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動老鏡Suser-Takumar 1.8f 55mm入手


JO3017 wrote:
今天逛華山 在一攤2...(恕刪)


冒昧請問, 這隻多少錢啊 ?

我的第一顆老鏡是 S-M-C Takumar 50mm/f1.4

成像跟散景都很不錯

我也有一顆 s-m-c takuma 50 f/1.4.....這顆不錯, 拍出來的顏色我個人挺喜歡的!
加可調焦的轉接㻲, 最短對焦距離大概減少一半吧....真好用!

這支以前也玩過
和pentacon 50/1.8一樣都是c/p值高的好鏡啊

反倒是像czj 21之類的, 貴不少..
但買回來覺得成像軟, 不如預期, 不知問題出在哪..

那個年代標準焦段的好鏡不少

當初把它們清掉, 現在想想好後悔..



奇拉利 wrote:
@@ 片幅機能用的老鏡全幅機不一定能用有些會打反光鏡,


請問片幅機是什麼?
抱歉對現在新機子都不大瞭解 是新系統嗎?
殺價後2100入手 晶片轉接環850
請問是靠近哪邊呢?還是有固定時間擺攤呢?我去好幾次怎麼都沒看過QQ,謝謝

timy312 wrote:
老鏡跟新鏡相比的特殊性在哪?

我資歷淺,想請教樓主玩老鏡的心得~感謝!


玩老鏡切記第一件事,就是不要迷信數據量化的比較圖。
老鏡跟現代鏡比那些圖表,一定是吃虧的。
(說穿了...這些圖表也有點是拿來賣新鏡的推手)

玩老鏡就像喝紅酒。

別人說好喝的,不見得合你味口。
你愛喝的不見得評價很高。

但是大方向來說,你還是該要從一些比較有名的老鏡去入門。

為什麼呢?比如說有人給了某顆老鏡如此評價:
「窮人版的 XX 鏡,色調偏暖但是暗部精彩」

你要是沒玩過這顆 XX 鏡,那八成是看的一頭霧水。

多數網路上的評語,都會和一些比較有名的那幾顆扯上關係,
因為比較容易有個話題的基准點。


但走到那步之前,還是先確認要從哪一個焦段開始玩起吧。
-= 散仙 =-
FF 全幅
APS-C APS-H 片幅機

bikevts wrote:
請問片幅機是什麼? ...(恕刪)


這顆曾經也有過,可惜這顆接全幅會打板~

himan333 wrote:
這支以前也玩過
和p...(恕刪)

timy312 wrote:
我上次去華山也有看到...(恕刪)

對於想要嘗鮮的人,建議可以先從比較近代鏡頭開始,循序漸進方式來玩。


其中可以先從CONTAX鏡頭 21/2.8 50/1.7 60/2.8MP 100/2.8MP等主客觀評價都很好鏡頭開始買。

等到有自己主觀喜好時候,可以在進階往這方面主觀心得評價較好鏡頭。




老鏡和新鏡頭,最大不同是在於光學背景差異,也就是在過去鏡頭本身設計上會受限光學材料限制,因此,需要光學設計師精密巧思產生許多經典結構鏡頭,這些鏡頭本身結構就是相對簡單。

通常鍍膜技術是比較差,特別是在數位感光元件,大多對於耀光鬼影表現較差。


看圖來說明比較直覺些例如
Kinoptik APO 100/2

Angenieux 90/1.8

ZF100/2

這三顆是相近規格鏡頭,解析力應該是相近,但本身設計上產生影像反差變化差異。







如果您喜歡作工與質感,請直上LEICA R鏡頭就好,即使東德菜CZJ或著CONTAX AEG或MMG等德菜都是比不上。



以上這些,您都需要買轉接環,像是買LEICA R,您就需要買R轉EOS專接環,其中一些標準焦段以下的近代R鏡頭可能會有打到反光鏡等問題,這些需要是注意。


如果不想這麼麻煩,就請從ze這種eos卡口鏡頭開始玩,本身只是對焦差異,不像其他手動鏡這個是有支援光圈連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