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內閃時,iso auto固定在400的問題

關於 ISO400, 就有請 Herman老師詳解了 ...
就我猜測, 應是諸多因素(成像品質/閃燈距離/閃燈回電/過曝/環境光源/計算複雜度...etc) 取得一個平衡吧 ~~~
BTW, 除了晚上用閃燈外, 白天補光也必須考慮, 增加環境考量與計算的複雜度 ...

長條圖, 就我的認知, 僅止於參考用 ...
長條圖的曲線型態 與 相機曝光系統曝光結果 與 我們希望相片的曝光結果 應沒有絕對的對應關係 ...
要看當時環境情況, 設備的設定 與 我們希望的結果 來看才會比較有意義 ...

另外, 閃光燈的加入, 簡單而言, 會有閃燈閃的到的主體部分 跟 閃燈閃不到的背景(環境)部分 ...
如果測試的環境在室內或不夠廣闊, 可能閃燈都閃的到, 加上環境光源很弱, 所以拍攝結果可能會很相似 ...
但對於具有閃燈閃不到的場景來看, 不同的拍攝設定, 背景呈現出來的亮度就不一樣了 (長條圖暗部比例應會不同)

科學分析的數據有時只是某種表象而已, 不一定能直接了解真實的情況 ... 長條圖參考就好了 ...



PS: 所以, 沒有深入分析了解的統計數據意義能有多大, 在位者真的要慎思, 不要只是拿來愚弄人 ... 離題了 :P ...



如果不喜歡400, 可以手動調到其他ISO設定吧.
我睡了一晚後也想到A, T模式只會降一級這個點
所以閃燈無法發揮其所有力道
M, P模式快門差一級應該也是c大說的參考^^
c大真是我的救星,太感謝您了
也謝謝各位大師替小弟解惑

另外我剛去找了說明書
他提到:
C.Fn I -7: 光圈先決模式下的閃光同步速度](第253頁)時,可選擇以下閃光
燈自動設定選項:在A拍攝模式中可用。
• 0:自動*
• 1:1/250-1/60秒 自動
• 2:1/250秒(固定)
一般情況下,同步速度在1/250 秒至30 秒的範圍內根據環境亮度自動設定。
在低光照環境下,拍攝主體用自動閃燈進行曝光,背景用自動設定的低快門
速度進行曝光。主體及背景將均可獲得標準曝光(自動低速閃燈同步速度)。
對於慢速快門速度,建議使用三腳架。

也就是說系統會自動拉長曝光時間,目的是讓背景曝光完全,會不會是為了這個原因而降iso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