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3轉A7R3再轉回5D4 給想買 A7 系列的您參考

個人系統轉換生涯:
Canon
5D2: 2010~2012
5D3: 2012~2017
5D4: 2017~2018

Sony
A7R3:2018~

目前心得是
等6D2降低4萬左右,買來當備機!

單反還是有它直覺快速的地方,對canon鏡支頭還是接自家機身好用!
"到去年Sony的顏色開始變的很Canon....Sony A9 Jpg 直出顏色完全OK" +1

也是 C 轉 S 用A9 的人(其實 Canon 機子還在啦) ... 看到前面一堆R3 災情 ... 幸好是用 A9 雖然 R3 出來時很想換
住在沙漠中的企鵝 wrote:
6.Sony 機身容易掉漆(恕刪)

digitalhouse wrote:
六跟七我已經完全不知道你在寫什麼了(恕刪)

6.Sony 機身容易掉漆,就是指這個唷~



我從Canon 450D->Canon 7D2->Nikon D500->Nikon D850->Sony A7R3,在Sony之前從來沒有任何一台相機掉過漆.
Sony用了半年就有(非職業),而且我快門剛破萬,蠻傻眼的...
說句不中聽(對索粉而言)的話,A7系列的機身操控剛性達不到pro grade的要求。大約只是C家十位數機或N家千位數機的水平。看看防水和快門時滯就清楚了。這是S家未來要努力的方向。不過改進機身的剛性必然會變大變重,這樣又不能突顯無反的優勢,看看S家有沒有黑科技可以造到又強又輕了。
cwmmike wrote:
說句不中聽(對索粉而...(恕刪)


鋼性防水好不好,
跟成本比較有關係…

說句不中聽的話…
重量輕一點掉下來砸到腳呼呼就好,
如果是被無敵黑金剛砸到…
那就要骨折叫119了…
cwmmike wrote:
說句不中聽(對索粉而言)的話,A7系列的機身操控剛性達不到pro grade的要求。大約只是C家十位數機或N家千位數機的水平。看看防水和快門時滯就清楚了。這是S家未來要努力的方向。不過改進機身的剛性必然會變大變重,這樣又不能突顯無反的優勢,看看S家有沒有黑科技可以造到又強又輕了。

聽你在OOXX

國家地理的山下麥可拍大甲媽祖遶境
用的是SONY A7R2


最好他敢拿個豆腐相機拍這些人擠人或在雨中行走的照片







攝影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女攝影師Annie_Leibovitz安妮·萊柏維茲
一本攝影集可以賣到台幣近十萬
最好是她幫教宗拍照也敢拿爛爛的豆腐相機





拿豆腐相機之外還竟然敢用不專業的LV拍照,怎不拿iPhone拍就好?


你自己又到哪個pro grade?是攝影集可以賣到十萬?還是能幫國家地理出專題?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cwmmike wrote:
說句不中聽(對索粉...(恕刪)

因為很多人不喜歡剛性很強的磚頭

相機是用來拍照不是拿來摔的

非專業用途會沒事拿自己的相機去操??

至於CN的入門機種,還是別提吧



koishinaba wrote:
因為很多人不喜歡剛性很強的磚頭

連N家最有名也最偉大的攝影師都不喜歡磚頭
至少我沒看他拿過正方型機身




大師連用手機拍照都有氣勢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用了canon於攝影工作三年
本年全投sony a73 a7r3 gm鏡工作大半年
(轉家因爲要拍廣告關係所以需要靜音快門)


Sony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
解決不到鏡身輕量化
A7機身可能還要繼續加大加厚手感才更佳
A73加直倒2470gm拿一天
右手姆指就會很痛
donleefoto wrote:
A7機身可能還要繼續加大加厚手感才更佳
A73加直倒2470gm拿一天
右手姆指就會很痛(恕刪)

我覺得Sony的機身有點太菱角了,導致不太好握,也是這個原因所以容易掉漆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