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攝影團體,我是自由行,但是國內是有這種團,前幾個月有個環遊世界夫婦出的攝影書就是跟此團去的。我知道範圍內,此團從印度尼西亞食人族,那米比亞的紅人族與沙漠,到南北極,非洲動物遷移,全都有去。費用不低。我與她們去的地方重複不少,但純屬意外,因為我南極之前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
其餘的極地團體國內外都有做,由於資訊太少(這一年內就會結束),很容易吃虧上當,要小心。
我習慣自己出去,減少與人的可能摩擦。同時攝影團體跟我的目的不一樣,他們是去照相的。這代表說,照日出,日落,星軌,這我也不要玩了,回來八成倒地不起。我這次南極剛好遇到攝影團的,他二人退休的體力與眼力都超過我與太太,恐怖。
回答幾個問題
守先,上面有網友提出我對光圈的解釋的誤解,老實說,我也不確定如何解釋,但他應該對。就是散景比較大的光圈設定,讓我人後方的重點都模糊了。之後有圖補上,可解釋我犯的錯誤與接圖時的困擾。
另外,有一人提出18-200mm的問題。我是日本買的官方貨,與7D是KIT。對焦,品質,防滴防塵,都不理想,但是是我最常用,也最推薦的一機一鏡旅遊鏡頭。除非你兩台相機,那可以小三元兩個,這也是我最常看的組合。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使用18-200mm。
另一人問的問題事關於攝影機與照相機的錄影功能。單純以品質來說,照相機勝出。但是,已對焦,錄音,格式,容量等,都是攝影機勝出。除非你今天錄影是錄像是SONY,SAMESUNG賣電視那種用三角架架著,不變焦的那樣錄(我必須說,去極地攝影的人就是錄這種),不然用攝影機方便許多。令一個好處是鮮少人會批評,大家跑到一程度會給與彼此空間不去鬥嘴。
我從四年前開始跑,七大洲都去了不少,目前台灣的旅客增加速度很快,攝影的也不少,所以極地攝影與旅遊已經變成趨勢。好處是,大多時間我都可以玩乘客機器,不少跟我同級與比我好,哈哈哈。
*為什麼很多這樣的人,但MOBILE與背包客站都沒有討論呢?我所遇的人之中,不少懶,不想讓人知道自已有出去玩,與不少玩到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