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幫忙解惑!! M模式閃光 跟 A模式閃光 為何測光表不同???

luckyjacky wrote:
我剛剛只用A模式 光圈 ISO都不變
只開關閃燈看快門
關閉閃燈 快門1/60 打開閃燈 1/125
差了一級 真是搞不懂

這個很好解釋
沒開閃燈的時候,相機已經搭配好正確的曝光(由光圈、快門、ISO)
打開閃燈後,閃燈打光一定會增加被攝物的亮度(除非是閃燈打不到的景物),這時相機為了平衡曝光,在A模式就會自動把快門速度提高,譬如1/60增加到1/125,不增加的話就會過曝。
為什麼是差了一級?
如果只差1/3級,可能閃光打光的最低量(閃燈性能限制)會超過快門1/3級的曝光量,而造成過曝。為了讓曝光演算法有比較大的自由度,故快門速度差了一級。


luckyjacky wrote:
A模式 慢速閃光
光圈 F2 快門 1/125 ISO 1600 測光表在中間0的位置
M模式 也是相同的數值 但是測光表卻顯示是-1????
真的不太懂 曝光值相同 為何M模式卻少了一級的曝光?

這個難解釋
我猜想是因為M模式測光(+/-EV表)傾向排除閃光燈效應、而只考慮光圈快門ISO設定下的背景曝光量

你設定F2, 1/125, ISO1600,對於當時的環境背景亮度就是差了-1EV,不管有沒有開閃燈(閃燈被排除)
快門鈕全按後,假如沒有前景物,那閃燈打亮背景,根據閃燈補償的設定,會給你一個標準曝光的照片;
但假如有前景物,閃燈會對前景物補光(根據閃燈補償的設定),而背景亮度就是之前測光的-1EV

在A模式設定F2, ISO1600, 曝光補償0, 開閃燈, 讓相機測光和計算,然後回應你1/125,就是告訴你他會給你一個曝光補償為0的照片曝光。

以上個人猜想!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wonly wrote:
這個很好解釋沒開閃燈...(恕刪)


多謝W大的意見


我自己翻了一下網路 看到了這段

如果在現場光較強的環境(如酒樓)用閃燈拍攝,使用太快的快門速度會令背景太暗,大大減弱現場氣氛;使用太慢的快門速度,主體則會受較多現場光線影響,容易產生因手震而出現的模糊。那麼我們應該用多快的快門呢?視乎現場光線的強弱,我們只要使用比現場光快一級的快門速度,便可以保留到背景的氣氛,又可減少手震的影響。例如相機測光錶指示背景的曝光需要 1/15 秒、f/4 光圈,那麼我們便可用手動模式,將快門設定至 1/30 秒。


所以canon的慢速閃光設定,應該也是設定比現場光少一級,取得平衡值
Canon 5D3, Honda civic8, http://blog.xuite.net/luckyjacky/wretch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