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th0101 wrote:有些朋友跟我聊天,總...(恕刪) 拍了五、六年單眼...有時候想想,攝影並不是我的工作,對我來說攝影只是一種調劑,一種生活,有需要這樣無止境的拍照?出去玩常常為了打卡上傳照片結果都沒好好看風景
dean720721 wrote: 只希望真的有一次性的追上~至少至少也要來個8成~~A9的能力~~...(恕刪) 為何不直接跳家就好?? 有錢也難過 / 花錢找罪受 ?!至於, 錢不夠(沒錢買)... 請認份。Cheers.
吉姆林 wrote:Canon Rumor...(恕刪) 個人認為入手無反/單反的抉擇分界,在於機身重量的差異,如果維持原來的EF接口,雖然讓原本有鏡頭包袱的用戶很開心,但卻無助於開發原本就想入手無反機身的客群,畢竟接上EF全幅鏡重量普遍都不輕,也就失去無反的基本優勢,看CANON無反APS-C的系列機種,應該不難發現這個特點,鏡後距的問題左右著鏡片尺寸設計的基本參數,雖然實際影響層面有多廣,小弟沒有足夠知識可以論證,但相信應該在色散抑制的相關設計上也有影響,我想這也是CANON遲遲不踏入無反全幅機的原因之一,要開發搭配的鏡頭,也要讓用戶的鏡頭包袱問題解決,唯一兼顧的方法,就是提供不會明顯影響成像品質的轉接環,來降低鏡頭包袱問題,得以用來搭配原本的全幅鏡頭群,選擇此一方案的用戶,原本就是全幅單反的客群,與生俱來的天生神力根本不畏懼機身重量的問題,而選擇無反全幅機原生鏡頭的用戶,應該原本就沒有鏡頭包袱的問題,自然也就不必選擇轉接環的方案,也不必承擔無助於減輕重量的轉接環。其實小弟很期待CANON無反全幅機的問世,因為對SONY家貴死人的周邊實在提不起興趣,可是眼巴巴看著人家有輕量化的全幅機身套餐,實在很羨慕~~~~
Chardman wrote:其實小弟很期待CANON無反全幅機的問世,因為對SONY家貴死人的周邊實在提不起興趣,可是眼巴巴看著人家有輕量化的全幅機身套餐,實在很羨慕~~~~...(恕刪) 其實Canon可以做(他們也提過)一台輕量化的全幅DSLR,因為DSLR與mirrorless最大的差異在機身重量,鏡頭反而沒什麼差。這也是一條路可以走,就看Canon怎麼想了
Chardman wrote:可是眼巴巴看著人家有輕量化的全幅機身套餐,實在很羨慕~~~~ 拿 C 與 S 新世代相對輕的無反機身做對比:A7III: 650g (含電池)6D2:685g + 80g(電池)= 765g兩機身重量差115g,假設 Canon 以 6D2 為基礎,的反光鏡組移除,並移除五菱鏡改為電子觀景窗,或許一來一往的重量差距就可以把這115g補上(或縮小)了?(感謝 widther 指正,A7III的650g已經記入電池了 )
Jiayou wrote:拿 C 與 S 新世代相對輕的無反機身做對比:A7III: 650g + 83g(電池) = 733g6D2:685g + 80g(電池)= 765g...(恕刪) Sony官網標示A73規格是:重量 (包含電池與記憶卡)650gA73的 650g 是已經包括電池在內,不能把人家算兩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