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ykw wrote:
甚麼佳能粉?沒錯!Leica...(恕刪)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在反串 不過效果不錯就是了
先說一些不相關的
一兩個月前 為了找一台代步車(到最後都沒買就是了)
先看中了小型休旅車這種車型(CUV)
看到最後 選了3家 3款車
分別是
MAZDA CX-3(日本進口)
HONDA HR-V(國產)
TOYOTA C-HR(土爾其進口)
真的很細節的東西我不講(什麼底盤拉 科技啦 有的沒的)
單純的比規格 安全配備 動力輪出 行車樂趣(!?)等主要表現
規格不多說 會佔太多版面(其實查就有)
比較起來 就很像這樣
CX-3 ->Z6(品質好 配備多 但空間比較小)
HR-V ->A7III(CP值高 配備多 空間大)
C-HR ->EOS R(品質不錯 但...)
前兩台其實都差不多
但C-HR最貴(以車價比來說)動力輸出最普通 很多安全配備被拔掉 還偷你一組輪框(其實很就是陽春)
當然C-HR也是有些優點 如稅金少 新底盤等等
不過CUV就是視野比較高的代步車而已
買這台車的人 很高比例也對新底盤比較無感(動力普通 底盤的好處相對會被稀釋 而且多數是代步用)
和泰的策略 真的有一種很強烈的既視感不是嗎?
消費者不抬頭 和泰還是會一直以這招穩穩的當龍頭
離題真的太遠了
最後要說的是...
如果東西買得多才可以評論
那台灣首富就可以當購物專家了
ngyamato wrote:
要主力用來4K錄影,...(恕刪)
這就很像我要一個人上班代步買SMART來開
要載超過2人以上 就另買一台Urus
而不是考慮自己負擔得起的車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