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DSLR 性能演進與簡史

光路的部份我其實還在想, 主要的難點是 OVF 必須要存在不然就跟無反 EVF 一樣了, 所以有一條光路一定要通出來到觀景窗, 而且要考慮到成像必須是正的, 所以要經過翻轉, 目前的 DSLR 是用五稜鏡來解決, 如果要另外分光要重新設計.

還有固有法蘭距的原因所以反光鏡機構不能太深, 不然會打到感光元件或鏡頭後玉, 我想是當初在設計的時候是舊時代, 只有考慮 main mirror 再加上設計問題, 而自動對焦用的 sub mirror 應該是後來加的, 導致空間不夠塞大片的, coverage 也就上不來.

Sony a99 看起來是 EVF, 所以他光路可以比較簡單. OVF 的無延遲跟自然還是難以取代,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 還要更多思考.
這個專利 [1] 好像就是前面大大提到的 DSLR 相位對焦的進化版, 他同時利反光鏡下面的 autofocus module 跟 CMOS 上面的 on-chip autofocus points, 來達成無縫的對焦.

不過 coverage 被先天的 155 main mirror, 156 sub mirror 的機械結構限制住, 157 autofocus module 只能分到中間的光, 所以對焦範圍應該也只能中央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