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評測]CANON EF 11-24mm F4L USM 近乎完美的超廣角!!!

小弟的17移軸在台北,需要測試的話也樂意提供,

包含腳架及旋扭式的三向雲台,

我覺得大叔購入這顆拍室設是一定ok的,

我不是建築或室設這一塊的圈內人,但我有個疑問,

就是,用越廣角來拍設室內空間時邊緣的物件會隨之變型,

比方說椅子拉長了之類的,而天與地也超過人眼觀看的畫面,

說白點就是真實度降低,雖說有些空間就是那麼狹窄,

那是否應該用不那麽廣的焦段然後多拍其他角度來敘述,

會比用超廣角來表現會好一些 ?! 有時看國外的空間表現

似乎很少會用誇張的張力來表現室內空間,

甚至好像會用35,50mm 來特寫,這問題我思考很久了 ,

也因為不是圈內人,所以也抓不到一個標準

ulift wrote:
20150307更...(恕刪)


確實很有張力,太神拉~
任任a wrote:
有時看國外的空間表現
似乎很少會用誇張的張力來表現室內空間...


專業的書籍,要充份表達空間的規劃設計,其實最基本的是要從平面圖著手,進一步是立面圖,剖面圖,再進而是細部大樣圖等等.如果有附平面圖,那相片著重的就是風格的呈現,和最終執行的成果,對空間規劃的說明屬於輔助的性質,所以可以是局部的相片.台灣一般拍攝相片的用途並不搭配平面圖說明(平面圖不隨便外流),局部相片對於空間的說明很困難,而且超廣角還有把室內空間放大的效果....

作建築的人對攝影的期望,就是至少要有一張能夠很全面呈現完整建築設計的相片,那是眾人經過冗長辛苦奮鬥後的一種記錄,無與倫比的成就感!能掌握這種心情以單一建築為主體的攝影,才是建築業要的的"建築攝影".如果只是把建築當作是背景,或是攝影師太著重表達個人意念風格的,都不是業界想要的結果;除非,攝影師的想法對建築是加分的,那就是大師.把拍建築用拍"團體照"的心態,就能掌握建築業的需求.

超廣角(含移軸鏡)的重要,主要是因為市區常常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取得更好的角度,所以不得不.就算有空間可以退,有時候一退旁邊的電線桿招牌統統都進畫面,搶了主體風采.另外,強烈透視感很容易突顯主體的霸氣,壓低其它周圍建築的氣勢,還有就是個人喜好的問題.

任任a wrote:
用35,50mm 來特寫

這問題我問過自己很多次,沒錯在35mm下是人眼視角,拍出來的照片也不帶透視變形,我之所以很愛fuji這棵10-24 F4是因為它等校15-36mm他是我使用上最為便利且簡單獲得特寫+廣角視野的鏡頭,35mm下可以凸顯特色,我大多數使用35mm F4與50mm F1.4用來拍特寫。
如果空間足夠能使用24-35焦段所拍下的空間會把透視消除顯得凸顯主題,就很像是拿200mm長焦拍人像那樣的簡潔只呈現主體,但在空間上就少了那麼一丁點的張力與氣勢。以前在fuji版有人問要買哪顆超廣角好我都推薦他們買等校21mm的14MMF2.8,我都會補一句在15mm以上的超廣角非常難使用因為要在透視變形下造成的影像畫面比例失衡與四角物體拉伸變形下的平衡會讓很多人很挫敗!
對抗透視這點拿捏就是真正空間攝影師要學會的,慢慢地要把透視變形會變成一種構圖引導法,如您所說的在11mm下會讓空間變得不真實,這點我非常肯定,客戶所看到的第一句話你把我的房間變好大看起來好美,但是遇到了客戶的客人會說你的照片看起來房間很大可是實際卻沒那麼大..
客戶最終與我協議他還是要超廣角的照片,原因有兩點
再與客戶探討一下這問題解決方式!!!
同時給客戶15mm與24mm下的圖片選擇
客戶始終選A 我問他為什麼給了三個答案:1.嫌的客戶總在少數,2.就算嫌棄也是會住(已經收錢了),3.這樣的圖片在網站上特別有張力看起來跟別家不一樣!!!特別有人訂.....答案說明了!網路是個看圖消費的世界!!!

大叔提到的空間配置圖是一個最棒的答案!!及少數飯店旅館會在網頁上放一張房型配置圖攝影師就必須要幫它告訴客戶的客人,這時11mm就天下無敵啦!!!!

11mm下我真正體悟到的並不是可以拍很廣,因為這11mm可能會引來更多客戶的反彈,拍攝[不等於]實際!
但是我領悟到的是可以把一個空間的平面圖拍在一張照片裡.這才屌!!!
空間的格局一張圖片收盡了各類設備,天花的構思,衛浴的位置,電視,沙發,床,茶几,最重要的是全局光線配置一棟樓或一個空間光線=成敗,好比百萬家具光線爛=破家具詮釋布局11mm詮釋得非常好,甚至無可取代(也沒東西可取代了)這東西可以這樣拍是因為站著持相機拍攝剛好會構成圖片天與地[等比例],這是對於一層正常樓層2米8~3米高度的房間來說!如果拿它拍挑高3F高的大廳比例就不太一樣了!!
一張盡收眼底範例↓

11mm的一張[天花(上)]:[家具(中)]:[地板(下)] 這樣井字構圖 1:1:1 的照片再修正到0筒狀變形,可以任意裁切且張張精彩,佳能為啥做了顆11-24mm再來出5000w的5DS(r)就是這原因。

再來看看爛光線↓


雖然房間光線爛但衛浴採光設計很好↓





我習慣15mm視角大概半年才會構圖,有時拍攝高度是改變透視物體形狀的很重要因素!最重要的是水平拍攝,水平拍攝下都已經造成非常難處理的透視變形了,再不水平下拍幾乎沒辦法呈現建築&空間之美,只知道他很長它很高..........形狀呢?三角型

這次果斷無猶豫的入了11mm要克服透視變形也是需要很大量的拍攝,但一定可以習慣成自然,使用1124要讓自己當11定焦使用,總有一天可以領悟,它是一個呈現室內配置圖的鏡頭,要克服的因素就是要把透視變形當成是引導線。

例如這張
大家會忽略櫃子,視野馬上=床+衛浴!!最後會看到拖鞋!!!
圖給了天花&燈光&墊高地板&衛浴位子+溫暖的陽光,窗光是很重要的!!80%的客人喜歡房間有窗就算沒有美景就是要有窗!!!!


初入行時拍的作品!!真的很差!!!使用等校135=21mm

別懷疑還打了閃光燈......




感謝 U大與大叔詳解,我得好好筆記消化




ulift wrote:
這問題我問過自己很...(恕刪)

任任a wrote:
感謝 U大與大叔詳...

客氣了。有你們的參與才能讓這篇文更精彩!有勸敗也有勸退!盡我所知告訴大家!加上有幾位達人也參與討論超讚的!每日看文都很有挑戰
看完照片只能說

行家一出手

便知有沒有

樓主玩11玩得出神入化

佩服
彭昱凱(阿凱):09-1688-1688

ulift wrote:
這問題我問過自己很...(恕刪)


看完u大和其它前輩們的討論

讓小弟對超廣角的運用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雖然在山林風景中較少有機會遇到這些難題

不過在日後遇到時可以的快速擺鏡觀念導入

再次謝謝前輩們的經驗的分享。
2015/03/11更新
一系列風景照參考


南灣海灘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22 感光度:100


屏東鵝鑾鼻燈塔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8 感光度:100


機身:1DS2 焦距:18mm 光圈:F8 感光度:100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8 感光度:100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8 感光度:100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8 感光度:100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8 感光度:100


機身:1DS2 焦距:24mm 光圈:F8 感光度:100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16 感光度:100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5.6 感光度:100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5.6 感光度:100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5.6 感光度:100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5.6 感光度:100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5.6 感光度:100


機身:1DS2 焦距:24mm 光圈:F5.6 感光度:100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5.6 感光度:100


墾丁船帆石

機身:1DS2 焦距:24mm 光圈:F4 感光度:100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8 感光度:100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8 感光度:100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16 感光度:100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8 感光度:100


關山夕照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8 感光度:200


機身:1DS2 焦距:18mm 光圈:F8 感光度:200


難得太陽露出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8 感光度:200


機身:1DS2 焦距:11mm 光圈:F8 感光度:200


-----------------------------------------------------------------------------------------------
ulift wrote:
20150307更...(恕刪)

ulift wrote:
2015/03/11...(恕刪)


看完U大的美圖

更加確信一定要來一管的信念~

南台灣的陽光真是叫人神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