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鏡頭發霉,切勿存放乾燥箱!=>大家討論一下吧

之前因有三顆鏡頭靜置於相機包未放入防潮箱而發霉送洗的經驗,
送洗回來後就買了收藏家(還加入三盒水玻璃)設定強力除濕,
濕度表就在50~55%之間來來回回, 斷電也不用怕發霉.
住在溼度可以說是全台前幾名的地區

防潮箱溼度保持45~55%

房間溼度永遠保持在60%以下(停電時除外)

鏡頭數少,每週假日出遊前都固定拿出來關心一下

在家時鏡頭絕不在包包裡過夜

如果還是讓它發霉...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kkman0730 wrote:
加州夏天的平均濕度是36%,冬天也只不過45%,比台灣低得太多,東西幾乎不發霉。.(恕刪)


以上說的濕度應該是說室外吧? 我住在美國南加州.(非沙漠地區), 根據我測量, 有人居住的室內, 有洗澡, 有煮飯, 有人活動, 有用水, 濕度大概在50-60中間吧. 更不用說有下雨時, 南加州不發霉? 開玩笑.有些房子天花板都會長霉點了

所以我還是從台灣扛了兩個乾燥箱.....

kkman0730 wrote:
結論:乾燥箱因為「陰暗」、「空氣不流動」以及「不夠乾燥」三項原因,並不適合存放相機、鏡頭等物。要保存名貴的光學設備,不如放置在開放性的明亮空間,搭配適度的空氣循環,即可達到最佳效果。
(恕刪)



影響黴菌繁殖,最容易控制的因素是殺菌、溫度跟濕度,只要控制其中一項因素,就可以減緩甚至抑制黴菌繁殖。

台灣年平均溼度是在80%-90%之間,把鏡頭放在開放性的明亮空間,搭配適度的空氣循環,在同樣環境下的土司麵包都會發霉了,鏡頭怎麼可能不會發霉?

不夠乾燥?一般電子防潮箱的箱內濕度很容易就可以低於室內溼度,吸溼效率就算差一點的也都可以低於50%,會講防潮箱不夠乾燥真的是胡說八道。

空氣不流動?既然箱內溼度已經低於室內濕度,那讓空氣流通只會增高箱內濕度,對於防霉一點幫助都沒有。

陰暗?既然降低濕度就已經能有效抑制黴菌生長,那有沒有照射日光根本就不是重點。

Mogami wrote:
小弟有做過實驗,先櫃門打開3小時且不插電,讓2咖防潮箱跟環境相同濕度、溫度~

然後關櫃門、差電,開始除溼(都是空箱),都開到 High~

3小時候,AX-106 濕度降到 7%,AD-66 還在33%.....

除溼心臟的除溼能力,差異是非常明顯的~
...(恕刪)


大大,你做實驗前,濕度計有校正嗎?
請問一下
打開門3小時...兩個防潮箱跟環境相同濕度...兩個濕度計測得環境濕度相同嗎?
好奇想知道一下而已
我2隻10多年的鏡頭放防朝箱外加一盒除濕盒

放了8-9年沒動

前兩星期整理時

鏡頭還是很明亮

但是

橡膠部分有白粉狀物體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網購看過有人說「買來就放在防潮箱、少用」,面交一看:鏡頭都發霉了。東西就是要多用,否則放在那邊就會發霉,也代表不該浪費錢買不用的東西。結論:不用就別買,買了就多用,買來不用就趕快賣掉。錢放銀行勝過防潮箱,絕不會發霉!
showerspring wrote:
大大,你做實...(恕刪)


文章請看清楚,一台新的,一台剛換新,2台都在我房間...
EOS 1D X+EF 16-35mm F2.8L II+EF 24-70mm F2.8L II+EF 70-200mm F4L IS

kkman0730 wrote:
大家好在網路看到一篇...(恕刪)


奇摩知識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 樓主還信以為真?
那篇文章就是典型的偽科學文章,
騙騙外行人還可以,
對內行人來說根本錯誤一堆.

只要空氣溼度低於60%以下就不易長黴,
這是微生物教科書講的,
早就是公認的金科玉律.

很多人鏡頭放防潮箱還發黴,
最該檢討的是防潮箱是不是壞了,
溼度計是不是不準,
而不是去質疑科學定律.
科學家用的實驗器材比一般人用的好太多了,
想用家用器材推翻科學界的觀點是不太可能的.
網路謠言一大堆,我相信這一篇也會繼續流傳下去,頂多是沒人信前面會再加上我有個朋友是生物學博士講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