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idian wrote:
很慢, 但還是比GXX快一點點啊
暗處也是?非中央對焦點也是?搭配一般馬達鏡頭也是?別視而不見阿...
你該不會也想說LV也比GXX快吧...
meridian wrote:
很慢, 但還是比GX...(恕刪)
meridian wrote:
今天我覺得GXX對焦點實在大到嚇死人, 想要用小一點的對焦點精...(恕刪)
hcy101 wrote:
當初也認為contrast AF雞肋...一定慢很多...(恕刪)
meridian wrote:
所以哩, 因為對焦輔助燈的存在, 所以5D2暗部對焦就一定輸給GXX? 真奇怪, 5D2不能有燈嗎?
搭配慢鏡導致對焦慢是5D2的問題? 那GXX搭配Olympus的鏡頭對焦很慢, 也要算在GXX頭上?
非中央點速度慢? 你確定有比GXX慢?
seanlam1234 wrote:
但隨時間發展, 可想像到contrast有機會提升到日常生活根本發現不到的分別
跟說DSLR 0.05-15s和0.3秒的分別...(恕刪)
乙烯 wrote:
但是目前看起來光學系統跟LV系統並沒有相衝突,兩者是可以共存共榮的東西,誰說保存SLR核心光學系統就不能融入LV呢?
乙烯 wrote:
但是APS規格的感光元件注定這玩意只要接上了變焦鏡頭就小不下來,跟其他家保留反射系統的DSLR比起來這玩意的體積重量優勢並不明顯,LV其他家一樣可以玩,優勢只剩下少了反光鏡跟相位對焦晶片的成本而已,對各家大廠可能還不如直接保留鏡頭系統然後取消反光鏡後盡可能把機身做小
乙烯 wrote:
畢竟135系統是目前最能夠在畫質與攜帶性中取得平衡點的大小,等哪天DC/M43大小的相機能夠拉到ISO12800畫質還能夠跟現有的DSLR相抗衡,且不犧牲淺景深與各式操控性與性能才是DSLR要擔心的一天...
alphones wrote:
問題就在於SLR的關...(恕刪)
乙烯 wrote:
縮短鏡後距對於鏡頭的體積以及成本上到底有多少優勢?就像你舉的MP3跟CD的例子,縮短鏡後距的鏡頭能否能將APS/FF的變焦鏡頭做到有"非常大的差距"的大小?如果做不到,那吸引大廠放棄過去系統跳下去海拼的誘因實在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