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studio wrote: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東...(恕刪) 這個在各種光學書籍或著一些廠商像是EICA NIKON都有介紹。近攝鏡片和一般鏡頭倒接,只是差在一般鏡頭因為會有卡口設計與攝影鏡組移動等設計,所以本身鏡頭會大上許多。一般近攝鏡片焦距來說,是為屈光度倒數,單位為公尺,所以+1的焦距為1000mm,+10為100mm,所以大部份近攝鏡片是無法直接使用。大部分倒接鏡頭,都使用是標準鏡頭以下焦距,所以才會有人覺得是不一樣。這裡所玩得光學遊戲,就是原本鏡頭的物距和像距倒過來。
diffusionless wrote:這個在各種光學書籍或...(恕刪) 您講的鏡頭倒接跟樓主的鏡頭倒接是兩回事,您的鏡頭倒接相當於利用濾鏡轉接環(step ring)把兩個鏡頭的前端銜接起來,效果類似近攝鏡片。樓主的鏡頭倒接是直接把鏡頭反轉,前組朝機身置入。
jpstudio wrote:您講的鏡頭倒接跟樓主...(恕刪) 這個前面不就講過。只是因為近攝鏡頭是因為本身通常受限於價位與範圍,即使10 Diopters就已經是100mm。是在於焦距過長,所以才無法直接倒接,通常是需要另一個鏡頭。像是上面LEICA 100 AME專用近攝鏡片。一般您所看到鏡頭倒接都是標準鏡頭以下,自然是可以直接倒接。如果您使用是長焦距鏡頭倒接,那同樣也無法直接倒接!也就是會過焦平面,必須加上接寫環與鏡頭,才有辦法讓影像可以在焦平面上成像。NIKON 55mm F1.2105mm F2.5講更白一點,所有鏡頭都可以視為簡單凸鏡,只是一般薄鏡片入射與出射兩方向中心是同位置,複式鏡頭相當是厚鏡片會分開為兩個主點,分別是H與H'。F與F'為焦點,在對焦無限遠平行光條件,1/物距+1/像距=1/焦距,物距=無限大1/物距=0,像距=焦距,則成像剛好在感光元件上。當物體在近距離,就會偏離平行光,等於是發散光。因此鏡頭必須整個往前移動修正,而可以成像,此時1/物距>0,像距>焦距,而攝影鏡頭只是將修正方式從全鏡組轉變為局部鏡組來修正,也產生像是浮動鏡組這種修正近距像差。所以不管倒接鏡頭或著近攝鏡片,其實就是反過來,原本是將平行光=>匯聚焦點,變成近距離焦點=>平行光,這個也是為何鏡頭裝上近攝鏡片後,原本無限遠位置會變成近距離某一個位置,而變成近視眼原因。同樣,一個鏡片距離感光元件位置,剛好會對應一個對焦平面位置。因此,焦距較長,而EOS卡口只有44mm,就會超過感光元件平面。這個也是為何近攝鏡片通常需要再一個鏡頭才可以成像。放大倍率= 像/物 = ~像距/物距再來就是由於像距與物距倒過來,因此會產生,原本同一個位置放大率是隨著焦距增加而增加,現在會反過來,產生隨著倒接鏡頭或近攝鏡片焦距越長,其放大率越小。這個也是為何近攝鏡片,往往會用屈光度(1/焦距 公尺)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