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6.2 wrote:
銳化就可以了...討...(恕刪)
剛開始玩單眼的時候...真的覺得銳化萬能,尤其小弟一開始第一顆鏡頭用A16,
在光影魔術手的巧手下,銳利度加個35~50,就覺得畫質提升!這就是單眼!
但後來阿,持續拍了一陣子,期間也觀賞站上許多高手、前輩的漂亮貼圖後,
回頭檢視照片,拍一般小物還OK,若是拍人像,後製加銳利度感覺有點生硬,
這感覺我量化不出來,但就是覺得有點怪怪的...
思考,並多方爬文,吸收
從自由自在大那邊學到「構完圖 再對焦,拍特寫對眼睛、拍半身能對到臉就不錯、拍全身能對到頭就不錯
拍大景能對到人就不錯」的秘訣
從黑麵大那學到「要有清楚的五官與不錯的淺景深,拍特寫建議光圈 4.0、半身2.8、全身1.4」
以及站上常在提的安全快門、入門機身(如小弟的450D)對焦的時候就多逼幾下再按快門、
按快門時盡量停止呼吸、逆光補光、暗處利用外接閃光的對焦輔助燈...等好用的小技巧
漸漸的也就沒在點選銳化這個功能鍵了。
上述幾個大大的提供方法,雖無絕對(如創意攝影時,拍特寫光圈照樣給他開1.8),
但對剛入門的我來說相當有幫助。
以上,小弟對於銳化的一點看法。
回過頭來說明,一開始會回覆說怎麼16-35感覺跟小弟的10-22差不多,
始因,這棟樓的主題「canon 16-35L 出遊照」,點進來,
想說要再次被這鏡頭優異的表現毒一次,因為過去在下面這篇
[分享] 幾張16-35/2.8L Ⅱ
被Larme大 拍的貓 跟 法小金大 拍的人像 給毒到...
多麼華麗的色彩、解析與夢幻散景阿,深覺不虧是L鏡,有錢真應該弄顆來玩玩。
所以看到樓主照片的成像,實與過去認知有些差異。
當然樓主拍攝的主體與構圖的巧思相當引人入勝,如果主題為「分享幾張出遊照」
我想會合適些
ululant wrote:
多麼華麗的色彩、解析與夢幻散景....(恕刪)
解析能力,銳利度這些先不談
散景16-35並不算好,這點也可以省略
其實Canon的鏡頭說真的都沒有一隻算是"華麗的色彩"的
當然還是有差,只是這種差異之小,ab比較您還是屬於"不容易去分辨"的差別
L鏡我也用過幾顆
對我來說L鏡迷人的地方反而不是色調(色調而論L鏡倒是比較寫實)
L鏡我很高興他能做出樸實卻誘人的色調
因為在後製方面有更多空間
華麗的色彩這邊
我還是給蔡頭或手邊的幾顆LEICA來就好
華麗的色彩絕對是L鏡模仿不來的
另外華麗的色彩這邊也不是什麼優點
應該說是討喜吧?
華麗的色彩的背後,通常不過是比較高的對比,與比較高的飽和度換來的
後製方面就麻煩些了...
補充一下
光影的銳化演算得非常差
當然您會有此感覺
ACDSEE也不大好
DPP只能說堪用而已...
而銳化牽扯到的東西太多了
有沒有想過"點距"這玩意呢?
你的螢幕生硬,或許在別的螢幕則是滑順得不得了喔 :P
而您沒有再"銳化"的這一點
或許在相機設定上就已經做了對吧?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