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機身拿 85 F1.8 和 85 F1.2 比 (都直出不後製) 拍攝正常情況下的照片
顏色差別應該一下就出來了
機身發色的部份,我認為是不同CCD/CMOS補捉色彩能力和處理晶片差異,所以略有不同
有人說數位時代,發色不重要,我也同意
因為大部份人都會再經過後製處理,若是用第三方廠商的軟體解RAW(例如Adobe Camera RAW/ Lightroom2)
那出來的顏色就是Adobe風格,或是利用其他方式去模擬別廠牌的顏色都是ok的
也有人喜歡後製成lomo 或是其他個人風格,那機身鏡頭原本的發色就更不重要了
通常會考慮發色問題的人應該是LCD夠好,對色彩敏銳度高,喜歡該原廠直出的顏色,事後對顏色後製幅度不大者
tomzhu wrote:
请见下文《什么是色阶...(恕刪)
很多螢幕並沒有校色過,亮度對比也是隨各人喜好調整,
這是一個。
另一個是發色就跟鹹淡一樣比較個人口味的東西,
如果商業攝影還會因為案件跟客戶需求不同也會隨之調整。
但每支鏡頭還是有一點自己的傾向,例如35/1.4L就真的很濃,
另外感光元件也有影響,同樣是17-55,在D1x上面拍風景,天空漂亮得不得了,
在D70s上面就算了。
發這個字用的很妙,小弟自己解釋的話,感覺就好像在看照片的時候,顏色好像源源不絕湧出來,還很新鮮,
那就是發色。
有些時候顏色黯淡無光,好像死了,或者雖然很鮮豔,但仔細一看卻是油漆塗的僵掉的很假的顏色,
這樣的發色就不能說很好(最近常看到後製把顏色催太兇的照片,就有那種感覺)。
的確是純感覺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