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BSA大詳細的解說
01裡果然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

簡單的說~口徑大小決定影像的解析力
光圈大小決定你的曝光時間

天體都是很暗淡很細小的目標
口徑越大~才能把目標照得清楚~才能把細節都分開來~而不是一陀湊在一起
光圈越大~才能用更短的時間把目標拍亮~別人拍4小時~你可以只拍1小時
當然~這兩個因素~也是一分錢一分貨
又要口徑大~又要光圈大~那支望遠鏡就很貴了
無敵大巨砲

除了很美的照片,也一併的長知識

很讚的分享文.....

BSA wrote:
玩天文不一定會燒掉許...(恕刪)


下巴快掉下來了......
好帥的自走砲.......

阿炫兄可以請您找個機會
用Vixen 200L拍個太陽系內最大那兩顆行星的照片嗎
PCDVD OC化, Mobile01 PCDVD化,下一個會是哪一個? 雙重標準了不起? 不能接受事實真相,繼續矇眼是你的事,愛檢舉回報請,停權就停權吧
再補一下
口徑X光圈就是焦距
天文望遠鏡都是恆定光圈的~除非加裝減焦鏡或延焦鏡
同一支望遠鏡因為口徑沒變動~減焦或延焦~意味著光圈會變大(亮)或變小(暗)

530mm那支望遠鏡
口徑10.6公分~f5 所以焦距是106x5=530mm
加減焦鏡後
口徑10.6公分~f3.65 所以焦距是106x3.65=386.9mm
加延焦鏡後
口徑10.6公分~f8 所以焦距是106x8=848mm

910mm那支則是
13公分x f7 =910mm

1800mm那支是
20公分xf9=1800mm
Lucas Chen wrote:
下巴快掉下來了......(恕刪)


拍行星~1800mm還是不太夠耶~^_^
同好們拍木星土星都是用
2000mm加上2~5倍的巴羅鏡
也就是約4000mm~10000mm去拍
1800mm直接接上數位單眼拍木星~只有一棵綠豆大~=_=

PAINS wrote:
樓主神人也!! 五分...(恕刪)


台中科博館二樓也有天文攝影展 好像到12/24
很多老朋友的作品都有參展 大約50幅左右
住台中的朋友有空一定要去看喔
rogerrao wrote:
拍行星~1800mm...(恕刪)

炫大是不是行星比星雲星團更需大焦距才拍的好呢
拍天文的望遠鏡口徑也是越大越好吧
就我知道的 是不是折射式望遠鏡的光學品質比反射式要來的好?
但是折射式大口徑不易製作而且昂貴 所以大口徑15CM以上都以反射式為主?
小時候也是個天文迷 但是長大後才知道玩不起阿
chrysler wrote:
炫大是不是行星比星雲...(恕刪)


星雲是比較大範圍的目標
一般用300~500mm的望遠鏡就可以拍到很多不同的星雲
但是行星~很小一棵~用1000mm望遠鏡接上40D拍~只有一小點~
所以同好們最近幾年都是用Webcam這種小chip的CCD(約640x480)
透過約加倍鏡後約4000mm~10000mm的望遠鏡
用錄的~
然後把錄下的avi檔丟進軟體去把上百幅上千幅的畫面疊加增加訊燥比
這張就是用2800mm望遠鏡+webcam疊加出來的木星


折射鏡一般會比反射鏡的成像"利"
但是大口徑的折射鏡非常貴~
所以拍行星用的大口徑長焦望遠鏡幾乎都是反射鏡的天下

玩天文也可以不用花太多錢去玩啦
善用現有的設備~簡單的裝備也是可以拍美美的星空的~
挖賽

這真是太............

樓主的照片是自家阿?

歐買尬!
rogerrao 大大你好

小弟最近才開始學攝影,對於光學設備的奧秘實在問題很多
在這邊想順便請教焦長的問題

可視角的計算要看感光元件的大小
所以用 webcam 的小 ccd
相對等效焦長就會大好幾倍

大大請問是這樣嗎?
謝謝


P.S.
小弟我的女友是師大天文所的,不過她不是做觀測的,攝影不強
她做理論分析的,但大大教學的文章,很多看不懂得還是靠她解釋給我聽的
她也覺得大大很專業
我的 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odinq/ 目前很冷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