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為位提供寶貴的意見及方向!
看起來像熱噪點
搞不好ISO開到1600
曝光時間減到60秒噪點反而可以減少很多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300秒呢~一般拍夜景應該不須要瀑那麼久~
除非是拍星軌之類的~

我也是5d3但還沒嘗試曝那麼久
miccturtle wrote:
今日發現我的5D3躁...(恕刪)

miccturtle wrote:
今日發現我的5D3躁...(恕刪)

miccturtle wrote:
今日發現我的5D3躁...(恕刪)
為什麼不用ISO 100呢
http://www.flickr.com/photos/never_house/
想縮短時間!

wmc0306 wrote:
為什麼不用ISO 1...(恕刪)
決定今日送廠檢測!希望回來後能有所改善!
請問第二張圖有用啥軟體除躁嗎?
米其林爸爸 wrote:
拍攝地點的氣溫高低也...(恕刪)
miccturtle wrote:
請問第二張圖有用啥軟...(恕刪)


我拍攝時的儲存檔案都選擇RAW+JPEG,但是我不會使用DPP來修圖,所以只用簡單的Windows Liveu影像中心來做簡單的除噪而已,JPEG檔可以用這個軟體做簡單的修圖,給您參考看看
除雜訊選擇auto,其實沒有發揮除雜訊效果,要選擇開啟,才會有除雜訊效果。
除非是拍星軌,其實5D3的夜拍效果驚人。
這張瀑光約40秒,開啟除雜訊後,會同樣花40秒除雜訊,但除雜訊期間還是可以再拍下一張,只是LCD螢幕暫時無法觀看,要除雜訊完才可以看。
其實主要原理是相機馬上用相同條件拍攝一張全部遮黑卡的相片,然後找出噪點,馬上在相機上比較你拍攝的相片,把燥點去掉。
事後再用軟體除雜訊,因為已經是不同的拍攝條件(溫度,濕度,瀑光時間..),所以燥點位置也不同,
效果也就變差。
----> 記住,若瀑光時間超過5秒,記得開啟長時間曝光除雜訊功能,曝光時間多長,就要花多少時間除雜訊,才有效果。 若想要搶拍,而捨棄花時間除雜訊,則比較不好,不如把ISO調高,可以減少曝光時間。

miccturtle wrote:
今日發現我的5D3躁...(恕刪)


溫度等外在條件影響很大....
噪訊很高是可想而知,但從我這邊看圖,是誇張了點 ....

拍攝天文的人針對天體動不動就是一次五分鐘的曝光,其實噪點都很多,也因此天文攝影/星野攝影都有專門的除噪方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