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會說面板廠牌最重要, 其實那僅是枝微末節的事情. 螢幕除了面板之外, 最值錢的是背後的驅動IC以及廠商獨家的色彩知識. 而專業繪圖機三強大致上是Eizo/NEC/LaCie. 有人說廠商調校不佳可以用校色器搞定, 這個就太小看繪圖機廠商能力了.
校色器能搞定一部份, 但是在調校不佳的螢幕上, 校色器只是讓災難變小, 並不能避免螢幕低劣的顯示品質.
這一切的一切要搞懂有點困難, 我試著用簡單的方式讓大家理解.
雖然液晶還有分TN/VA/IPS等不同技術, 但它們背後的基本原理都是利用電極去旋轉液晶, 靠著液晶旋轉的角度來遮蔽背光模組的光線, 再套上三原色的濾光膜, 然後才能決定每一個色點的亮度.
面板的本質, 大致也只能決定這一小塊地方, 後面麻煩的事情要搞驅動IC來解決.
所以我們來談一下麻煩事兒.
首先呢, 液晶旋轉角度不是與電壓呈現固定的關係. 所以你要讓它亮度由1變成255, 電壓可不是由0.01V變成2.5V那麼單純. 廠商要想個法子先搞定這一塊.
再來呢, 配合背光模組, 當你改變亮度時, 同樣旋轉角度的液晶它的顏色變化也是個非直線相關的結構. 例如你的螢幕要顯示6500k的色溫, 你也保持液晶旋轉的角度不變, 但卻會發現隨著背光的亮度改變, 色溫會跟著飄移.
醬子已經小麻煩了, 後面大條的事情又來了, 也就是Gamma的問題. 液晶螢幕的亮度每個色頻由0-255之間的亮度變化, 是非線性關係. 於是就有什麼Gamma2.2還是1.8的不同設定, 那代表的是亮度變化的那根"曲線"是怎麼變的.
要克服上面這幾個問題, 靠的是背後的專業知識以及專門的驅動IC. 所以那些繪圖機大廠, 就靠著這些know how, 採用自製的IC來運作. 至於其它的廠牌, 就只好買其它人出的現成IC, 於是全都半斤八兩.
那麼, 半斤八兩的螢幕真的靠校色器能搞定全部事情? 答案是看螢幕體質.
為什麼要說體質, 因為體質決定"你要掉多少色"!
要掉色? 沒錯! 校色是個減法的過程, 或者說是讓你螢幕可用顏色變少的過程.
這個原因又複雜了, 不過那都是由我剛才說的那一大狗票的問題所引起.
其實呢, 螢幕的廠商為了讓機器在展示架上美美的, 所以它最佳的顯示狀況就是出廠預設值. 而一般螢幕多半又是8bit色頻, 所以你只要調整OSD任何一個設定都會掉色. 這是沒辦法的事兒, 8個bit全都用完啦, 改什麼就會少掉東西.
例如你改變色溫好了, 掉色! 改對比好了, 掉色! 改亮度好了, 色溫跑掉, 回去改色溫再掉色. 你想的到的調整都要吃掉色頻8個bit當中的一小部份.
所以呢, 你想想看, 當你要校色時, 萬一出廠色溫不準/Gamma不準/亮度太亮等等, 你一校正下去就會掉色.
為什麼要掉色? 那是不得不然的事情. 因為校色器必需做個對應表, 讓RGB三個色頻對應不同的增益才能保證色溫, 要讓三個色頻重新對應新的亮度, 以便保證Gamma對應. 它的過程很像你拿了一張機身直出的JPG, 然後到Photoshop裡面去做8bit工作空間修圖, 拉對比某些細節會掉, 拉色飽某些細節會掉, 改曲線還是某些細節會掉, 就算做銳化還是一個掉色的過程, 改的東西愈多細節就損失愈多. 螢幕的校色過程也是一樣, 先天愈不良則掉色掉愈兇. 當然啦, photoshop裡面允許你使用16bit工作空間, 所以惱人的掉色問題似乎貌似可以減少, 所以某些稍微好一點的螢幕內建10或12bit的LUT, 就相當於你用了更深的bit工作空間一樣. 當然, 就算你用16bit工作空間, 麻煩事還會出現, 就是你要存檔的那一瞬間, 16bit要縮回8bit時, 還是一樣不能100%對應回來, 除非你用RAW檔它天生資料就超過8bit. 可惜Windows不給咱們這麼幹, 你顯示卡在跑的顏色就8個bit, 所以不必幻想螢幕可以有RAW檔那種優勢與寬容度. 倒是正牌的繪圖機的硬體校色功能, 就相當於是有RAW檔功能的螢幕一樣. 於是, 有玩修圖的應該能搞的懂掉不掉色的問題了吧.
此外呢, 螢幕有1677萬色嘛, 校色哪可能每個顏色都跑一趟? 所以只能跑有限的顏色, 用來"猜測"其它顏色的變化. 於是呢, 先天體質差的螢幕, 猜還很難猜準, 校色出來的效果依舊不能和體質好的相比.
至於繪圖機嘛, 高檔的都靠硬體校色了, 除了內部用12個bit LUT之外, 校色器是直接驅動螢幕去挑顏色, 不但更精確, 而且還可以保證校完色之後螢幕色域內一個顏色都不會掉.
所以呢, 用幻想的話, 螢幕靠校色器就能活命. 但知道背後的原因的話, 我還沒這個勇氣說校色器可以讓爛螢幕起死回生.
說到色域, 廣色域又是一場災禍, 寫它太費時, 要等我吃飽沒事幹再寫..orz
由於沒吃飽, 所以選螢幕的過程省略不提, 我直接講結果, 那就是去買Eizo的CG系列螢幕. 同時有sRGB與廣色域機種可選, 請依自己色彩管理的能力"量力而為". 色管不熟的請選sRGB機種, 色管熟的可以選廣色域機種. 對了, 選廣色域記得要使用光譜計校色(ColorMunki 或 i1 Pro), 否則色溫很難正確.
至於中階的Eizo還好嗎? 也還好啦. 我家有S2411W和CG241W, 拿來顯示照片的話, 光細節的呈現CG就可以完封S系列. 即便兩邊顏色被我校正到幾乎一模一樣, 色域幾乎100%重合, 色溫差不到10K, 亮度差不到1cd/m2, 我老婆還是一眼就能分辨CG細節更豐富.
公喵不帥, 母喵不愛. 公喵愈壞, 母喵愈愛. 不帥的公喵想要母喵愛, 就只好學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