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on的的佳記日記------再續前文之上高地(2020年11月10日更新)



又上山吃葡菜

自己對吃這方面不太挑剔,所以每當吃到滿意的食店或菜式就會繼續
光顧。望廈山這葡餐館內部裝飾已一段時間了,最近聽聞再度奉客,
所以就擇日上山再吃。
由於這餐廳是旅遊學院用以訓練學生的,又因是公營機構,應是不用
考慮賺錢的,所以這裡的食桌不多,食材新鮮,加上又有停車場,真是
個放鬆享受一頓的好去處。



01.比預約時間早到,就去了學院附設的旅館門前的小蓮池拍睡蓮。



02.新機器對極端的光差情況控制得不錯。



03.西餐講究氣氛,重新裝飾後桌面多了些擺設。



04.很喜歡這裡的餐前麵包。



05.熱烘烘的麵包,佐以牛(黃)油,中間的是葡式香腸末,最上格的
似是橄欖油。



06.同伴點了套餐,頭盆是龍蝦凍,龍蝦肉外面是果凍狀的龍蝦湯,
視覺及味道都是佳品。



07.我得坦承自己不愛嚐新,所以仍是點了葡式海鮮飯。說點趣事,
鄰桌食客也點了這飯,上菜時卻投訴說為何竟是湯飯?曾在葡國
吃過這飯,其實也是有湯汁的。



08.同伴的主菜炸魚柳薯條。



09.套餐的甜品陣容很是豐富。



10.除了有蛋糕外,還有葡撻及芒果布丁。



11.這塊叫木槺蛋糕也是葡式甜品。



12.最後的一道是濃縮咖啡伴一小片甜餅,葡國人嗜甜,吃這類佐咖啡的
甜點時,咖啡勿下太多糖,這樣可中和甜道,呵呵。
為拍睡蓮,所以帶了24-105,拍食物時也用這支,模式就用M5內的食物
模式。


13.由於代議士將要換屆,回家時順道去拍一些附近廣場的看板。



14.馬路的一邊是那座已廢棄多時的酒店,商人與官員卯足了勁想榨取
這塊土地,畫下了一個又一個的大餅。有友好團體敲鑼打鼓,拆掉只是
早晚的事。



15.甚至有所謂衛道之士跳出來訴說門前這幅壁畫不雅。在就連
本地與官員最有「關係」的紙媒,每天出紙都有介紹風月場所
廣告的今天,這壁畫真有他們所說的「威力」,呵呵。



16.所謂難為正邪定分界,這就是現今的澳門。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東遊記2017之美食篇(1)

雖然對自己的時間可算是全面支配,但總有這樣那樣的牽絆。原則上,
自己是不想再東遊的,但...如此種種,就有了這次東遊記。行程包括:
東京、輕井澤、松本、上高地、河口湖、橫濱及淺草,10天中跑了
588公里。旅程中用相機及手機拍了差不多1500張照片,本來是想
賞楓的,但除了兩個城鎮之外,其他的都乏葉足陳。
雖然這次外遊回家後的善後工作頗有效率,但寫遊記的動力卻鼓不
起來,就隨便貼貼算了。
民以食為天,觀光之餘,嚐鮮也是旅遊的重點項目,所以就先以飲食
打頭陣。



01.年紀漸長,從前本著「焚化爐」式的飲食方式,就連飛機餐也能當
美食的,今天只覺得是雞肋。



02.坐了約3小時的火車(東島國的軌道交通頗多款式),終到首個
目的地。在車站有這種以瓦製飯釜盛的火車便當,可惜退還這盛器
真是煩人,所以唯有以眼代胃好了。



03.那邊天很快便黑,加上快1小時的時差,出閘時只7點左右,但
馬路已漆黑一片,就在車站裡的小餐廳晚飯吧。當時氣溫10度多點,
就來個咖哩鳥冬暖暖胃,同伴也點了咖喱牛肉飯。這個象徵富士山的
飯團上有面小旗,似是慶祝富士山登錄世遺,但查了一下,應是
2013年的事吧...



04.搞定入住後,在附近便利店準備翌日的早餐。酒店離火車站5
分鐘車程,但原來不屬市區,路燈不多,全靠早已隨行的多用途
電筒。



05.這次要住6間酒店,當中只有一間是包早餐的,其餘的就要吃泡麵了。



06.東島國蕎麥麵很有人氣,可惜這家似乎很上檔次的店味道就無甚
特色。炸蝦及(冰的)蘿蔔末的都有湯,本想點蘸汁的...都是不懂
那邊的文字之故。



07.甜點還是不要了,買了個兩個拳頭大的梨。



08.下午在酒店附近的大型超市來個下午茶。



09.晚餐本想吃批薩(輕井澤很早就有外國人定居,加上那邊非常仰慕
洋文化),結果走了兩家都未能如願,唯有吃泡菜拌飯及(堅韌非常的)
牛排。



10.離開輕井澤往下站松本,在車站買了這的說是俄羅斯傳入的
炸包子。



11.要轉車候車,自然去訪問洗手間,奇怪的名稱,這就是文化差異。



12.又是個很快昏暗的下午,在商店街這家有百年歷史的咖啡館休息,
掏空法包盛的忌廉湯及雪糕作為少少的加油。



13.在松本的酒店不遠有家烤肉店,點了個套餐,有牛舌及多款牛肉,
真是入口即溶,不愧是信州和牛。



14.很怕烤肉店的油味,尤其在穿著禦冷衣物時,幸好這店的抽氣設備
一流,餐後身上完全不帶油味。



15.松本的酒店是包早餐的,簡單吃過後乘火車再轉巴士到上高地。這裡
旅客頗多,餐廳就一兩間,所以就只能吃包子。



16.外觀就像廣東飲茶的叉燒包,餡料有多種選擇,要了個非常有名的
飛(馬單)牛餡的。低溫下吃熱騰騰的蒸包,甚麼餡料也好吃。



17.整天下著雨,改了車票早點回松本,在車站連鎖咖啡店吃蛋糕。
買了個長野蘋果,與大號的手表比較,就看到這蘋果真不是一般的
大。



18.再回到車站旁的一家麵店晚餐,兩碗拉麵、再來杯梅酒及炸雲吞。
近年澳門的芽菜質量愈來愈差,看人家的差不多比拉麵還要粗。
(未完待續)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東遊記2017之美食篇(2)

01.到河口湖的軌道交通只有乘這登山電車,剛好搭上的就是宣傳上的這列,
順道嚐了這車上專賣的便當。



02.到站時小雨變成大雨,在車站對面的餐廳午飯,接著是指定動作---
到便利店購翌天的早餐。



03.來過河口湖的都會吃車站對面的麵店,這是他家的母店,裝飾非常
東島國風。



04.這母店主打麵食是以鐵鍋作盛器,像刀削麵,但很寬,佐以
多種蔬菜,湯汁滾燙,正好在寒冷的晚上暖透你的胃。島國人對
自己的鄉土很有感情,這麵店的七味粉以自家專用的小富士山瓶
盛著。



05.鍋麵份量很大,不過也點了這款生吃馬肉。可惜肉還未完全解凍,
正好用熱騰騰的麵湯來燙燙。



06.隔天放晴,拍了這麵店的外觀。中午小休,剛好又遇上這麵店的
分店,店的外型是剛逛過的根場合掌屋,這屋頂跟白川鄉的似有點
不同。



07.這分店佔地較小,但陳設一點也不比母店遜色。



08.擺設很有時日似的,真是愛迪生家用留聲機?



09.屋頂還掛了島國的傳統風箏。



10.奇怪的是分店不賣那種鐵鍋麵,就點了烏冬。



11.在媒體宣傳中,早知東島國有種叫糰子的小吃。下午乘纜車上山頂,
在上邊食店試了,像廣東的湯圓,但沒餡料,外表塗抹了帶甜味的醬油。
回程時在車站前遇上這個流動小販,也是賣糰子的。



12.晚飯去吃另一家店,點了味噌拉麵及大蝦咖哩飯。

http://i186.photobucket.com/albums/x36/afonfong/Trips/2017/JPE17/Food_JPE17/Food_JPE17_031_zpsfhsqer3w.jpg

13.說了東島國人愛自己的鄉土,其實也懂得包裝營銷。作為旅客,反正
要吃泡麵,何不買個有當地特色(這次的是富士山)的呢。



14.雖然到達橫濱時間尚早,辦妥入住手續還未到午飯時間,不過
就來個早的午餐吧。在酒店對面的連鎖店點了燒秋刀魚飯及牛肉飯
定食,再加一個雪糕。



15.午餐有點隨意,那晚飯就正式點吧。兩客定食分別是有點像
壽喜燒的炸豬排和五色米飯,以及燒雞。



16.翌天中午吃了廻轉壽司,這店用料很不錯,非常能吸引食客。

東遊

17.這邊的壽司飯團較小,而魚肉卻比飯團長出一半有多。



18.也吃了少見的款式,不過這魚味道卻無甚特別。



19.一般來說,迴轉壽司店都是人手點算客人取去的盤子,按不同
顏色計費。結帳時,小哥拿了一支像機場安檢用的棒,在盤子間
掃了一下。然後給我一個像以前的呼叫器,上面屏幕顯示了我們
所吃的不同的盤子數,最後合計是(當然連8%稅)¥2340,折合
每人港幣約80元。這店最低的收費是¥160/盤,似乎不是最便宜
的迴轉壽司店,或也因此這店的壽司質與量都較令人滿意。
(未完待續)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東遊記2017之美食篇(3)

01.在澳門多家5星級酒店吃過自助餐,其他不說了,食材都是
冷藏得味同嚼蠟。在橫濱偶然在紅磚倉庫發現了這家譯名為
漁夫市場的自助餐。



02.門前擺了東島國食店流行的食物模型,仿真度很高,令食客
不自覺地就被吸引入內。



03.門口看板已明碼實價,60多款食物,收費不貴,不過主打的
蟹腳是要加費的。由於這裡百多年前本是貨倉,所以面積很大,
店家索性在開放式廚房設了個燒批薩的爐。



04.出外吃東西當然要嚐新鮮,這是用墨魚的墨汁作湯汁的料理。



05.食物款式繁多,最重要的是食材比澳門吃到的好多了。



06.在河口湖便利店已見過,在橫濱又重逢。一個普通的麵包夾著
炒麵作餡料,名符其實的麵包。試了次酒店的自助早餐,收費貴,
食味比我的「麵包」差多了。



07.最後一站的淺草離橫濱很近,一早就辦妥入住。去找鰻魚吃,
酒店服務員是位台灣人,向我們介紹了家好店,可惜時間尚早未
開店。隨意逛逛時找到這家,窄長的店子,是那邊小店的典型。



08.貼近開放式廚房的酒吧式座位,另一邊也是迷你式檯椅。然而,
鰻魚是碳火即烤,而且500(島國,下同)元一碗鰻魚飯,這就是
店家的招徠。



09.點了完條鰻魚飯,夠豪邁了吧,2000元。在這邊的菜單上
常見「豚汁」這款菜式,這次點來試試,原來是有豬肉及蔬菜的
味噌湯。



10.午飯後逛雷門的商店街,有多家賣那邊流行的零食燒餅的店。



11.炸蕃薯球似乎是這裡的名物。



12.鯛魚燒是麵漿燒成魚形,中間放紅豆餡。



13.這裡很多特別的小吃。



14.大大的中文字,原來是甜麵包夾著雪糕,要了個抹茶味的。



15.本來打算來這家晚飯,這是家百年老店,是淺草賣泥鰍鍋的
名店,左側的是摘自網路的照片。



16.後來改了吃烤海鮮,店面很島國。



17.雜錦魚生。



18.主打是烤海鮮,扇貝是必吃的。



19.每桌一個爐,自助式燒烤,再加一碗麵當主食。



20.淺草的酒店收費不便宜,房間超細,不過應有的設備也不缺。
喝慣了N牌咖啡機的咖啡,這次試試島國自產的,粉囊是膠製的,
味道...還是算了吧。



21.離開前在機場吃午餐,咖哩炸雞排,超多油;意麵海鮮湯,
是濃湯,好味。在外多天,到家已過飯點,在附近買炒粉及作
翌天早餐的方包,就只10天,5片的方包又漲價了1/10。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東遊記2017之交通篇

01.美食完結,這次的是交通。旅行總少不了拍飛機照。



02.起飛時陽光普照,而接近目的地就變成雨天。



03.果如天氣預報一樣,正下著小雨。



04.幸好成田的快速火車就在機場地底,拿著的火車證可乘搭這
NEX,到東京站可轉乘新幹線。



05.舊輕井澤商店街有這種觀光巴士。



06.那邊不少商店用車子來裝飾,甚至有用老爺車。



07.往上高地要乘火車再轉巴士。



08.松本博物館展品之一,機動的消防車。



09.往河口湖的火車。



10.這條線終點站是河口湖,而富士山就在前兩個站,所以這火車
其實是在爬山。



11.河口湖車站前有賣團子的小食車。既名河口湖,觀光又怎少得了
乘船。



12.河口湖前的停車場,從看板上的漢字,知道收費是每30分鐘
¥200/大概14元港幣,而最初30分鐘免費。此外,火車及曾經
高速的旅客1天只收¥500。後來方知背景就是富士山,呵呵。



13.遊河完畢再乘纜車,左下的是橫濱火車模型博物館的展品之一。



14.這博物館規模真不是一般的大。



15.橫濱港有這條帆船日本丸,現在成為了博物館。



16.港口還泊了這艘敷島號,背景是工作船資料館。



17.淺草住的酒店旁就可看到晴空塔。



18.逛淺草時見到這架。



19.東島國不少旅遊景點都有黃包車服務,不過看到業者多在
藉機向妹子搭訕。



20.東島的媽媽很習慣騎單車帶孩子,這些就是標準裝備的電助力
單車,有些還設有兩個小孩座椅的。



21.左下的是我家的「傻妞」,右側的是那邊見到她的姐妹,
左上的是一款略細小的類「傻妞」。



22.曾在大型超市見過可承載手推車的扶手電梯,但那不是梯級型的,
而成田機場的看似就是普通的扶手電梯。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九龍城寨

九龍寨城公園的原址是九龍寨城,是香港近代歷史其中一個

最重要的遺蹟。

九龍寨城位處九龍半島的東北角附近,清代期間在寨城附近
興建了一座炮台。1841年,英國佔領香港島後,九龍寨城成了
九龍半島其中一個海岸防衛要點;寨城在1846至1847年間
陸續建成了圍牆、六座瞭望台、四道城門,還有士兵營房、
火藥倉、軍械庫等。
1898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後,英國藉機租借新界,
雖然九龍寨城屬中國領土,但英國仍派兵佔領寨城,並將駐城
官員逐出。在往後約100年間,寨城進入無人管治的時期,成為
大量低下階層的民眾居所,並且被俗稱為「九龍城寨」或
「九龍城砦」。
二次大戰後,大批中國內地難民來港,城寨不斷擴展,大量非法
樓宇如雨後春筍般在寨城內興建,而無牌牙醫、家庭式經營的
小工廠當時在九龍寨城也很常見。由於城內樓宇密集、通道濕窄、
龍蛇混雜,是毒梟、罪犯匿藏的巢穴,因而又有「三不管」之名
(即中國、英國和香港政府三方都不管)。直到1987年,中英
兩國達成清拆寨城的協議,並於1995年建成了今日的九龍寨城公園。
如今,寨城公園還保留了原為寨城官府衙門的建築。衙門採用
三進式的設計佈局,內有四廂,陳列九龍寨城的歷史資料與文物,
包括門前兩尊清嘉慶七年(1802年)鑄成的大炮,是香港僅存的
一批古炮。
(以上照片及文字摘自網路)



01.趁著往香港買點東西,順道逛逛這座滿載香港近代歷史的公園。
九龍城這個區的樓宇比較矮,令人有種這不是香港地方的感覺。



02.七轉八轉後,終於到達目的地。雖然不是香港人,但澳門就連看
電視也是收看香港的頻道的,所以大家的文化非常接近。香港人習慣
叫「九龍城寨」,原來實際名稱應是「九龍寨城」。



03.我們是穿過賈炳達道公園來到九龍寨城公園的,前者種有很多
台灣欒樹。



04.這些應是花吧。



05.秋冬難有漂亮的花朵。



06.這堵牆應是當年的城牆。



07.雖改建成公園,原來的城門仍保留下來。



08.寨城部分遺跡。



09.很有中國風味的迴廊。



10.這裡有間老式房子,內設有很多與城寨相關的事物。



11.就缺了紅紅的燈籠,像不像那電影的大宅?



12.九龍城又有小泰國稱號,這裡有很多泰式食店。



13.回澳前,在灣仔吃了點麵條。香港有很多潮州人,所以順帶可
吃到那邊的魚旦粉。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東遊記2017之景點篇(1)

今次就進入景點部分,首站是輕井澤。挑10月底出發,目的就是來賞楓。然而,翌日開始行程時,踏出酒店映入眼簾的楓葉根本...



01.這酒店位置離車站及商店街較遠,但勝在有點歐洲格子屋的味道。



02.楓葉未紅,反而路邊灌木卻火紅火紅的。



03.漸行漸發覺較像樣的,黃的略紅的都有。



04.雲場池旅客超多,原因是可以飽覽紅葉。



05.可惜光線反差很強,更曝露出機鏡分析力的弱點。



06.總不能貼10多M的原相,而只是簡單裁成1000x666大小,景物已經...



07.近拍是可以的。



08.真是有點浪費美景。



09.輕井澤有幾座教堂,在婚拍公司吹捧下,N多人來拍婚紗照。



10.路邊也有不少紅紅黃黃的楓葉。



11.東洋人奉為國寶級文物的舊三笠酒店。



12.太陽很早就下山,不過路邊灌木仍努力地紅著。
(未完待續)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東遊記2017之景點篇(2)



01.第二站是松本,松本城是這站的主要景點。



02.已多次說過很喜歡這種繪畫風格濾鏡,可惜尚未找到個PS版本的。



03.這松本城是日本國寶之一。



04.城前的水池形成不錯的倒影。



05.入城要付門票,但不建議爬這座天守閣,樓梯很斜。按規定要脫鞋,不過怎樣也不會想到連襪也脫掉的,怎知這裡樓梯超滑,既要小心平衡又要照顧相機。果斷地未到最高一層就退下來。



06.松本城附近有間書店,正面就如縮小版的松本城。來松本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往上高地。翌日乘火車轉巴士共花3個多小時才到達,可惜整天陰雨連連,既濕且冷,早早就打道回酒店。



07.第3站是河口湖。



08.這裡有個景點叫里根場,賣點是有條合掌村。



09.合掌村是因為這村的屋子就像兩隻手掌形成的屋頂狀。



10.里根場的合掌屋的屋頂與白川鄉的似乎有些不一樣。



11.離開之前,發覺背景的山有點...



12.自己只懂幾個日語單詞,而這裡的工作人員又不懂英語,幾經艱苦才弄清楚這就是富士山。



13.只將原相裁成適當上載的大小,樹葉就糊成一片。



14.黃色銀杏很是漂亮。



15.逛河口湖的一個節目就是乘遊覽船環湖一圈,碼頭的楓葉是全程最紅的。



16.火樹藍天。



17.碼頭對面是上山的纜車站,山上車站有個鐘,就算不懂日文,看心形的架,猜是給戀人許願用的。背景又是富士山。

(未完待續)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 wrote:
東遊記2017之景點...(恕刪)


AFON兄,請問圖一這個 君之名的風格是如何處理的,謝謝。
君之名?不懂是甚麼東東。
如果你問的圖一是剛貼的「東遊記2017之景點篇(2)」的第一張照片的話,
答案是M5拍的jpg,經ps裁切成1000x666大小,稍為銳化而成。
若是第二張的話,這是網上找的的網上濾鏡,名叫everfilter。
希望能解答你的問題。

afon

viertel wrote:
AFON兄,請問圖...(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