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on的的佳記日記------再續前文之上高地(2020年11月10日更新)

好漂亮的鳥丫,第一次看到牠....


afon wrote:
有失才有得春臨大地,...(恕刪)
雖然雌鳥羽色較單一的翠綠,但總的來說,葉鵯科的羽色是較吸引眼球的。

afon

comfor37 wrote:
好漂亮的鳥丫,第一次...(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夠酷的造型

鳥季尾聲,鳥況漸歸平淡,又是休整的時候。連續兩天上炮台山,希望會

碰上過境鳥的先頭部隊,可惜卻一無所獲。從幾年的經歷總結出一套計畫,

就是先拍下照片,待鳥況平淡時再考慮貼出。因此,現在就慢慢將一些鳥況

高峰時期所沉澱下來的照片貼出與大家分享。




01.當時幾隻栗耳鳳鶥來到一個小水窪,在確定周圍沒有危險後,就輪番去洗澡。




02.浴罷還回到樹上,先抖動羽毛以甩掉身上的水珠,然後就開始梳理羽毛。




03.栗耳有個誇張的羽冠,從正面看就更為趣緻可愛。




04.由於所用的後製軟體最近更新版本,兩版間的效果是有差異的,而且近來對

處理的著眼點也有了不同看法,所以重看這輯總有點不是味兒。




05.不過這也是一種進程,同時也反映出自己要求的轉變。

粟耳鳳鶥Striated Yuhina,學名Yuhina torqueola,分類為:

雀形目>繡眼鳥科>鳳鶥屬

〝節能減排〞已是個共識的環保議題,下次外拍時,試試與鳥友分享共乘一部車。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大~
這真的是個好的idea....
這兩天出去晃也拍到之前未拍過的鳥,
雖然不是刻意去拍,
但也很開心!


afon wrote:
夠酷的造型鳥季尾聲,...(恕刪)
因為每次整理編輯照片都可以溫故知新,加上一次實在貼不完其他照片,

所以這種方式也可以物盡其用的。

afon

comfor37 wrote:
afon大~這真的是...(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這就是前兩天出去晃的驚喜....
我覺得牠們真的很漂亮喔!


afon wrote:
因為每次整理編輯照片...(恕刪)


我從未見過啄木鳥,不過以排除方法翻閱圖鑑,估計這可能是

褐額啄木鳥。


afon

comfor37 wrote:
這就是前兩天出去晃的...(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大~
我也不是很清楚,
我覺得可能是大赤啄木鳥或者是小啄木鳥....
請參考!

afon wrote:
我從未見過啄木鳥,不...(恕刪)
雖看不很真切,但最大特點是白色的背部,搜尋了一會,您說的

大赤啄木鳥即我所知的白背啄木鳥。看來也很符合牠的名稱。

afon

comfor37 wrote:
afon大~我也不是...(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再貼方尾鶲

方尾鶲是一種小型鳥,身長約為13厘米。從資料得知,方尾主要分佈於印度至

中國南方、東南亞、馬來半島及巽他群島海拔1000~1600米的山麓林。方尾在

澳門屬冬候鳥,不過以下照片是在香港拍攝的。




01.拍攝地點是香港荃灣曹公潭的樹林,那裡樹蔭超濃密,陽光難以穿透進來。




02.現場能供擺放腳架的地方頗為狹窄,而方尾就在接近垂直的7、8米上方的橫枝。




03.因此,整個拍攝過程,頭要盡量上仰,頸部超不舒服。




04.曾想過帶540再去一次,但想想拍鳥不應強求,一切隨緣吧。




05.現在再看這些照片,效果當然不理想,但回想人與鳥邂逅的過程卻令我回味

不已。就讓這些瑕疵留著,使我更期待下次的有緣再會。

方尾鶲Grey-headed Canary-Flycatcher,學名Culicicapa ceylonensis,分類為:

雀形目>仙鶯科>仙鶯屬




06.拍攝時在地面見到一個鳥巢,巢碗形,質材應是些枯幼枝,直徑約為10厘米。

外拍時鏡頭或會被身旁的樹枝遮掩,記得帶備些幼繩,以便將這些樹枝稍稍拉開。

這樣既有利拍攝,又不會折斷樹枝,下次不妨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