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獅大大,我突然想到一件事你說全片幅如果用4000萬畫素跟APS-C用1800萬畫素比較那假如我拍照時不要照到1800萬畫素的話那全片幅跟APS-C片幅的相機就一樣了嗎?最後就會只差IOS是嗎?魯獅大大
天雷魔帝 wrote:你說全片幅如果用4000萬畫素跟APS-C用1800萬畫素比較(恕刪) 我的意思是4600萬畫素的全幅機,它的畫質及細節和APS-C1800萬畫素是完全一樣的,因為畫素密度一樣,ISO堪用度也是一樣的,前題是要同世代的數位技術,使用同一顆數位處理器,差別只在每秒連拍速度而已.現在APS-C的1800萬畫素密度都比目前所有全幅機的2千多萬畫素密度高,無論您用多少畫素拍照,本質上就是1800萬畫素密度的畫質,除非現在有800萬畫素或1000萬畫素的APS-C機種,才會有2000多萬畫素全幅機的畫質和高ISO純淨度.像我是不會買超過1000萬畫素的APS-C機種,因此400D換成40D,之後就買全幅機了,原本是完全不考慮買APS-C的,因為我以拍風景為主,需要廣角鏡頭,但當時的5D沒有自動除塵系統,只好將就一下400D/40D,而1D系列太大台,不是我要的.
其實有幾個重點..當初我也是什麼都不懂,連顆粒很粗的照片我都覺得很美不過常看大樓,看別人拍的照,也是會進步的,至少銳利度的判斷會比較精準一點不過如果你預算夠,真有心要長期拍下去,有那個出門拍照的衝動入手全幅機也是可行的,這沒人管得了你魯獅推薦的7D是好機,不過沒有翻轉螢幕,ISO部分輸650D,如果想要操作性簡化一點的,我覺得650D比較適合新手另外也建議你去7D,60D,650D的大樓看看,多看,多比較看看別人的構圖,選擇的色調,有時還有EXIF可以參考,我也是這樣慢慢學起來的
紫焰天蠍 wrote:魯獅推薦的7D是好機(恕刪) 喔!您看錯了吧!7D是1800萬畫素的APS-C,我自己都不買了,怎麼會建議別人去買呢?反而,我建議人家買1100D,它只有1200萬畫素而已,現在的APS-C畫素早已超過我能接受的畫質了-畫素密度過高了.
天雷魔帝 wrote:你說全片幅如果用4000萬畫素跟APS-C用1800萬畫素比較那假如我拍照時不要照到1800萬畫素的話那全片幅跟APS-C片幅的相機就一樣了嗎? 你可以把 APS-C 當做只用 135片幅 image sensor 中央的一個區塊.不過 片幅愈大 的 機身設計, 通常也會比較豪華.就像 BMW 的 320 和 M3, 差別只有在 引擎的排氣量 嗎?不是嘛, M3 的配備一定比較多, 也比較豪華. 光是標配的輪胎, 兩者就天差咧地.所以買相機, 除了考慮 image sensor 外, 也是要注意其它性能的不同.有道是, 縮圖無爛照, 高畫素的可縮圖空間, 一定比較寬廣... 可裁圖的空間, 也比較大.既然兩者的 image sensor 上 的 感光素 一樣大, 雜訊一樣小, 有錢何不買畫素多一點 的 135片幅..
天雷魔帝 wrote:看到魯獅大大的說法最...(恕刪) 我就想說魯大的意思是說現在的APS-C像素密度都太高了,怎麼您會說他推薦7D?如果有預算問題,真的建議您買二手5D2或是6D搭一顆非L鏡定焦 (5D2+50mm F1.8)拍出來的照片我覺得可以比7D+L鏡好看
來幫忙一下~有圖有真相!!http://judelaw.pixnet.net/blog/post/31604835-%5B%E6%95%99%E6%94%9D%E5%BD%B134%5D-%E5%85%A8%E7%89%87%E5%B9%85-ff-%E6%A9%9F%E7%A8%AE%E8%88%87-aps-c-%E6%99%AF%E6%B7%B1%E5%B7%AE%E5%88%A5
沒完沒了的話題雖然說apsc是擷取中央部份的成像但FF和apsc的景深效果是完全兩回事假設FF機用f4, apsc機最少要用2.8才能得到近似的效果,可能還要再大點但這卻跟apsc只擷取中央成像的說法有很大矛盾不過我是很認同魯獅大的其中一個說法寧願要一台低像素的apsc, 也不要一台高像素的,我的看法是,比較小的尺寸感光器,要放到全片幅的解像度,例如是2000萬Apsc是怎樣也要輸的所以我深信,apsc 的900萬,跟全幅的2000萬出來的純淨度很可能一樣的幼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