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開箱] CANON 100QN 底片相機

專業級的"相機"無誤壓

又不是說專業級的單眼

跟一般底片機比,這不專業算什麼
裝不上去跟是不是手動鏡無關,而是接環不同所致。
那棵SIGMA是FD mount,相機卻是EF mount當然會無法安裝。
jasoncv wrote:
SIGMA那顆是手動...(恕刪)

dnaliu wrote:
感謝你的評價啦!!不...(恕刪)


為何要叫自己小屁孩?

其實就像如果您沒有把<28-105>稱作鏡皇或高階鏡頭是一樣。



CANON EOS型號本身在創立時候,慢慢就形成固定式就以數字型號做分類,位數越少越高階。


估計您是因為整個機身關係而這樣覺得這台是專業級的機身

只是底片機和現在數位相機狀況也是不同。
過去底片時代,在慢慢演進過程,逐漸大眾使用變成是35mm底片系統,也就是現在數位叫全片幅的格式,
即使是消費相機也都是使用同樣大小底片,甚至還有更大格式底片的消費型機身,所以SLR主要是在於擁有更多鏡頭與支援,相對機身通常會做得比較扎實。


和後面數位相機身,各自以感光元件大小區分影像差異,使得DSLR和其他消費機種有很大落差,所以像後面機身本身就會顯得扎實度沒有那麼高。
感謝分享,20年前確實不像現在單眼相機也成了3C產品一樣幾乎人手一台
Bailysu wrote:
專業級的"相機"無誤...(恕刪)

如果要談相對性,那請先理解過去底片背景!


現在1DX 5D3等全片幅,就是過去35mm底片格式。
最小那個底片就是35mm底片


35mm底片是其中一個小底片系統,是因為<輕便>在人文有利,在記者推動下,漸漸變成大眾系統,在日系眾多廠商發展之下,形成鏡頭周邊豐富系統。


當時即使是消費相機也往往都是使用同樣底片大小,也就是影像起始點是一樣。





像是1000FN這台和下面Sureshot Megazoom是差不多價位。



EOS 100QD大概會在貴上一些。




SIGMA的鏡頭這台不能用歐~~~~ 接環不同~
不過能用轉接的~ 只是效果沒很好~
哀...那種堅持在字眼上打轉,拿出一些底片大小型式來突顯自己了解甚多的人....就不要跟他爭議了,當時單眼相機不普遍,一堆人拿著傻瓜相機到處拍時,這種可換鏡頭的在"一般人"看起來當然感覺專業許多,現在一堆人都有微單或單眼,看起來就不稀奇了,你總不會看到一堆人拿單眼拍黃色小鴨的都是專業的吧?
diffusionless wrote:
這只是一台比入門高一點的機種,大概就像是650D 700D一樣。
...(恕刪)

那顆如果我沒看錯應該不是SIGMA

應該是Canon FL 55mm F1.2

但不適用於EF mount的機身所以你應該要買FL或FD MOUNT的機身例如FTB或AE-1這種機子
或是用微單去轉接如NEX
~回憶~ wrote:
哀...那種堅持在字...(恕刪)

我認為diffusionless兄的發言,並無不妥之處!

單眼相機Professional,Amature,Comsumer Grade的分級,
對於相機製造商來說,一直以來都是一件相當嚴謹的事.

台灣社會若是朝正向發展,表達方式精確的人,應該要被獎賞與讚美,
如今反倒成了被揶揄與消費的對象!

不求甚解的鄉民,排擠實事求是的發言者,不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典型?
我們是否應該鼓勵這種網路行為持續下去? 自己好好想想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