們本來就是相機零售店,在他們立場,盡量不會做品牌之間直接分高下,所以他們做的比試會比較奇怪。

ever7070 wrote:
入門機種S一直都有...(恕刪)


我說的是比A73更便宜的全幅機身....

一台能與6D2保持有感價差(低個10%), 性能比A73稍低(連拍少兩三張)
同時還能在轉接canon鏡頭時保持C家6D2相近的對焦性能。

這等級下, 6D系列由於反光鏡相關聯動機械與光學元件
C在入門全幅機身的成本上居於絕對劣勢。

S只要讓用戶知道自家頂級的A9不輸5D4, 入門級的S家全幅更是比6D2好又便宜
C家老用戶還不需要馬上買新鏡頭.

若牙膏廠還不推出全幅微單
不只市場根基會鬆掉, 入門客戶被刨光都有可能.



oculata wrote:
我說的是比A73更...(恕刪)


比A73更便宜的全幅機身 >> 答對 A7 II、A7 I 更便宜

同時還能在轉接canon鏡頭時保持C家6D2相近的對焦性能 >> 您轉接 Sony 您以為他想要當香爐機不想賣自家鏡頭

6D系列由於反光鏡相關聯動機械與光學元件 C在入門全幅機身的成本上居於絕對劣勢 >> 您想太多囉! Canon 全部換雙像素對焦就是已經準備好隨時拔掉五稜鏡和反光鏡

S只要讓用戶知道自家頂級的A9不輸5D4 >> A9是要打1D系列,不是和5D系列比

全幅微單喔! 夢啦! 看看A7系列 + S自家 16-35/2.8 和 24-70/2.8 什麼鬼樣

有DPAF的速度,學Pentax拔反光鏡比較快,FF系統機身大點真的不要緊

ever7070 wrote:
比A73更便宜的全...(恕刪)


FF的機身大就是優點
對於手大的人來說尤其重要
甚至手持的拍感也很重要

試試看頭輕腳重拍個幾小時,感受你就出來了...

nik淼 wrote:
FF的機身大就是優...(恕刪)


看來這位大大也認同我的大不要緊觀點
希望Canon不要隨波逐流,搞個小機身FF無反,鏡頭重新要你買一次
而是將FF無反建立在現有的EOS DSLR架構下去強化其他功能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