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剛去大潤發花了14xx買了一台「收藏家RT-40」,40L的(大約兩層),濕度不可調(用了一天目前大概維持在55%RH以下)...原本小弟也用壓克力箱+防潮包,可是住家這邊實在潮濕,防潮包這樣常常更換除了不環保也不省錢,所以還是改用電子式的方便多囉~~
我用的是壓克力 + 水玻璃( 可循環使用 )之前用過電子式,後來壞掉( 無法除濕,飆到快 RH 60% )就懶的再花銀子買,一個壓克力[大 Size]( RH 有指針式 ) + 「一襪子」水玻璃,變色再換,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只是有兩個缺點:1.RH 不好維持,量控制不好有時候會掉到 10 ~ 20% -_-2.需定時抽換鏡頭放在任何環境久不用幾乎都會有發霉的可能,最好的方式除了除濕外,爾偶拿出來拍拍、順便清潔一下,這才是保持鏡頭長久健康之道,給你參考看看~
請問大家一下由於目前出差中, 當地這時期都有霧氣, 且氣溫變化多端我總不能買一個電子式的跑來跑去,是否可以DIY?目前是想買一個小收納箱+重複用乾燥劑+溫溼度表只放500D+kit(1855)大陸這邊偏遠地帶不知道什麼叫"防潮箱"掏寶網的付費不暸解, 還要申請帳戶再者會隨時移動, 反正公司有配車, 多一個小箱子不礙事這樣可以暫時頂一下嗎?
wen710104 wrote:昨天拿回期盼已久的5...(恕刪) 兩三萬的相機都買了花個不到1/10的錢買個電子防潮箱很值得,也符合比例吧!本人有切身之痛,花了四萬買相機,七萬買吉他,沒買防潮箱結果相機發黴,吉他受潮內傷...不值得啊~~~
我兩個都用過經驗是覺得…壓克力的防潮盒是防潮不除濕!而電子是防潮又除濕畢竟電子會強制把箱內降到適中的濕度值所以今天雨天出勤回來,可能相機有點潮濕,電子式的會自動開啟努力把濕度降下來但是防潮盒的話,裡面的防潮包也只是按照他的吸水速率在吸如果外部的濕氣重,那一打開來,又得重新開始慢慢吸水了。恩……還有…防潮盒畢竟不是完全真空以及隔絕,所以防潮的效率還是有限不過出外旅行放在後車箱倒是挺方便的。
syshiu wrote:當然可以囉,不過我覺...(恕刪) 移動的問題好處理問題是...我並不是用專用的防潮壓克力箱, 而是一般市面上賣的"收納箱"如圖收納箱、乾燥包、溫溼度表, 這是我可以隨手取得的東西只是不知道效果如何....所以才上來請教一下如果可以的話, 溫溼度表的刻度要維持在多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