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觀花賞蟲紀錄---有翅膀的蝦(2015年12月4日更新)

哇~佰萬的重裝備~拍出來的照片果然不凡
其實有苦自己知,焦距愈長的鏡頭尋找目標就愈難。

您可在70-200(小白或小小白)加接1.4X增距,這樣焦距就有280mm,

而最短對焦距離不變。曾實試這組合,拍花及昆蟲效果也非常不錯。

afon

doggikitty wrote:
謝謝你的分享. 果真...(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不煙不酒不嫖不賭,省吃儉用也不是不可能的目標。

或許我是稍早達到而已,相信您也可以的。

afon

wp25538772 wrote:
哇~佰萬的重裝備~拍...(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出污泥而必染

每年一度的荷花節剛結束了。

蓮花是澳門的市花,所以我們的區旗中也有朵綠色的蓮花。雖然蓮荷同是一花,

但既然官方對區旗圖案組成已用了蓮花這個詞,不明白為何主辦單位(公家

部門)卻又使用荷花這個名稱。

小城有些特色,如多如牛毛的社團(我們只有50多萬人口,卻有超過5千個

社團)、以公帑運作的私人(相等於企業)基金會......

先說明一下,從澳葡時代,管治者為〝隨時調動〞金錢,又不要受議會監管,就

立法將我們稅收最大來源(博彩所得)某部分撥入一個基金會。根據澳門地區幸運

博彩專營批給合約有關向基金會撥款之條款,〝經營博彩所得之每年毛收入之百分之

1.6〞撥予澳門基金會。坐擁千萬,基金會的職責就是當財神爺,不過她似乎忘掉了

這些錢財全屬公帑。

澳門日報22日有報導:〝審計署公佈《澳門基金會對社團的資助發放》衡工量值式

審計報告,揭示基金會處理社團資助......未完全按照......規定,調查、審計社團帳目,

......並無資料核實,存有較大監管風險......是次審計範圍集中在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

期間基金會......批出資助個案1217個,社團佔九成二;總金額13億3千多萬元,社團

又佔九成九......

回歸前,社會對澳葡政府以基金會為擋箭牌〝隨時調動〞金錢頗多批評,而炮火最烈的

應數一些本地老牌社團。回歸後,這些社團都搖身一變為管治聯盟的一員。當日

發炮,而現在這基金會資源照樣被〝隨時調動〞。

究竟這些社團獲得多少公帑資助?在網上搜尋了很久也未得結果,最後要在本地民選

代表的FB中找到非官方的資料:

街總:19,000,000元

工聯:19,000,000元

婦聯:11,000,000元

澳門志願者總會:10,000,000元

澳門中華學生聯合會:7,500,000元

中華新青年協會:7,000,000元

福建同鄉總會:6,600,000元

澳門青年聯合會:5,500,000元

歸僑總會:4,500,000元

中華教育會:2,500,000元




01.粵語有句俚語:洗腳不抹腳,意思將錢視作水一般甩掉。




02.小城雖有蓮花寶地之稱,但看到以上審計署揭發的事實,感覺管治部門真的要

向蓮花那種出污泥而不染的特質學習。不依本子批資助為何跟不染有關,那就各自

解讀好了。




03.最近美國《華爾街日報》說掌握了一通電郵,說是由小城一位官委議員發出的,

收件人是本地一間外資博企。




04.電郵內容說那位議員自稱可當中間人,解決這家博企的一些業務糾紛。提供服務

要收費嗎?




05.涉嫌的議員是位法律工作者,他對媒體解畫說,自己是清白的,不過由於美國的

訴訟費昂貴,所以雖覺得被冤枉,但未表示會告那報章毀謗。




06.法律人不是據理力爭的嗎?




07.看這朵色淺得近乎白的蓮花多厲害,雖然從污泥中伸出來,但仍然是一塵不染。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各色蜻蜓

每次看高手達人的漂亮照片時,總是羨慕別人不單拍得纖毫畢現,而且背景

底色都是一級的。鳥攝了快4年,自問鳥運及技術均未入流,鳥到時總是手忙

腳亂,不致弄成朦照已屬萬幸,要搞個靚景美色真是甭提。

自從也拍其他生態後,關於以上難關又覺得較易達到。植物不會動就不說,

而昆蟲就可讓您接近到一定距離,隨意選擇拍攝角度。有了這些條件,美美的

〝色〞照就不愁不到手了。




01.在等鶯的時候,碰到這隻普通的黃蜻蜓,從前未能在鳥攝上取得的自豪感,

終於在牠身上獲得了,呵呵。




02.接著換個不同底色的位置再拍,效果完全不一樣。




03.同是綠色底色,這次的拍攝角度是以頭部為主的。




04.盡量接近對象,就連牠腳上的刺刺也看到一清二楚。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與櫻媲美的澳門道旁花

相信在春秋兩季到過日本賞櫻及賞楓的朋友,都應體會到原來這種自然旅遊的

吸引力。從這些賞花/葉的著名景點的水泄不通的情況看來,估計這種以植物

為賣點的旅遊所帶來的收益應該不少。回看我們的小城,中央已多次要我們

當局將澳門打造成國際旅遊休閒中心。然而,開放賭權轉眼已多年,到目前

小城仍是個除了賭之外無甚麼旅遊賣點的地方。其實只要管理者稍稍有留意

我們的道旁樹,那些靜靜地開著亮麗的花兒一點也不比櫻花差。可惜......




01.每年踏入夏季,這些大葉紫薇就會爭妍鬥麗地開著花。




02.這些紫色花兒佈滿整棵樹,風吹得就似一片紫色波浪。此外,這大葉紫薇的

花期頗長,一定不會令每位來訪旅客失望而回的。




03.在公園內的一角,有幾棵開著黃花的樹。幸好這是罕有的有掛名牌的植物,

樹名為黃槿。




04.驟看黃槿的花形有點像扶桑花,不過後者是矮矮的灌木。




05.北區公園長廊上蓋長有種攀爬植物,每逢夏季都會長出淺藍色的漂亮花朵,

可惜遍尋也找不到其名牌。




06.意外地地在角落找到斷續找了很多的一種開花植物,從其名牌得知這是火焰木。

看起來又真有點像一朵花焰。

〝政策研究室主任劉本立稱,政府待條件更成熟時,會研究編制居民“幸福指數”的

問題。但他指出,受訪者對“幸福”的判斷較主觀,且因受訪時間和地點不同產生

極大變化,導致指標及得出的評價出現爭議,並缺乏較客觀的可比性。〞以上是

摘錄《新華澳報》6月14日的報導。記得小城的統計暨普查局也曾於數年前公佈過

澳門的〝堅尼系數〞,不知道這位劉先生指的〝條件更成熟〞是何意思?又要等到

牛年馬月受訪者才會對幸福有不主觀的判斷?

昨天看了香港無線電視的《星期二檔案室》,得悉香港的堅尼系數已升為0.537

(數字愈大,貧富差距愈大),估計澳門的也八九不離十。不公佈不等於不存在,

生活的擔子壓得快喘不過氣來,人們那還有心情,管他甚麼花與甚麼花!不過,

既然我們每年要花大錢去搞旅遊宣傳,為何要花在一些毫無吸引力的事物上,而

白白放棄了這些漂亮的花朵?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您的作品那麽好,跟著PO,是自不量力,
我只是想確認我的花是跟您相同的嗎? (因為它是大樹,我無法靠近花,沒有看明白。)
我 PO ,只是好玩而已。


哦!只要拍得開心就可以啦。

其實我鳥攝新人,對其他生態更是〝五穀不分〞。

看您照片中的花兒較細小,估計是細葉紫薇吧(之前好像有貼過)。

afon

old38 wrote:
您的作品那麽好,跟著...(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火中花

經常去拍攝的鳥點其實是一個小公園,小徑旁最近長出一些不知名的小花。

這種植物有點像蘭,而其花朵也很像蘭花。




01.此花有6瓣,3條小蕊及1條大蕊,顏色是黃底紅斑點的。




02.拍攝時吹著微風,花兒搖晃不定,對焦花了不少時間。




03.終於拍了張焦點完全落在花蕊上,而且以扶桑花的火紅為襯底。




04.說到紅色,順道貼張紅耳鵯Red-whiskered Bulbul,學名Pycnonotus jocosus,分類為:

雀形目>鵯科>鵯屬




05.這隻紅耳蹲在一束姜花上,將花瓣撕下來當午餐。辣手摧花,情況有點悲慘。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為本地開花道旁樹申訴

日本是世界公認最懂包裝的國家,所以那裡的產品最能吸引消費者。然而,

這並非是說只要有亮麗的外觀,內容則可以假、冒、偽、劣或甚至是黑心產品。

或許是除了自然災害之外,日本沒有甚麼天然資源,所以日人對本土的一草一木

都會珍而重之。

櫻花在日本就如澳門的大葉紫薇,都是道旁樹,不過為何每年櫻的開花期那

短短的十數天,卻可吸引國內外旅客去賞櫻。反觀我們這邊,夏季開花的道旁

樹有鳳凰木、大葉紫薇等等,我們卻毫不動容。




01.在北區公園小徑旁有幾棵4、5米高的不知名樹,現正開著這些桃紅至白色的

花兒。




02.這些花有5塊花瓣,花芯的雌蕊特長,而且向上彎曲。




03.最紅的花還長出黃色的雄蕊,配襯久違的藍天,令人百看不厭。一如概往,

公園內的植物只有少量有掛上寫有名稱等資料的牌子,而大部分的都如這棵

一樣,僅有一個有編號的小牌。究竟是管理當局不知其名稱或是甚麼呢?




04.最近偶然在報章上得知本地有種名為豬腸樹的開花植物正在開花,終於在

公園的一角找到它。




05.仔細觀察,這些成串狀的黃花也有條長而彎的雌蕊。

昨天報章說,澳門旅遊局參加在香港舉行的國際旅遊展,並推介本地的文化傳統,

希望吸引各地的旅客。坦白講,澳門近幾年的經濟受惠於博彩收益,看似超強勁。

然而,中央政府已不止一次要我們的經濟〝適度多元化〞,並將澳門打造成〝國際

休閒旅遊中心〞。依我這個土生土長於斯數十年的澳門人來說,直至目前這一刻,

我看不出除了〝賭〞之外,政府還開展了甚麼可以吸引不想賭的旅客來澳。

今年是我第2次去日本賞櫻,在看到在地人為自己的旅遊資源驕傲後,再回想我們的

小城,我們是否沒有同類型的資源?答案是有的。那麼,究竟為何不加以利用,

反而用一些幼稚的手法去推介一些模糊的所謂文化作為旅遊賣點?

PS.澳門有很多民間節慶如舞醉龍等,但在接近式微之際才拿出這種小眾活動,且

在連本地人也毫不感動的情況之下,又如何能吸引到外地旅客?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