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70D, 換5D3 會是有感升級嗎

trevorhk wrote:感謝大家的意見

也很知道大家所說的事情


厲害!
可以分辨出哪些是全幅機拍的
而且5D3與1D都可以分辨
只有6D容易認為是aps-c

有此等功力 不買5D3不行喔
這樣買5D3 一定有升級感……

trevorhk wrote:
現在頭痛的, 也許是該不該留下70D了...(恕刪)


還有價,賣掉比較好
越放越難賣

要兼顧輕巧取向接受APSC高iso畫質
可以用賣掉70D的錢換微單 + 餅乾鏡

未來不管樓主拍照方向是往FF畫質機身性能靠
或是往輕巧方向畫質APSC等級走
都可以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各位大大
70D 今天順利賣出了

同時入手了5D3 + 24-105
這顆kit鏡頭,價格夠實惠,用來旅行應該很合算,也實用

至於一直都擔心的wifi 問題,
今天買了eye-fi 卡
原來之前的顧慮都是多餘的
在我而言,不會比內置wifi的麻煩
感覺比內置還方便一點

好吧,有話直說
在家裡隨便拍了一堆照片

終於明白,一台5D3, 相當於三台70D的價格,
分別在那裡

圖像解析力超高
ISO控制強不知道多少倍

根本就是兩回事

在買照相機之前,問了一些熟悉照相機的朋友
他們都在用apsc或者是m43

那時他們都在說這兩種系統有多好多好

是的,他們會打鳥,當然是有既得優勢
但拍室內生活照,FF 才是皇道

無論在技術層面,或者是現實中而言
Apsc的感光元件比FF小太多
對光源的要求比FF是大很多

我不是天生有超能力
對於我為甚麼說看得出FF跟apsc的照片,我一直保持沉默,
因為希望自己親身體會,才說出來
現在買了,有資格說了

Apsc的照片,光源沒有刻意補助的情況下
照片就像鋪了一層灰一樣
臉色也會有明顯區別

因此生活照的差別會尤其明顯
還是那句,打鳥,風景,夜景,影響不大
在這裡,我只說生活照

除非你樂意在光源那裡下點苦功,不然很難解決
我拍寶寶,實在沒法開閃光燈

不要說跟中畫幅來比,機動性跟價格都很大差距
這種話是零意義的

更不能說用FF的用戶群就比apsc的人專業
我相信,專業的,在用apsc, 大有人在

不可否認,70D是很優秀的機器

但局限於apsc篇幅,它始終是無法逃出apsc的天生技術限制
很感謝這裡所有的回覆
打鳥從來都不是APSC的強項
1DX的高畫質高ISO高精度對焦跟測光
328 428 640 856 C家最擅長的長砲一堆
不知道APSC打鳥強在哪? 自欺欺人的X1.6 ?
除非真的遠到不行856都要X1.6才看的到 同時光線又好到不行 不然想不到理由
但是通常會寧願用1.4X增距鏡
夜景跟打鳥影響不大 恐怕是錯誤的理解
就跟到小人國一趟覺得自己巨大無比一樣的錯覺
同樣一隻麻雀在A4紙上會比在B4上大上許多是嗎?
trevorhk wrote:
Apsc的照片,光源沒有刻意補助的情況下
照片就像鋪了一層灰一樣
臉色也會有明顯區別

大大,那個暗沈只是因為FF的片幅較大,寬容度也較大,能夠除燥的空間也比較大,加上Canon抹燥的技術力提升了才能有今天的6D跟5D3在高ISO之下,畫面仍舊平滑的表現,我手中目前是5D,光源不足時一樣會暗沈,我用過的5D2也一樣會,不是因為是全幅就不會。但暗沈這事看你怎麼看待,如果是拍妹,暗沈當然不好,還得辛苦的抹燥抹暗沈(當然光源充足時或打閃功力好,老機子還是有它色彩表現方面的強項);但如果是拍人以外的事物,早期FF機種拍出來所造成的光影層次感反而會比較明顯些。暗沈這東西,其實就是光影傳遞之間所造成的光線明暗層次感,APS-C片幅面積不大,所以能傳遞的層次感也有限,但換成全幅,早期的機子就能較清楚的表現這樣的層次感,但有些人並不習慣這樣的層次感,因為看起來的直覺是暗沈,所以無法習慣這種感覺的可能居多,那這時,5D3,跟6D是比較適合的選項;如果能夠習慣這種感覺,那老機子可能還比較適合這樣的玩家。片幅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想要有好的高ISO表現,就得犠牲暗部細節,有一得必有一失啊。
CHAUMET wrote:
打鳥從來都不是APSC的強項
1DX的高畫質高ISO高精度對焦跟測光
328 428 640 856 C家最擅長的長砲一堆
不知道APSC打鳥強在哪? 自欺欺人的X1.6 ?
除非真的遠到不行856都要X1.6才看的到 同時光線又好到不行 不然想不到理由
但是通常會寧願用1.4X增距鏡
夜景跟打鳥影響不大 恐怕是錯誤的理解
就跟到小人國一趟覺得自己巨大無比一樣的錯覺
同樣一隻麻雀在A4紙上會比在B4上大上許多是嗎?...(恕刪)


是身邊的朋友覺得那1.5,1.6 甚至是 2.0 十分有用而已

我對這完全沒興趣
leon-ex wrote:





大大,那個暗沈只是因為FF的片幅較大,寬容度也較大,能夠除燥的空間也比較大,加上Canon抹燥的技術力提升了才能有今天的6D跟5D3在高ISO之下,畫面仍舊平滑的表現,我手中目前是5D,光源不足時一樣會暗沈,我用過的5D2也一樣會,不是因為是全幅就不會。但暗沈這事看你怎麼看待,如果是拍妹,暗沈當然不好,還得辛苦的抹燥抹暗沈(當然光源充足時或打閃功力好,老機子還是有它色彩表現方面的強項);但如果是拍人以外的事物,早期FF機種拍出來所造成的光影層次感反而會比較明顯些。暗沈這東西,其實就是光影傳遞之間所造成的光線明暗層次感,APS-C片幅面積不大,所以能傳遞的層次感也有限,但換成全幅,早期的機子就能較清楚的表現這樣的層次感,但有些人並不習慣這樣的層次感,因為看起來的直覺是暗沈,所以無法習慣這種感覺的可能居多,那這時,5D3,跟6D是比較適合的選項;如果能夠習慣這種感覺,那老機子可能還比較適合這樣的玩家。片幅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想要有好的高ISO表現,就得犠牲暗部細節,有一得必有一失啊。...(恕刪)


感謝大大的意見
但我感覺5d3的效果好像跟5d2很接近

反而6d 卻很像apsc, 包括身邊在用6D的朋友
怎會蓋那麼高阿= =

管他apc ff 能拍出好照片就好了

只是最近板上 ff大樓 搞的像手機拍的解毒照

各位大大請拿出好照片毒人阿 才是這裡的宗旨阿


前幾年爬文 隨便爬隨便都被毒欸 XD
trevorhk wrote:
感謝大大的意見
但我感覺5d3的效果好像跟5d2很接近

反而6d 卻很像apsc, 包括身邊在用6D的朋友

所以5D3還是以5為開頭呀,色彩表現比較有繼承5D2的感覺,
但5D2的色彩我個人是覺得比較濃郁些,
拍人像的話膚質可能沒有5D3來的光滑,
但膚色的表現,
我個人是比較欣賞5D2。
另外,拍藍天的話,5D2就比5D3濃郁許多,
5D3拍藍天接近半透明的青藍色,但5D2表現的天空藍就是很濃郁的深藍色,
接16-35 II這顆超廣角鏡頭,根本就是絕配,很毒。
至於5D,我使用時,會覺得它比較接近底片的味道,
拿某些老鏡拍會有種底片拍出來的錯覺,
暗沈是一定會的,但比較不會有灰灰一層的感覺。

6D是另外為了降低成本而開發的新COMS,可能多少還是有差吧,
只是我沒親自用過,所以在此無法斷言,只覺得它的色彩好像是60D的升級版,橘色跟淡黃色的感覺比較明顯,感覺上是重新合組的人馬製作出來的感光元作,因為沒有5D系列的味道。5D3的底色似乎較接近淡墨綠色,色彩表現比較延續5字頭的感覺;5D2是比較重口味,感覺上任何色彩都會加重,色彩表現的視覺效果挺強烈的,會有部份ISO值的表現會有灰灰的感覺(這部份要看看LDS Kent大的測試,知道怎麼避開這個問題時就OK了,當時會把5D2賣掉換5D部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只因當時不知道如何避開);5D則是較暖色系,色溫會偏暖,色調也較淡,照片模式中的人像模式跟風景模式其實用起來都不是很滿意,因為它會抹掉細節,反而我用標準模式是最滿意的,細節我個人覺得強過LDS kent大說的"中性模式",低ISO表現非常強,高ISO當然就OOXX了。至於5D3抹燥點的功力,可以參考這個連結,當然,參考就好,別太認真,好好拍比較重要


leon-ex wrote:
所以5D3還是以5為...(恕刪)


看了你附的連結, 的確是抹得很厲害

我只拍jpeg直出, 因為每天回家都要照顧小孩
沒法搞甚麼後製, 所以也就沒去選RAW檔來出
現在算是多點了解了

的確, 之前擔心很多事情
wifi, 重量, 翻屏, LV 對焦 等等

之前在70D拍過一些照片, 有些照片晒出來顆粒很粗,
後來我也去查証一下, 原來ISO值到了2000
但在電腦, 手機上看卻是很完美...
我只是晒4R...

雖然說5D3 少了一堆我之前覺得很重要的功能

但卻覺得現在拍照變成了一件很輕鬆的事情

怎樣也好, 現在真的找到了一台自己想要的機器了.

還是那句, 感謝每個大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