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de wrote:
五稜鏡顧名思義是讓光線在鏡子內部折射,最後讓畫面呈現在觀景窗口
五面鏡則是5面鏡子,讓光線在鏡子間反射,當然也是呈現在觀景窗口
只是五面鏡因為反射的過程是與空氣接觸,導致觀景窗看出的畫面會比較暗(空氣也會有些微的散射,每次反射就損失一點亮度)
五陵鏡則比較亮。但是材質較差的五陵鏡也是可以做的很暗...
這裡有點錯誤
五稜鏡的優點是一次折射多次反射
五面鏡的缺點是每次反射都多一次折射
這涉及光線穿過不同光介質間光能損耗的問題
簡單的說 鏡子的反射光時 光線經過兩次折射一次反射
經過的不同介面的次數越多光衰越嚴重
就單反相機的稜鏡需求,光徑需經過兩次反射後到達觀景窗。在不考慮觀景窗口的視力校正鏡片影響考量下
五稜鏡的優點是,光線進入稜鏡內以後只會做反射,一直到觀景窗以前只會做出兩次折射,
而這兩次折射分別發生於進出稜鏡時。
五面鏡在經過這兩次的反射光程中,則需要經過四次折射兩次反射(進出兩次鏡面反射則需四次折射)
於是這多出來的三次光衰就是影響明亮度最大的阻礙
大家可能不知道五面鏡設計的觀景窗室是有循環排氣孔設計的,
避免反光板作動時那些微的氣壓差造成機械動作遲滯而影響快門的正確開闔時間
也就是說,五面鏡的觀景窗本身就是個風箱 
所以,鏡面積塵的情形自然會嚴重很多
以上,貢獻一點豆知識..
不過我記得很早以前就直接用高透明的壓克力了,
所以最常見的明亮率不佳應該是這塊類玻璃的材質透光率的問題
Intel Pentium MMX 200MHZ
ASUS TX97-E
NEC 32MB EDO RAM*2
Winfast S280V2 2MB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