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後一點用變焦構圖,
一樣跳燈。
二、看你跟後牆的距離,
不要超過二、三米的話,
打後面2/3的角度(約60度)
重點是,
後牆要是可以反光的材質,
而且,
不能是會反射後造成有色光的材質,
所以…要有經驗值去看。
三、用離機閃光燈,
把燈往後拉,
大概往後拉個二、三米,
用直打柔光罩(要45*45㎝以上)或反打柔光傘(裡布要白色的)
高度約二米左右,
角度平行地面就好,
但,你要光圈、快門、ISO、閃燈出力值要先設定好,
並且有另一隻閃燈供你在不是拍合照時使用,
行的話,是架二組,
一隻在你右後、一隻在你左後,
這樣就類似棚燈直打,
面大又柔,
燈架買200㎝高輕便的就好,
因為…閃燈不重。
四、一樣退後,
然後用碗公或機頂柔光罩(大的)
直打!!!
戶外這招常常用的到…
這時候就可以知道碗公的好處!!!
小小經驗,分享一下,
如有說錯的地方,
還請見諒。
敗家是無止盡的!何時能停止?想,永遠不會!
楊小霖 wrote:
四、一樣退後,
然後用碗公或機頂柔光罩(大的)
直打!!!...(恕刪)
請教一下,碗公都會附正面蓋板嗎(圖中像燈泡那個東東),否則直打和什麼都不加的閃燈直打有何不同呢?(碗公的柔光材質包在燈管後方及側邊,直打光束不會經過柔光?)
碗公直打
綠水鬼 wrote:
最近幫朋友和家人拍照...(恕刪)
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給樓主參考
第一場現場光強過於閃燈 因為有加裝閃光燈 機身判斷白平衡自然是5400or5500K
(抱歉我不知道佳能機子閃光燈白平衡這檔色溫預設是多少)
與現場的燈不符自然會色溫有問題(現場光色溫比較低 大約是3200K)
但是燈比較弱所以影響比較少比較沒有第二場主體對比嚴重的問題
第二場閃燈強過於自然光 自然對比較重 但因為都變成閃光燈照亮了 白平衡看起來正常與機身設定相符
所以曝光時考慮到自然光的曝光與閃光燈的比例 會影響到照片的對比還有色溫
低對比時 閃燈出力與現場差不多 畫面會自然很多 但是色溫會影響最大除非環境也是5500K
說容易了解一點
1.燈強過現場 與 2.燈與現場相同 還有 3.燈低於現場 三種不同方法 都有不同優缺點
所以大部分的人會用閃燈跳燈 壓過主體及背景 使光線變成都是5500K 因為這招方便顏色較容易控制
我自己比較喜歡低對比 所以我得採用色溫片 將閃燈降溫與現場光接近 白平衡會依現場光源做設定
而不是使用"閃光燈"或"自動"白平衡 雖然這很麻煩 但如果無法判斷時 我也會用上述壓回去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