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問個6D觀景窗97%的問題

熱血正義熊寶貝 wrote:
這個觀景窗97%也是...(恕刪)


視野率就只差那幾%,反倒是放大率比較重要
會在意還是爽度的問題比較大,不到100%,連水平儀也給個單軸.....
nikon D7000有100趴觀景窗,15萬次快門壽命,6D果然是入門款

熱血正義熊寶貝 wrote:
這個觀景窗97%也是...(恕刪)


一、差別不是很大
二、不是,查資料不難

jacky000732 wrote:
視野率就只差那幾%,...(恕刪)

放大率不是固定!
只要接目鏡放大鏡片就可以增加放大倍率,像DX機身放大率就可以到110X%,FX機身可以到85%放大率。
1.2X(圓型)
1.17X(方形

以前旗鑑機的觀景窗可以交換許多,除了測光與其他性能之外,通常來說高放大率是一些手動對焦需要放大來看,到後面自動對焦時期,放大率通常各家做法就差不多固定在一個範圍,主要就是自動對焦觀景窗是構圖與看對焦點用。
diffusionless wrote:
100%難度最難是在於不能超過100%

印象中,SIGMA 前二台 DSLR 是超過 100% 的 ..
還取了「動態觀景窗」這個名字!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視野率和放大倍率不一樣,沒看到的地方怎麼放大也沒用。
依據日本CAPA雜誌的訪問,Canon這台沒有視野率100%的理由是要減輕重量,因此不可以用太大的五稜鏡
1. 100%視野率這一項,一直以來都是Nikon領先Canon,從老F-1和NikonF/F2打對台的時代就這樣了,包括Canon機械工藝達到頂峰的New F1,視野率都是97%
(見Canon原廠手冊http://www.prelude.de/CanonF1N/Manual_CanonF1N.pdf),
而Nikon從大F時代就是100%了(見維基 http://en.wikipedia.org/wiki/Nikon_F)
Canon第一台100%視野率的機種是EOS-1
,之後一直只有1系列才有,連EOS3都只有97%,至5D3才第一次給1以外機種.

(個人異常重視此項資訊,以上數據都是"人腦"儲存的)

2. [視野率]要和[放大率]及[視點](虛擬結像平面距離)三者同時參考,才具有實質意義.

視野100%率代表構圖零誤差,放大率越大越容易看出焦點對準沒,視點越遠越容易同時看清四周及曝光資訊不用擠眼睛.再加上好的鍍膜技術,提供[明亮反差夠]的視覺環境,才能造就一個頂級的觀景窗.

無奈上述四項元素從來不曾齊聚於一個產品.

Leica R8是我用過最好對焦的觀景窗(R9應該也相同吧?我沒用過;R8之前的型號並不比日系機優秀),連19mm廣角都可清晰看見焦點瞬間清晰的一剎,這應該歸功於好的光學技術與用心規畫前三大要素的折衷,但視野率就達不到100%.

Olympus OM1是視野率與放大率最極致結合的成果(50mm 0.9X 97%)若以55mm當標準鏡時可達1.0X 97%,幾乎達成雙眼同時張開左右眼無視差的境界!

(APS-C機種的1.0X實際影像大小只是135片幅的一半,達到1.0只能說是廠商沒偷懶,與全片幅的1.0不可同日而語)

3.達到100%的觀景窗如果加用了放大鏡(即使如Nikon DK17M只增加10%的放大率)視點也會大幅拉近,原本戴眼鏡可以同時看四邊構圖的用家,變得只能分四次check四邊,即使不戴眼鏡,要同時看見四邊也很吃力!

4.一個[100%/0.7X]的觀景窗,目視對焦的容易度不及一個[97%/0.72X]的機種,例如D3與D700的差別.

5. 3%誤差,足以影響廣角構圖時,近端最邊邊一根電線桿有入鏡和剛好裁掉;重不重要,就看個人了!

dgg wrote:
一、差別不是很大二、...(恕刪)

先謝謝你回我
不過前面wonly回答的更詳細
直接貼列表出來
真不知道你口氣在差什麼

-----------------------------------
看了列表才發現 我自己用的550D是95%
就算到了5d2也沒100%

所以對一般使用者而言
差這幾%根本沒差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