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評測]CANON EF 11-24mm F4L USM 近乎完美的超廣角!!!

D大你的應該快到貨了
我想看ts17 with 11
好期待
哇,這一批風景照藍天綠地,感覺很舒服,什麼壓力都放鬆的感覺.






怪了...
為何文章置頂的不是這一篇?
而是目前不到50個回應的那一篇?

精采程度差很多耶!

clausius wrote:
怪了...
為何文章置頂的不是這一篇?
而是目前不到50個回應的那一篇?

精采程度差很多耶!

自己人總是比較佔優勢的...雖然我也覺得這篇比較有參考性...
2003大叔 wrote:
哇,這一批風景照藍...

大叔是個性情中人!!從您文筆中感受到一丁點的感傷!!!
攝影下讓自己放空去感受取景窗下的世界,要充滿自信,所以我只挑戰自己的眼睛跟腦袋!!!

clausius wrote:
為何文章置頂的不是這一篇?

01並無分類商業行銷區與討論區而是混合版頁僅用討論區下進行商業行銷廣告,故不會有精華,這是正常的平常心吧!!!
我當然也希望01可以像內地的無忌或蜂鳥那樣商業與討論版分開各有其版主,不然很快會只剩下廣告商單方面的討論!!
居多優勝於弊!

心靈奧客 wrote:
這篇比較有參考性...

謝謝您的讚美!
寫這文起初就想讓從實際面最差倒過來寫,從無任何調整美化下呈現進步延伸到些許後期,我的習慣一張raw我只願意花1-3分鐘調整,
超過這時間根本不算拍照了.......呵呵
U大,您好,

剛剛試過將矩形立方體的三消失點平面透視圗,用逆向作圖還原的方式找回原視點的距離及方向(二消失點比較單純).亦即就是,一張建築物的相片,把立方體的三向消點(二消)抓出來,是可以回推回拍照時相機和建築物的角度及距離相關位置.瞭解這個位置有什麼用呢?這個點就是把相片還原成"現場"的位置,就是消除"透視變形"的位置.

我很想告訴大家我怎麼作(有興趣的人好像很少?),但作圖的過程主要是觀念,很難敘述.有空再想想,是否可以歸納出一些"實用性"的通則.

消失點簡稱消點,這是從平面透視而來的概念,就是同一個向度的平行線無限延伸,會消失於平面透視的同一點.相機的成像面是平的,所以拍出來的相片是合乎"平面透視"法則(前提是鏡頭無桶狀,枕狀變形,直線不彎曲).

平面透視的基本概念,就是"和成像面平行"的方向,消點會在無限遠,亦即不會產生消點. 而不與成像面平行的方向,在平面透視裏就會消失在成像"平面"的某一點. 一般矩形立方體由3個向度的直線組成,3個向度如果有2個向度和成像面平行,那成像面只剩一個向度會產生消失點,就是所謂"單消透視". 3個向度有1個向度和成像面平行(拍建築和室內空間,相機保持水平,就是讓垂直向度和成像面呈平行),另外不平行的2個向度就會產生兩個消點,就是"二消透視". 至於3個向度都沒和成像面平行的,就是"三消透視".真實空間有無數向度,超過3消以上的探討就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原理都一樣.

以您這次放的相片,第4,6,9是"單消點"的構圖,其餘的都是"二消點"的構圖.至於三消點,就是像機沒有保持水平,垂直方向又產生了另一個消點,就是3月8號剛入行的最後三張.

再以3月11號從第二張開始的墾丁燈塔戶外建築為例,第4,5,8,10,11,15,16是屬於"單消"的構圖方式;第2,3,6,7,14是屬於"二消"的構圖方式;至於第9,12,13這幾張,很有趣,似乎是單消的構圖方式再加上仰角,算起來是二消,但以一般的認定,垂直向度有消點,應該還是歸類為"三消".U大,您說不太懂消失點的意義,其實您的相片裏已都有在控制.

11mm比我慣用12mm寬度多了12/11的畫面,室內空間呈現的廣度真是令人敬畏!

簡單手繪二消示意:
新年回去家乡过年,当然也顺便拍拍自己的家乡风貌。拍完过后才发现,原来美的景色,其实是无所不在的,关键在于你能否发掘出来!

题外话:这次分享有好几张的HDR,全都是手持连拍三张再进电脑合成的。得出的心得是如果GR有防抖就PERFECT了!






















!!!谢谢观赏^^

sixtin wrote:
新年回去家乡过年

图很美,不知家乡在哪?这是用啥相机拍的??GR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