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廠副廠殘酷 PK 戰 Canon EFS 17-55 v.s. Sigma 17-70 Macro

lcying.tw wrote:
是啊,但是當您習慣了......

會買那支原廠鏡...完全是因為"便宜"跟"輕"...
50/1.8這支,我拿來拍人像的,除了特定行程會帶出去之外
平時出勤機率最高的還是SIGMA的那三支

不過最近想再加一支S18-200 OS
騎(單)車出遊就可以減少一些負重了
至於L頭.......再說吧!! 我還不急...
碳腳還沒到位耶 XDDD
-------------------------------------------------------------------------------------
lcying.tw wrote:
其實,樓上的 URD 大大一直讓我滿佩服的......

首先,先謝謝菜手大的誇獎。

我之前敗了相機,在去年的仲夏開始騎單車, 我其實心中一直都有我自己對器材規劃的方向
相機的部份是從拿小dc亂亂拍,到小灰時代開始了解一些基礎
跟菜手大一樣,入主了400D,小灰退到二線

我一直知道..一支長焦Macro鏡也是我所"必要"的, 但是不能是"第一顆"
就在去年的這個時候(荷花季節)我入手了S70-300 Macro這支陽春Macro鏡
我很喜歡照片中能夠有很寬廣的感覺,第三支鏡頭我也大致規劃好了超廣角
以上三支就是我目前,也是僅有的鏡群 (後來追加一顆玩具鏡)

現在更急切的...是一支更穩定的腳架跟雲台..重量又不能太重..我會背不動...XDDDD
便宜/穩定的腳架勸敗文..對我的殺傷力會比較大一些
(P.S. 不升中柱的高度要有160cm以上哦!! 不然還是沒有殺傷力 XDD)

----
我拍照..我玩相機..我很清楚,我是為了什麼而用,為了什麼而敗
一直到最近,才出現我真心想要拍好的Model...她是我的一位老朋友
所以我"才"追加了一支50/1.8

(有逛單車版的朋友大概也了解...現在的單車是比輕的....
偏偏我的需求不太一樣,重量是越改越重,東西是越加越多....但我很清楚"我要的是什麼"
SO....在各家"武力展示"時....也打動不了我....)
非常精彩的PK戰~~~
大大您真是辛苦了~~~
小屋先生 wrote:
保安保安,可以這樣拜了又拜~拜了又拜嗎...(恕刪)



我說,小屋先生啊,剛剛發了一篇「40D+NIKKI正妹+17-55mm IS USM+百微」的人說這種話好像不大合適耶... 好像有點「作賊喊抓賊」的嫌疑喔~ 況且,在這種「敗家有理,花錢無罪」,以敗家為美德的地方,喊保安喊破了喉嚨也沒人會理你吧? 其實,「不敗」才是真正罪大惡極的哩... 您瞧,那東方「不敗」就是最好的例子,不但殘害自己,還殘害別人,這「不敗」真是可怕啊...

不過,小屋先生這句話倒是讓我有感而發,面對「敗家」這件事,清晰的頭腦是很重要的,意志不夠堅定的人、缺乏主見的人、坐這山望那山的人、錢太多的人、搞不清楚狀況的人、...,最好什麼東西都不要碰,因為這些人對敗家毫無防禦力。唯有靠自己冷靜去分析自己的需求,規劃出一張屬於自己的敗家地圖,一步一腳印,才是面對敗家的自保之道。

例如我自己的敗家地圖是這樣的:

1. 什麼都沒有,所以先買一台 C/P 值高的小 DC 來打基礎。
2. 覺得該是入門單眼的時候了,所以在 400D 價格變得很合理, C/P 值飆高時買一台。
3. 標準變焦、望遠變焦、大光圈定焦是入門的基本組合,所以 C/P 值最高的 Sigma 17-70 、小小黑 IS、 50mm F1.8 各來一支。
4. 發覺標準變焦是我使用率最高的鏡頭,但覺得 Sigma 17-70 不夠好用,所以"集氣"敗一支 EFS 17-55 先。(目前走到這裡)
5. 小小黑 IS 拍蝴蝶很好拍,但是放大率太低,只能拍大隻的,所以再來存錢買一顆 100mm Macro 。
6. 目前「三元」差「一元」,但是沒出國覺得用不到超廣角,所以在已經沒什麼要敗的時候,再來一支 EFS 10-22 ,等出國的時候用。

等走到第 6 步的時候,我的"階段性"計劃就完成了,雖然中途會對 40D 很心動、對 450D 很心動、對L很心動、...,但這些東東是毒不到我的,因為這一路「敗」來,心裡覺得很踏實,而且我有一個明確的方向,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走~ 而且,等我走到第 6 步之後,說不定 50D 出來了,那我就只要直接昇級機身,完全不必煩惱該搭什麼鏡頭,因為該有的都有了,而我也在 400D 上訓練出能夠充分享受 50D 優異性能的能力了~

但是...L呢? 很抱歉,因為L頭的焦段全部都是針對全幅設計的,所以只要我手上沒有全幅機身,除了小小白 IS 之外,所有L變焦鏡都吸引不了我,因為焦段真的不好用... 那麼,定焦鏡呢? 同樣的理由,定焦鏡因為不方便,所以不管定焦再怎樣毒,我還是喜歡用變焦鏡。假如哪天我真的上了全幅,那我的下一步也已經設定好了,就是先來一支 24-105 L ,再來一支 17-40 L ,如果我還沒有小小白 IS 的話,就再來一支小小白 IS 。至於其他的鏡頭,很抱歉,再怎樣毒還是讓我覺得不方便...

其實,樓上的 URD 大大一直讓我滿佩服的,因為每次我亂丟出一些純鬧場的勸敗言辭時,他總是會有一番很有主見的回答~ 所以,敗了又敗、敗了又敗的問題,最後還是得回歸到自己身上啊...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才想說最近來去敗一支回家
只是真貴啊
終於看完這11頁的大長篇

其中有認真的比較和雞同鴨講的筆戰

總結一下3點心得

1.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C板有板條...是條例的條.不能吃喔
-->討論要小心火燭
情緒性用語會破壞討論氣氛,
對人不對事的同時就離題了也造成各自表述
同樣的,
用便宜鏡和高檔鏡比較會酸到人.
因為有人能單純的滿足於高C/P的優點
有的人卻完全無法接受其缺點
眼裡已經容不下這粒沙了!
其實多數從鏡黃晉級到鏡皇的
多半已經和鏡黃體會過一段高C/P的熱戀
只是有的人和鏡黃分手後看那些熱戀中的人格外眼紅
但要知道! 情人眼裡出西施,
一個人開心的程度不是外人能理解!
所以還是回歸到理性平和就事論事方為上策
善哉

2. S和C的差別在於一個是C/P王(兼鏡),一個是鏡皇
-->現實就是每個人價值觀不同
我覺得新手用S不是罪,反而是磨練的機會
而且只有經過體驗才能了解到鏡皇的優點
這些銳利色差等等固然重要,但是技術更重要
板上許多第一隻就是L的新手常抱怨不知道差在哪
只會拍正面比Ya的大頭照的人拿單眼只是徒然
當使用者的價值觀在技術進步的同時會開始改變
在C/P鏡的缺點被使用者評估為高過它的優點的時候才是換鏡的時候
而從不同眼力和技術點下去說S鏡不好,則是剝奪了新人的技術精進機會
同樣的,當看不出C鏡好在哪時去買只是浪費錢
(可以捐給我 )

3. visitefan 大大和小屋大大要證明的是不同的事
-->問題是出在S和Canon相機都有問題
這不是緩兵之計,而是從第8頁的火拼開始我就想看會不會有人提出
所謂的從底片機就有,Canon故意虧待副廠鏡,白平衡有問題
到後面說的算法不同, 總算有人想到這點了!

是的, 看完後的結論是--

這個黃!!是因為
"算法與鏡頭本身偏光的關係"

同款副廠鏡頭給相機的光學資訊是一樣的(沒偏心)
當某些畫面出現黃黃一片的時候應該是鏡頭發生偏光
(因為沒有高檔鏡片的材料和做工,甚至設計上有漏洞)
導致額外的褐黃色光不當被鏡頭送到相機CMOS/CCD

visitefan大大一直說N家沒這問題只有C家有是偏心
答案並非如此, 請繼續看..

這時就又要說到相機的出圖晶片
"DigicII 的運算方式一定有問題!"

如果同一顆鏡頭平時會提供純白色(或無彩灰階)的影像給CMOS
只有在發生偏光,畫面完全缺乏純白(或無彩灰階)的時候,
晶片就單純的相信"這是在一個黃色世界拍的東西"
但是它缺乏驗證.並可能只是單純的去執行
1. 原廠鏡的色偏修正
2. 計算白平衡的變數(加減某些色調)
把這兩者套上就出圖了. 所以黃黃會被保留.

但是用DPP跑的時候就不一樣了.
由上面某大大翻書結果也提到
"它跑圖的計算方式不同"
所以產生的結果就是會把黃黃降到最低
因為它經過整體評估判定'那個黃'不真實

那要怎麼算呢?

最簡單的算法是:
"整體加減某個值,
來取得第一個純灰階點"
(pixel)
因為我們看到的黃多數只存在於淺色部份(開板大大說是綠色)
但是其實"黑色部份也不是真的黑"(是又黃又黑)
所以就算在黃色世界拍的圖也該有純色的灰階存在!

以html的色碼來解釋的話就是: 純灰階色調=從 RGB都是0 到都是 F
一但整張圖裡缺乏純灰階(只有黃黑 010100 沒有純黑 000000)
那就會造成看起來像灰階但其實不並不對!

當它顏色深肉眼不容易發現,但! 淺的時候就會輕易的被發現

舉例 純灰階 vs 黃灰階(Blue -F):

第1組:
DDDDDD vs DDDDCE

第5組:
444444 vs 444435

第2組:
AAAAAA vs AAAA9B

第7組:
111111 vs 111102

第3組:
888888 vs 888879

第6組:
222222 vs 222213

第4組:
666666 vs 666657

第8組:
0F0F0F vs 0F0F00


減藍色的量一樣是 0F (或16)
相信大家都能輕易看出第一組的黃黃
眼力好一點可以一路發現正灰階和黃灰階的差異
如果你能肉眼看出最後一組的色差
真的可以供起來拜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40D可以測試Digic3
基本上目前多數Canon小DC都用Digic3
加上小DC內建的鏡頭都是"原廠鏡"所以不會黃
自然也不需要上述的色域調整
未來如果有使用DPP算法的新晶片(假設是Digic4)
說不定就可以正常使用,並在直接出圖時濾掉不定期的黃

以上


p.s: 歡迎討論,不歡迎筆戰及對人不對事,感恩


jpm_ch wrote:
終於看完這11頁的大長篇...(恕刪)
總結一下3點心得...(恕刪)


感謝 jpm_ch 大大精彩的心得解說,並且為大家提供了一個不同的思考方向~




jpm_ch wrote:
發生偏光的時候畫面完全缺乏純白(或無彩灰階)的時候
晶片就單純的相信"這是在一個黃色世界拍的東西"
但是它缺乏驗證.並可能只是單純的去執行
1. 原廠鏡的色偏修正
2. 計算白平衡的變數(加減某些色調)
把這兩者套上就出圖了. 所以黃黃會被保留...(恕刪)


關於 jpm_ch 大大的這個說法,個人覺得可能性還滿高的,至少處理器有沒有辦法在畫面中判斷出純白或純灰,對於白平衡的精確度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例如我前陣子拍了一些大型的東西,由於我只有一支外閃,更不可能有什麼專業的燈具,在照明設備不足的窘境下,很克難的拿了 2 支戶外用的投射燈來頂一頂... 由於鹵素燈的色溫有點怪,自動白平衡明顯偏黃了些,所以我拿出平常很好用的 Double A 拍了一張,結果原本預期應該黃黃的 Double A 居然出乎意料的「白」,用這張「白到很純」的相片作了自定白平衡之後,竟然拍出了「偏綠」的相片...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lcying.tw wrote:
Double A 居然出乎意料的「白」,用這張「白到很純」的相片作了自定白平衡之後,竟然拍出了「偏綠」的相片...orz


以前還在玩小灰時..不知道菜手大是否還有印像
白平衡用的照片..如果拍到過曝的話..
顏色怎麼拍都會一整個慘綠
URD wrote:
白平衡用的照片..如果拍到過曝的話..
顏色怎麼拍都會一整個慘綠.....(恕刪)



小弟當時沒空慢慢玩,沒有仔細看,自定白平衡不成,直接調到有點正常但還是不太對勁的鎢絲燈白平衡將就著拍了,經 URD 大大這麼一提醒,趕忙把相片從記憶卡裡面重新倒出來,嗯... Double A 的相片果然白得很不尋常,完全看不到任何細節,連摺痕都沒有... 可是...這過曝又是怎麼回事哩...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我是新手~最近也是胃了選擇那一款鏡和機在mobile01 和其他網站觀看其他使用者的使用心得! 在這兩鏡的比較下真的不仔細看還真的是分不清楚有何差別~ 但像我這種預算有限的人還是選擇副廠好了~ 畢竟我追求的是畫質!反正沒放大筆較老實講也根本就沒什麼差別!
lcying.tw wrote:
感謝 shouea ...(恕刪)


說真的 大大你這張IS 有開跟沒開的裁圖比對

我真的分不出來有甚麼不一樣耶....
Canon 5D3, Honda civic8, http://blog.xuite.net/luckyjacky/wretch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